白玉萍 BAI Yu-ping
(徐州工程學院,徐州 221018)
(Xu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Xuzhou 221018,China)
徐州低成本綠色建筑的發展及其經濟性研究
白玉萍 BAI Yu-ping
(徐州工程學院,徐州 221018)
(Xu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Xuzhou 221018,China)
隨著建筑施工技術的進步,建筑材料的不斷更新換代,綠色建筑逐漸成為建筑行業的一種模式,本文在簡要闡述綠色建筑的基礎上,結合徐州地區的城市建設的實際情況,初步探討了綠色建筑的發展方向及其經濟可行性。
綠色建筑;環保;必要性;經濟效益
綠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壽命周期內,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節能,節地,節水,節材),保護環境和減少污染,為人們提供健康、適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間,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建筑。通過遵循氣候設計和節能的基本方法,對建筑規劃分區、群體和單體、建筑朝向、間距、太陽輻射、風向以及外部空間環境進行研究后,設計出低能耗建筑。其主要特征:①少消耗資源。設計、建造、使用要減少資源消耗;②高性能品質。結構用材要有足夠強度、耐久性、圍護結構及保溫和防水;③減少環境污染。采用低污染材料,利用清潔能源;④長生命用期;⑤多回收利用。
2.1 國內外研究現狀 全社會的環保意識在不斷增強,營造綠色建筑、健康住宅正成為越來越多的開發商、建筑師追求的目標。技術人員通過引進、消化、借鑒,先后開發出環保型、健康型的壁紙、涂料、地毯、復合地板、管道纖維強化石膏板等裝飾建材,如“防霉壁紙”是壁紙革命性的改變。“塑料金屬復合管”是國外20世紀90年代剛開始的替代金屬管材的高科技產品,其內外兩層為高密度聚乙烯,中層為鋁,塑料與金屬鋁之間為兩層膠,具有塑料與金屬的優良性能,它有不會生銹,不使水質受污之優勢,目前國內已研制成功。
2.2 存在的問題 到目前為止我國建筑節能仍然停留在試點、示范的層面上,尚未擴大到整體。徐州市雖然正在努力推廣綠色建筑的發展,徐州市新城區已經被評為省級“建筑節能與綠色示范區”,但綠色建筑的發展仍未普及。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①建筑節能開發建設成本高;②建筑設計從圍護的結構、設計的角度、施工的角度、計算達到的系數等要比一般普通建筑復雜;③政府對建筑節能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認識不足;④建筑節能的建筑材料、工藝技術還沒有形成體系;⑤國家對建筑節能的規范還沒有列入強制執行的范疇。
徐州市作為江蘇北部核心城市,正在從重工業資源型城市向戰略性新興產業城市發展,城鎮化進程加快,建筑業能源消耗過大、環境污染問題嚴重。因此,綠色建筑是徐州市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的必然選擇。通過低成本路線,減少資源的利用,提高建筑產業的綜合效益,不以犧牲環境來換取建筑經濟價值,這樣才能進一步保證徐州的綠色發展模式。
徐州作為江蘇省第二大城市,國務院發布的《長江三角洲地區區域規劃》中明確了徐州的定位是建設以工程機械為主的國際裝備制造業基地、能源工業基地、現代農業基地和商貿物流中心、旅游中心,成為淮海地區的中心城市。徐州的發展已從原來的以煤炭等易產生污染的行業為主轉為向環境友好型發展模式。位于我國南北方交接地帶,就氣候條件而言,冬季寒冷,夏季炎熱。徐州地區的建筑不要求強制供暖,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實踐綠色建筑的低成本化。既要考慮綠色建筑“四節一環保”的核心內涵,又要做到經濟性和社會性的優化。具體實現過程應考慮建筑的全壽命周期,從建筑選址、用地規劃、建筑設計、建筑材料的使用、建筑施工過程管理、建筑的使用等幾個階段綜合考慮。
①建筑選址和用地規劃,這是從政府決策層面來考慮,結合城市發展的總體目標和部署,根據徐州發展的總體規劃來設置具體建筑工程的位置,避免建筑在未到壽命期時就要拆除重建,這種現象在我國時常出現,一旦發生,即使建筑本身夠節能,錯誤決策也會造成人力、物力、財力資源的巨大浪費。
②應做好建筑設計工作,選擇優秀的設計人才,通過對建筑構造的優化利用,對影響建筑節能性的關鍵部位進行重點設計和改良。如建筑的外圍護結構的設計會影響建筑總體能耗的40%,窗戶及幕墻的設計也要遵循節能適用原則,不應為了追求美觀而選擇大面積的落地窗或幕墻,造成冬冷夏熱的效果。應綜合考慮窗戶設置的位置、構造、朝向、及玻璃的選用。此外,窗戶的安裝水平、密封效果都會影響節能效果。另外還要考慮建筑的通風系統、太陽能的利用、綠色植物的配套及水循環系統的設計等。
③優先選擇低成本的節能材料。嚴禁粘土磚的使用,多采用新型節能墻體材料及保溫材料。在保溫效果和材料成本之間權衡利弊,選擇經濟適用的材料,如果節能材料本身價格昂貴,從經濟角度而言也就不算節能了。
④應注重綠色建筑的施工過程管理,這是將合理規劃、優秀設計、適用材料付諸實踐的過程。工程管理人員應經過嚴格的培訓,具有豐富的工作經驗和負責的工作態度。項目開工前,要做好施工組織設計工作,對工程進度進行統籌安排,對施工人員進行嚴格培訓,通過良好的施工質量來實現建筑的節能效果。
⑤應考慮綠色建筑在使用過程中的成本耗費。對綠色建筑的錯誤理解是:建筑本身的建造過程節能環保,事實上,由于建筑的使用年限一般都是幾十年甚至上百年,在建筑長期的使用過程中做到低能耗,才是從可持續發展的層面做到了節能環保。
⑥還應考慮建筑物的回收和處理,即當建筑壽命期滿,剩下的不應該是難以處理的建筑垃圾,而是可循環利用的再生資源。
目前,我國對綠色建筑的評價標準仍沿用2006年的文件,即從以下六個方面進行綠色建筑評價:節地與室外環境、節能與能源利用、節水與水資源利用、節材與材料資源利用、室內環境質量和運營管理、全生命周期綜合性能。這六大評價指標重點強調了技術層面和材料層面的評價,沒有突出綠色建筑的社會性和經濟性。國外的評估體系如美國LEED、英國BREEAM和法國HQE也都把評估重點放在技術和能耗方面,而德國的DGNB評價體系和加拿大的GBTOOL評價體系在技術和能耗評價之外都將生態、社會和經濟功能作為綠色建筑不可忽略的因素進行評價和考慮。
綠色建筑的生態質量表現在:水、材料、自然空間的使用、污染物、危險物和垃圾的回收和處理。社會功能表現在:熱工舒適度、空氣質量、聲學質量、采光照明控制、個性化需求、社會環境和環境設計的協調。經濟質量體現在:使用期內的耗費、面積使用率、使用靈活性和價值穩定性;此外還有微觀和宏觀質量控制、風險預測、擴建發展可能等。綠色建筑成本是從建筑成本、運營成本和回收成本三方面進行動態計算,這樣能從全生命周期來考慮綠色建筑的經濟性能,做到真正意義上的節能環保。
徐州的經濟發展呈現出又好又快發展的強勁態勢,產業轉型升級深入推進。在發展綠色建筑的過程中應從城市自身的發展規劃出發,優化決策和設計方案,優選適宜的建筑材料,經過嚴格的施工過程管理來實現綠色建筑的節能性。徐州綠色建筑的評估應將建筑的生態性、社會性和經濟性綜合考慮,從建筑全生命周期動態考慮建筑成本,做到真正意義上的綠色建筑的低成本化。
[1]侯玲.基于費用效益分析的綠色建筑評價研究[J].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06.
[2]傅巖.綠色建筑發展策略與高效益用地規劃的互動[J].同濟大學,2009.
[3]黃竑榕.低成本的綠色建筑設計策略初探[J].廣西華藍設計有限公司,2010.
[4]李生慧.淺談綠色建筑設計[J].科技風,2010.
Xuzhou Low-cost Green Building Development and Its Economy
With the advancement of buildi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building materials constantly upgrading,green building is becoming a model for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On the basis of briefly describing the green building and based on based on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city construction in Xuzhou,this paper explores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and its economic viability of green building.
green building;environmental protection;necessity;economic benefit
白玉萍(1978-),女,青海西寧人,本科,講師,研究方向為工程管理。
TU201.5
A
1006-4311(2014)11-01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