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志峰
紅十字會發布聲明回應郭美美案:危害社會誠信誤導公眾認知。“郭美美的所作所為不僅令中國人道、慈善事業遭受損失,也嚴重破壞了社會誠信體系,我們每個社會公民都是受害者。”中國紅十字會總會新聞發言人姚立新說,“我們希望,公安機關的偵查結果不僅還紅會一個清白,同時也給全社會一個重塑誠信體系的機會。”(8月4日新華社)
據警方調查,郭美美與其“干爹”王軍實際上是被包養的關系,王軍只是深圳本地一名普通商人,與紅會并無關系。郭美美案塵埃落定,被郭美美事件拖累了這么多年的中國紅十字會,終于可以長出一口氣了。一個賭博、炫富、性交易“五毒俱全”的小女子,竟然能給已有110年歷史的慈善“老字號”造成如此巨大而持久的傷害,其影響無疑遠遠超出了慈善的范疇,值得整個社會深刻反思。
然而,曾經紅極一時、帶給人無限遐想的郭美美“倒下去”了,紅十字能否真的“站起來”?我們當然都對此充滿了期待。但毋庸諱言,近些年來紅十字會公信力受損,不可能完全都是由郭美美一個人造成的,她能量再大,也到不了這個程度。這里邊的因素有很多,有些還來自紅十字會自身。要想重拾往日的公信力和輝煌,紅十字會和其他慈善機構未來的路還很長,都還需要更多的努力和作為。
清理內部“蛀蟲”。據媒體報道,曾被評為“全國紅十字系統先進個人”的原昆明紅十字會常務副會長阮姮被控貪污。公訴機關指控,從2006年到2007年間,阮姮利用職務之便多次到昆明一家四星級酒店消費,并購買了價值數千元的衣物、鞋子以及價值上百元的內褲、香煙和酒水等,而這些費用均被其通過公務消費的方式報銷。阮姮本人表示認罪,但其認為自己用公款消費、購買物品的行為,是為了更好地開展工作。連內褲都報銷,還自稱是“為了工作”,紅十字會應該對這樣的害群之馬零容忍,有多少清理多少。
經費開支應嚴格把關。2011年,網友肖雪慧轉發微博,貼出了一張付款單位為“上海市盧灣區紅十字會”的餐飲發票,這張標注消費了9859元的發票一經公布,很快被上萬博友轉發,并引發網絡熱議。上海市紅十字會隨后通報稱,該資金開支渠道為盧灣紅十字會工作業務經費,非救災救助款。由于本次活動消費水平明顯高于人均150元的標準,有關部門已經責成對超過公務接待標準部分的7309元人民幣由個人承擔。紅十字會的運營也需要成本,當然也應該有“工作業務經費”。可問題是,這所謂的“工作業務經費”究竟是多少,又是如何管理的?當中是否存在奢侈浪費、管理不透明等問題?上海紅十字會的通報無意中透露了一個數字:該會的“公務接待”標準為“人均150元”。顯然,這并非一個小數字,以每次參與接待的人員為10人計算,一次接待的花費便高達1500元,相當于一個普通勞動者一個月的收入了!這么高的標準是誰規定的?又有何依據呢?
提高慈善透明度。《2013年度中國慈善透明報告》顯示,我國慈善組織透明指數平均43.11分,僅3成公益組織透明指數及格。同時進行的網絡調查顯示,我國僅有約20%的公眾對我國公益慈善組織過去一年的信息披露工作比較滿意,而前一年更是僅有9%的人表示滿意。慈善信息不透明阻礙中國慈善事業健康發展,這一點已經被業內充分認識,但至今并未有根本性的改觀。政府盡快出臺具有約束力的慈善組織信息披露標準、加強信息平臺的建設與服務,刻不容緩。
我注意到,中國紅十字會在聲明中鄭重提到:“中國紅十字會已走過110年的風雨歷程,在新形勢下將不斷改革創新和發展,在品牌管理、信息公開、規范化管理、能力建設等方面不斷改進和完善;繼續恪守國際紅十字運動七項基本原則,弘揚‘人道、博愛、奉獻的紅十字精神,履行人道事業宗旨和使命,為廣大公眾提供良好的人道服務。衷心希望社會公眾繼續支持和參與中國紅十字事業。”我們不妨將這份承諾記下來,過一段時間再來對照,看紅會是否真的說到做到。
近些年來紅十字會公信力受損,不可能完全都是由郭美美一個人造成的,她能量再大,也到不了這個程度。這里邊的因素有很多,有些還來自紅十字會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