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鑫
摘要: 本文在建立采出井經濟界限數學模型的基礎上,開發采出井經濟界限評價軟件,對采油廠的采出井進行經濟效益評價,從而確定采出井的開采經濟界限,指導采出井在合理的經濟效益下開采,必將產生巨大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
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establishing production well economic boundary mathematical model, this paper develops production well economic boundary evaluation software, carries on economic evaluation for production well of oil production plant, so as to determine the mining economic boundary of production well, guides production well mined under reasonable economic benefit will have a huge economic and social benefits.
關鍵詞: 采出井;經濟界限;要素法
Key words: production well;economic boundary;element method
中圖分類號:TE3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4)11-0055-02
0 引言
眾所周知,自油田正式投產開始,由于含水的上升或地層壓力的下降,遞減規律幾乎存在于油田開發的全過程。主要表現為:隨著油田開發深度的加深,老油田單井產量不斷減少,增產措施效果越來越差,而單位采油成本卻逐年增加,效益不斷下降,確定合理的邊際經濟界限,將給生產經營決策提供科學的依據。
對于油田開采的邊際經濟界限問題,到目前為止所有研究對成本的確定都是基于成本項目法,將操作成本劃分為16項,然后分別對每項成本進行預測,但按這種劃分進行的成本預測與實際值有一定的差距,例如人員費用在成本預測中是作為固定費用保持不變的,但基于項目法的人員工資僅是采油工人的工資并非全部人員費用,這樣進行預測時就導致大部分人工費用成為變動成本。
為了克服成本項目法的不足,本文采用了按“要素法”進行操作成本核算。“要素法”成本核算,是一種細化成本預算的方法,它既為準確地核定成本預算提供了有效手段,又為有效地控制成本提供了依據。
本研究的邊際經濟界限是以要素法為基礎,在對采油廠成本重點進行控制的過程中,結合采油廠當前推行的單井成本核算法,找出單井維護、生產和輸送過程中發生成本的確定因素,對該因素仔細分析計算,從而給出單井開采的合理經濟界限,指導采出井在合理的經濟效益下開采。
1 無效益井模型
無效益井是指老井的經營現金流小于零的井,既老井的銷售收入小于維持油水井正常生產的最低運行費用和油氣產品銷售過程中必須上交的稅費之和。此類井的生產不能給經營單位帶來效益,應該考慮關井。維持油水正常生產的最低運行費用從不同的角度分析將得出不同的結果,一項成本是否為維持正常生產必須發生的費用的依據是如果將油井關閉,采油廠的總成本是否會發生明顯改變。根據目前的管理體制,財務報表中的員工費用、與廠礦級管理機關相關的材料費、燃料費、動力費及購買勞務及服務、租賃費、商業保險、行政事業交費、其他支出都應作為固定成本,某口老井的關閉不會對這些費用產生明顯影響,維持油水正常生產的費用主要為直接材料、直接燃料、直接動力、測井試井費、維護性井下作業費、維護修理和機械加工費等。因此無效益井模型為:
銷售收入<最低運行費用+稅費
銷售收入包括原油銷售收入和拌生氣銷售收入,最低運行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燃料、直接動力、測井試井費、維護性井下作業費、維護修理和機械加工費、外雇人員費用,稅費包括銷售費用、資源稅、礦產資源補償費和城市建設維護費及教育附加。
老井關井模型用公式可表示為:
Q×P1×R1+Q×R3×P2×R2>Cmin+Q×R1×T1+Q×R3×R2×T2/1000+(Q×P1×R1+Q×R3×P2×R2)×(1%+R4+R5)(1)
Q——油井年產油量,噸;
P1——原油價格(不含增值稅),元/噸;
R1——原油商品率;
R2——拌生氣的商品率;
R3——油氣比;
P2——天然氣銷售價格(不含增值稅),元/方;
T1——原油資源稅,元/噸;
T2——天然氣資源稅,元/千方;
1%——是指礦產資源費按銷售收入的百分之一收取;
R4——為城市建設維護費及教育附加占銷售收入的比例;
R5——銷售費用占銷售收入的比例;
Cmin——單井最低運行費用,可表示為:
Cmin+Ccl+Crl+Cdl+Ccj+Czy+Cwx+Cwr
Ccl——單井直接材料費;
Crl——單井直接燃料費;
Cdl——單井直接動力費;
Ccs——單井測井試井費;
Cwz——單井維護性作業費;
Cwj——單井維護修理和機械加工費;
Cwr——單井外雇人員費用。
2 單井無效益產量界限模型
在含水率確定的情況下,可根據無效益井模型推導單井無效益產量模型。當油井產量小于某一產量時就可判斷此井是無效益井。
公式(1)可展開為:endprint
Q×P1×R1+Q×R3×P2×R2>Ccl+Ccs+Cjz+Cwx+Cwr+■×Drl+■×Ddl+Q×R1×T1+Q×R3×R2×T2/1000+(Q×P1×R1+Q×R3×P2×R2)×(1%+R4+R5)(2)
對上式進行整理可得:
Q>
■
(3)
H——含水率;
Drl——噸液燃料費;
Ddl——噸液動力費。
公式(3)就是單井無效益產量模型,其中只有含水率是未知數,其他都為已知,在含水率確定的情況下就可確定無效益井的產量界線。
3 采出井經濟界限計算結果
以上述所建立的單井無效益產量界限模型為基礎,開發了相應的“油井產液量與含水率經濟界限分析軟件”。以某油田的財務報表數據為基礎,其油井生產成本參數如表1所示。對應于原油價格分別為:4000元/噸、5000元/噸、6000元/噸的條件下,對產液量及對應含水率進行了分析計算,得出不同油價下的單井日產液量的有效益經濟區域及無效益經濟區域界限,如圖1、圖2、圖3所示。
由曲線圖可見,當原油價格分別為4000元/噸、5000元/噸、6000元/噸,對應于含水率為90%時,采出井產液量的經濟界限分別為:3.32t/d、2.65t/d、2.2t/d。
4 結論
以要素法為基礎研究單井邊際經濟界限,便于同采油廠當前推行的單井成本核算法相結合,根據油井管理數據報表,利用“油井產液量與含水率經濟界限分析軟件”可以方便地進行分析計算,確定出單井開采的合理經濟界限,指導采出井在合理的經濟效益下開采,從而獲得油田開采的最大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秦華.對采油廠實施“要素法”成本管理的思考與建議[J].勝利油田黨校學報,2005,24(3).
[2]靳鳳蘭,薛久亮,王文忠.中原油田新井技術經濟界限研究[J].石油化工技術經濟,2001(05).
[3]高月華.非洲深水區塊油氣勘探經濟評價探析[J].現代商貿工業,2008(12).
[4]韓付.加強原油成本管理的思考[J].大慶社會科學,1999(05).
[5]孫仿文.降低成本:化解原油價格風險的“妙藥”[J].石油企業管理,2001(07).
[6]劉麗巖,石磊,劉慶發,項東,劉麗峰.建立低滲透油田商業油流發現模型的探討[J].石油科技論壇,2005(04).
[7]周小松.喇嘛甸油田水驅平欠層形成規律及治理方法[J]. 科技促進發展(應用版),2011(04).endprint
Q×P1×R1+Q×R3×P2×R2>Ccl+Ccs+Cjz+Cwx+Cwr+■×Drl+■×Ddl+Q×R1×T1+Q×R3×R2×T2/1000+(Q×P1×R1+Q×R3×P2×R2)×(1%+R4+R5)(2)
對上式進行整理可得:
Q>
■
(3)
H——含水率;
Drl——噸液燃料費;
Ddl——噸液動力費。
公式(3)就是單井無效益產量模型,其中只有含水率是未知數,其他都為已知,在含水率確定的情況下就可確定無效益井的產量界線。
3 采出井經濟界限計算結果
以上述所建立的單井無效益產量界限模型為基礎,開發了相應的“油井產液量與含水率經濟界限分析軟件”。以某油田的財務報表數據為基礎,其油井生產成本參數如表1所示。對應于原油價格分別為:4000元/噸、5000元/噸、6000元/噸的條件下,對產液量及對應含水率進行了分析計算,得出不同油價下的單井日產液量的有效益經濟區域及無效益經濟區域界限,如圖1、圖2、圖3所示。
由曲線圖可見,當原油價格分別為4000元/噸、5000元/噸、6000元/噸,對應于含水率為90%時,采出井產液量的經濟界限分別為:3.32t/d、2.65t/d、2.2t/d。
4 結論
以要素法為基礎研究單井邊際經濟界限,便于同采油廠當前推行的單井成本核算法相結合,根據油井管理數據報表,利用“油井產液量與含水率經濟界限分析軟件”可以方便地進行分析計算,確定出單井開采的合理經濟界限,指導采出井在合理的經濟效益下開采,從而獲得油田開采的最大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秦華.對采油廠實施“要素法”成本管理的思考與建議[J].勝利油田黨校學報,2005,24(3).
[2]靳鳳蘭,薛久亮,王文忠.中原油田新井技術經濟界限研究[J].石油化工技術經濟,2001(05).
[3]高月華.非洲深水區塊油氣勘探經濟評價探析[J].現代商貿工業,2008(12).
[4]韓付.加強原油成本管理的思考[J].大慶社會科學,1999(05).
[5]孫仿文.降低成本:化解原油價格風險的“妙藥”[J].石油企業管理,2001(07).
[6]劉麗巖,石磊,劉慶發,項東,劉麗峰.建立低滲透油田商業油流發現模型的探討[J].石油科技論壇,2005(04).
[7]周小松.喇嘛甸油田水驅平欠層形成規律及治理方法[J]. 科技促進發展(應用版),2011(04).endprint
Q×P1×R1+Q×R3×P2×R2>Ccl+Ccs+Cjz+Cwx+Cwr+■×Drl+■×Ddl+Q×R1×T1+Q×R3×R2×T2/1000+(Q×P1×R1+Q×R3×P2×R2)×(1%+R4+R5)(2)
對上式進行整理可得:
Q>
■
(3)
H——含水率;
Drl——噸液燃料費;
Ddl——噸液動力費。
公式(3)就是單井無效益產量模型,其中只有含水率是未知數,其他都為已知,在含水率確定的情況下就可確定無效益井的產量界線。
3 采出井經濟界限計算結果
以上述所建立的單井無效益產量界限模型為基礎,開發了相應的“油井產液量與含水率經濟界限分析軟件”。以某油田的財務報表數據為基礎,其油井生產成本參數如表1所示。對應于原油價格分別為:4000元/噸、5000元/噸、6000元/噸的條件下,對產液量及對應含水率進行了分析計算,得出不同油價下的單井日產液量的有效益經濟區域及無效益經濟區域界限,如圖1、圖2、圖3所示。
由曲線圖可見,當原油價格分別為4000元/噸、5000元/噸、6000元/噸,對應于含水率為90%時,采出井產液量的經濟界限分別為:3.32t/d、2.65t/d、2.2t/d。
4 結論
以要素法為基礎研究單井邊際經濟界限,便于同采油廠當前推行的單井成本核算法相結合,根據油井管理數據報表,利用“油井產液量與含水率經濟界限分析軟件”可以方便地進行分析計算,確定出單井開采的合理經濟界限,指導采出井在合理的經濟效益下開采,從而獲得油田開采的最大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秦華.對采油廠實施“要素法”成本管理的思考與建議[J].勝利油田黨校學報,2005,24(3).
[2]靳鳳蘭,薛久亮,王文忠.中原油田新井技術經濟界限研究[J].石油化工技術經濟,2001(05).
[3]高月華.非洲深水區塊油氣勘探經濟評價探析[J].現代商貿工業,2008(12).
[4]韓付.加強原油成本管理的思考[J].大慶社會科學,1999(05).
[5]孫仿文.降低成本:化解原油價格風險的“妙藥”[J].石油企業管理,2001(07).
[6]劉麗巖,石磊,劉慶發,項東,劉麗峰.建立低滲透油田商業油流發現模型的探討[J].石油科技論壇,2005(04).
[7]周小松.喇嘛甸油田水驅平欠層形成規律及治理方法[J]. 科技促進發展(應用版),2011(0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