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瑩瑩
趙本山在未成名前,是靠表演二人轉為生的。那時候的二人轉,是難登大雅之堂的。就在這種情況下,趙本山開起了他的“本山傳媒”,主要經營項目就是表演二人轉。剛開始,公司一直虧損,趙本山想了很多改善方法。首先就是從二人轉的內容上來個大換血,把以前那些低俗媚俗的東西全部摒棄,再加一些流行的元素進去。
唱熟了的段子忽然改變,那些老二人轉演員一時無法適應,很多人紛紛離開。但是,趙本山頂著虧損的壓力堅持了下來。一年半以后,“本山傳媒”開始盈利了。
然后,“本山傳媒”又向影視界發展,拍的第一部電視劇就是農村題材的《劉老根》,接著是《馬大帥》《鄉村愛情》,每一部都創下收視率新高。
就在大家都關心“本山傳媒”何時上市時,趙本山卻說,他不會上市。
在記者的追問下,趙本山說:“我只做自己懂得的事情。表演二人轉,演小品,拍農村劇,講小笑話,這是我懂的,所以我就去做。而上市是我不懂的,所以我不做。”
是啊,與其冒著走彎路走錯路的危險,花時間在自己不熟悉的領域里摸爬滾打,倒不如把時間用在自己擅長的事情上。因為擅長,往往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蘇童摘自《檢察日報》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