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 健
(江蘇黑駿馬建設有限公司,江蘇 宿遷 223800)
當下,在我國的房屋建筑中,基礎結構的設計關乎于整個房屋建設的施工質量和使用壽命。一般來說,房屋建筑中基礎結構的設計包括了地基基礎施工、地基的處理兩大部分。但是在地基基礎結構的設計中,常常發生結構設計出現差錯,這些差錯的產生,筆者分析認為一般是設計人員不夠重視造成的;有的是由于缺乏設計規范和設計方法等造成的。
經過多年的施工經驗來看,房屋基礎結構設計出現的問題還是比較多的,而且是比較常見的?,F在筆者總結如下:
1.1 地質勘查出現的問題?,F在的房屋建筑選址比較亂雜,在房屋基礎結構設計之前,施工單位一般都會選勘查單位進行施工前的勘探工作,但是當遇到地址形勢比較負責,工作量較大時候,該勘查單位就會需要較大的費用,而此時施工單位就會在費用上進行偷工減料,造成勘查單位對該地址的勘查出現人為的不負責任,導致有問題的地點不能被及時查出,就會出現房屋在建成后出現質量問題。
1.2 出現框架計算圖不合理的現象。這方面的現象比較常見,主要出現在沒有地下室的鋼筋混凝土房屋,這樣的房屋基礎結構設計埋的較深,所以很容易出現問題。比如說某個房屋基礎設計時候在-0.05m左右設有基礎拉梁時,應將基礎拉梁按層1輸入。
1.3 基礎拉梁設計不當造成的。在房屋的基礎結構設計中,如果多層框架房屋基礎埋深值大時,施工人員為了減速小底層柱的計算長度和底層的位移,我們可在±0.000以下適當位置設置基礎拉梁,但是不應該按構造要求設置,同時要按規范規定設置箍筋加密區。
1.4 樓板設計出現的問題?,F在的房屋建筑一般都會使用樓板,而在使用的過程中樓板可將樓面、屋面的荷載傳送到周圍的墻或梁上,這樣樓板的設計如果出現問題就會影響到梁、墻、柱等構件的安全。所有來說,我們要注重樓板的設計。
再一個就是設計人員為了圖紙設計上的方便,在設計時候就會對雙向板用單向板進行計算,這樣的話就很容易出現與實際受力狀態不相符的現象,引起一個方向配筋過大,而另一方向僅按構造配筋,致使配筋嚴重不足,造成板出現裂縫。
2.1 地質的勘查選用。在這方面筆者想說的是要考慮地基基礎與上部結構的相互作用。在實際的設計中,我們的設計人員要利用假設法。根據上部結構的形成情況來判定對地基基礎的影響,但是這樣的假設法與實際情況也有一定的差距,要根據具體情況來確定。
2.2 做好結構平面圖。這就要求我們的設計人員在繪制結構平面圖時,要考慮抗震設防烈度。如果對于砌體結構來說,我們可以不用在軟件中建模,設計人員直接就可以設計。但是要注意的是當建筑地處抗震設防烈度為7 度及以上時是必須要輸入軟件建模計算的。
2.3 設計坡屋頂要采取大樣詳圖與剖面示意圖相結合的辦法。這就要求設計人員必須具備空間感,要以整體的視角掌握移動房屋建筑結構大局,以細微的設計體現其實用價值。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屋面起坡會導致閣樓層的部分墻體超過高度,因而在設計時就應與門窗頂相結合設置圈梁,從而降低墻體計算高度。筆者例舉如下坡屋頂的表現形式,他們在設計時候均要采取大樣詳圖與剖面示意圖相結合的辦法。具體設計要求如圖1所示。
設計時候首先要求屋頂具有防水、保溫等性能。其中防止雨水滲漏是屋頂的基本功能要求,也是屋頂設計的核心。其次要求屋頂要能承受風、施工、上人等荷載,地震區還應考慮地震荷載對它的影響,滿足抗震的要求,并力求做到自重輕、構造層次簡單;就地取材、施工方便;造價經濟、便于維修。
2.4 強化樓梯樣圖的設計工作。這主要要求樓梯梁梁下的凈高度必須滿足建筑要求,確保樓梯梁位置上下層互相統一。在設計中如果局部不符合就應該果斷采取折板樓梯。同時還要注意樓梯板的寬度和梁下凈空要求,如果是首段梯板,應充分考慮基礎帶來的沉降,并在必要時設置梯梁。

圖1

圖2
2.5 懸挑梁的具體設計。懸挑梁的設計,一般會在支座附近上部受拉區常常出現較寬的豎向裂縫,它的配筋構造如下圖所示。一般來說,裂縫在梁支座處沿斜向延伸,縫愈靠上愈寬。挑梁的截面過小對結構的抗震也很不利。懸挑結構對豎向地震的作用最為敏感。梁高小時,截面的相對受壓區高度較大,梁的延性減小,在豎向地震作用下易發生脆性破壞,失去承載力如圖2所示。
一般來說,第一排縱筋在0.75l處最容易出現截斷,原因是懸臂梁全長受負彎矩作用,臨界斜裂縫的傾角明顯偏小,不允許截斷。如果梁上部縱筋有二排時,第二排縱筋可以在0.75l處截斷。如果嚴格按圖集要求施工,還是比較容易控制的。
1.期刊論文,淺析房屋建筑結構設計中的基礎設計 - 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3(34).
2.韓建平,鄒新磊,羅熠,王洪濤. 汶川地震甘肅嚴重影響區磚混房屋震害特點及鑒定加固[A]. 第八屆全國地震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Ⅰ)[C], 2010.
3.魏利金.建筑結構設計常遇問題及對策[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