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津寧 ZHAO Jin-ning;王穎馳 WANG Ying-chi
(佳木斯大學,佳木斯 154007)
(Jiamusi University,Jiamusi 154007,China)
現行會計準則對會計職業判斷質量影響因素分析
趙津寧 ZHAO Jin-ning;王穎馳 WANG Ying-chi
(佳木斯大學,佳木斯 154007)
(Jiamusi University,Jiamusi 154007,China)
本文通過對現代會計準則對會計職業判斷質量影響因素分析研究,提出了幾點提高我國會計人員職業判斷質量的對策,有效提高我國企業財務管理與運營水平。
企業會計;會計職業判斷質量;會計準則
會計職業判斷質量與會計準則之間的關系是相互的。會計準則的制定和執行依賴于會計職業判斷質量,而會計職業判斷質量是會計準則存在的前提保障之一。
1.1 會計準則實際上是針對會計人員的會計職業判斷質量 會計準則對會計人員進行判斷時,不同的會計人員所面臨的形勢、其所處理的事務以及決策信息的了解情況也是不相同的。由于會計人員自身專業知識與經驗的不足所引起的判斷風險,要明顯高于會計職業界所做出的職業判斷風險。會計準則作為會計職業界經驗與智慧的結合體,代替了會計人員個人的職業判斷質量,有效降低了會計人員個人的職業判斷風險。會計準則作為會計職業判斷質量行為標準,對提高會計職業判斷質量起到了一定的保障作用。如果會計人員的職業判斷質量被人懷疑時,會計準則可以為其提出合理的解決方案,并給予其一定的保護與支持。會計準則以其豐富的經驗與智慧的結合體成為會計工作中的模板,是各種會計工作事務的一個標準執行方案,有效減少了會計人員進行職業判斷所需的精力與時間。
1.2 會計準則依賴于會計職業判斷 會計準則的制定和執行依賴于會計職業判斷質量。所以會計職業判斷質量不僅影響著會計準則的有效制定與執行,還影響著會計準則的規范性與實用性。會計準則依賴于會計職業判斷質量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①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會計相關的各項事務變得更加復雜化與不穩定,增加了會計準則對會計職業判斷質量的依賴性。企業在經濟市場中不斷地變化,要求會計準則對企業各項經濟活動采取合適的處理方式,這是難以實現的。需要根據企業的實際經營情況、會計人員的自身情況,從主觀與客觀兩個方面對會計人員所處理的各項事務進行判斷,真實的反映出會計人員的職業判斷能力;②會計準則的制定要根據會計各項事務處理的過程中所提出的建議,有效運用會計職業判斷質量,制定行之有效的會計準則。同時,企業的一些有關會計業務事項也需要適當運用會計職業判斷質量。會計準則的實施效果與會計職業判斷質量有著緊密的聯系;③會計職業判斷質量是會計準則實行的生命支撐,為會計職業個人判斷提供有效的保證,有效減少會計職業個人判斷風險。
2.1 現行會計準則對會計原則選擇的影響因素 所謂會計核算原則就是會計工作過程中所必須遵守的原則,會計原則的實行對會計工作的進行具有一定的指導作用,但會計工作所涉及的具體的工作仍需要依賴于會計人員的職業判斷質量。現行會計準則明確規定,企業應當嚴格遵循會計準則規定交易與事項的經濟實質進行會計報告、會計計量、會計確認,不應側重于交易與事項的法律形式,即不應過度重視形式原則。例如企業的融資租入的固定資產,實際上是一種購買固定資產實行分期付款的行為。從法律的角度來說,固定資產的所有人并沒有改變,即承租人沒有固定資產的所有權,所在承租人不應將固定資產進行自有固定資產會計核算。從經濟學的角度來說,承租人享有固定資產的相關收益與風險,所以承擔人可以依據現行會計準則對固定資產進行定義,并將固定資產作為自有固定資產進行會計核算。此外,企業在進行會計核算時,對交易與事項的重要程度進行區分,采用不同的會計核算的方法,對企業資產、損益、負債等具有較大影響的會計事項應嚴格遵循現行會計準則進行處理,并在企業的財務會計報告中充分地體現出來。而對于不重要的會計事項,在不影響會計信息失真與不主導企業財務會計報告的情況下,應做出正確的會計職業判斷,對事項進行適當的簡單化處理。由于現行會計準則并沒有明確規定會計事項的重要程度,因此在實際會計業務中,需要會計人員的職業判斷能力。
2.2 現行會計準則對會計估計的影響因素 所謂會計估計指的是企業對不確定性的交易與事項,以最新可利用的信息為基礎,由會計人員做出判斷與估計。企業在交易與事項未來所涉及的不確定性的會計確認與會計計量過程中,需要對未來延續中的交易與事項進行估計入賬。例如企業年末會對下一年所收賬款計提壞賬準備,但關于所提比例卻沒有明確的法律規定,需要根據企業歷年財務資料結合企業當前的還債能力來判斷未來可以會發生多少壞賬,從而可以確定出企業壞賬準備的計提比例。企業壞賬計提比例直接影響著企業的財務狀況,影響著企業的經濟效益,因此需要企業會計人員做正確的職業判斷。企業的存貨損失、企業固定資產的使用年限、企業技術發展情況、企業固定資產的性能以及企業收入的確認都需要進行會計職業判斷。
2.3 現行會計準則對會計政策選擇的影響 會計政策指的是企業在進行會計核算時必須要遵守的原則,也是企業需要遵循的會計處理方法。根據企業在特殊性與客觀經濟的復雜性特征,企業可以在現行會計準則允許的范圍內對企業的交易與事項進行不同的會計處理方式。企業在確定存貨成本時可采用個別計價法、移動加權平均法、月末一次加權平均法以及先進先出法等進行存貨成本的計算。因此,會計人員在工作中有效運用會計職業判斷,在企業諸多交易與事項中選擇合理的會計處理方法,有效體現企業的真實經營情況。
現行會計準則對會計人員的職業判斷質量有了更高的要求,而提高會計人員職業判斷質量,則需要會計人員與社會的長期發展和共同努力。
3.1 完善政策法規和內部控制 會計人員的職業判斷質量不僅包含了會計人員自身素質,還包括外部環境的整體配合。因此,國家會計行業相關部門應該制定科學、合理的法律法規,有效規范會計人員的工作,同時,企業也要建立與完善內部有關財務控制制度,對企業內部工作實行有效的監督與控制,確保會計人員的工作符合法律規定范圍,對于違反法律法規的會計人員實行相應的懲罰措施,正確指導會計人員行使其職能,避免出現會計人員做出違法行為、會計信息失真等現象。不斷改善與完善會計的外部環境,有利于從根本上提高會計人員職業判斷質量。
3.2 提高會計人員素質 作為一名合格的會計人員不僅要具備較高的會計專業素質,還要有一定的會計職業判斷能力,能夠適應實際工作環境中不同的職業判斷與選擇,有效減少會計信息失真的誤差。會計人員的專業素質過低,不僅影響著會計信息的判斷,也會給企業的經濟帶來巨大的損失。
3.3 完善企業治理結構 所謂企業治理結構是指企業以利益為主體之間存在的權利、利益與職責的劃分與相互制約的機構,公司治理結構大體上可分為企業內部治理機制與企業外部治理機制兩大類。企業內部治理機制主要是指企業內部的領導部門之間的權利分配與制約關系。企業外部治理機制是指企業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實行的間接控制。由此可以看出企業會計活動并不屬于企業治理結構內容,然而企業內部許多治理結構的確立需要以會計數據為基礎。此外,由于會計人員與企業存在著雇傭關系,所以企業治理結構在不同程度上制約著會計行為的發生。企業治理結構不完善會使企業在權利制約上被削減,為企業管理者操縱權利提供了條件,使會計人員的職業判斷能力受到管理者的干擾與制約。因此,完善企業治理結構不僅可以有效提高企業在權利上的劃分,也為會計人員職業判斷質量提供有效保障。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體制與現代企業制度的不斷改革,在現有市場經濟條件下,面對現行財務管理環境,不斷完善企業財務管理體制,提升會計人員素質,有效提高我國企業會計人員職業判斷質量,發揮出企業會計信息的實際應用價值,從而促進我國企業財務的健康發展。
[1]王文青,王麗杰,戴洪波.基于會計準則國際化背景下的會計職業判斷研究[J].山東財經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29(09):156-159.
[2]吳曉燕,鄧麗娟,吳可夫.新會計準則下對會計職業判斷的再認識[J].西南財經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36(16):325-327.
[3]李月娥,許雙燕.會計準則與會計職業判斷質量[C].中國會計學會高等工科院校分會2009年學術會議(第十六屆學術年會)論文集,2009.
Impact of the Current Accounting Standards on Accounting Professional Judgment Quality
Through the study on the impact of the modern accounting standards on accounting professional judgment quality,this paper proposed several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accounting personnel professional judgment quality and the corporate financial management and operational levels in China.
corporate accounting;accounting professional judgment quality;accounting standards
趙津寧(1991-),女,黑龍江哈爾濱人,本科,研究方向為會計學;王穎馳(1978-),女,黑龍江佳木斯人,研究方向為財務會計。
F233
A
1006-4311(2014)11-017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