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于金融企業的特殊性,我們在“資產負債率”這一指標的排名中剔除了銀行和保險等金融類企業。資產負債率排名前20位的公司,其資產負債率都超過了90%,其中當然有幾個ST公司,但更多的則是非ST公司,這些資產負債率嚴重偏高的公司,似乎都是游走在“資不抵債”的邊緣,再向前邁進一步,就會走向破產。但實際的情形卻并非如此,高資產負債率往往意味著重組的臨近。
資產負債率比較簡單的反映了在總資產中有多大比例是通過借債來籌資的,從理論意義上,它也衡量企業在清算時保護債權人利益的程度。不過,在實際的價值分析中,這一指標更多的指向公司后續經營能夠繼續運用財務杠桿的可能性。
我們的統計發現,極高資產負債率(超過95%)的公司,也同時意味著公司凈資產嚴重偏低,這個時候,公司看上去更像是一個“殼”,往往有著重組的事項。對于風險偏好大的資金而言,從“極高資產負債率”這樣一個角度出發,不妨也是尋找重組類個股的方向之一。
如2013年資產負債率排名第一的廈華電子(600870),資產負債率高達98.74%,2013年末每股凈資產不到1分錢。北京誼安醫療借殼廈華電子的說法此前在坊間流傳已久,但在廈華電子公告否認后,股價開始連續跌停。極其糟糕的財務數據也說明,廈華電子依靠自身資產價值“止跌”的可能性很低,其股價走向依賴于未來的重組可能。
排名第二的天一科技(000908),資產負債率同樣高達98.42%。事實上,天一科技與廈華電子一樣,只能算作是“殼”公司。上海景峰制藥重組天一科技的方案,此前已經被證監會并購重組委無條件審議通過,但后因參與重組方被立案稽查,而被暫停審核。
排名第三的秦嶺水泥(600217)則是從2013年12月初開始停牌,中國再生資源開發有限公司將注入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行業的相關資產。
以上情形說明,極高的資產負債率往往暗含資產重組事項,因此對于A股上市公司而言,極高資產負債率往往并非指向“破產”,反而更多的意味著通過資產重組實現“騰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