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預收賬款較多的公司往往被認為是在產業鏈中具有較強的議價能力,反之,應收賬款過多的公司,在產業鏈中大都表現出缺乏足夠的議價能力。應收賬款表示企業在銷售過程中被購買單位所占用的資金,應收賬款過多,形成壞賬的風險越高,也從深層次上影響了公司的財務健康。
我們用“應收賬款/營業收入”這一比值尋找應收賬款最多的公司,這意味著我們并不只是考慮應收款的絕對金額,而是綜合考慮公司營收規模的基礎上,應收賬款的占比。如果應收賬款越多,營業收入越少,這一比值將會越高,這在相當程度上能夠說明公司應收款的真實情形。
統計數據顯示,應收賬款與營業收入比值最高的三家公司均是創業板公司,分別為九洲電氣(300040)、吉艾科技(300309)和邦訊技術(300312),其2013年末的應收賬款總額都遠遠高于當年的營業收入。
無一例外的是,這三家創業板公司2013年的凈利潤同比不是出現大幅下滑,就是從盈利轉為虧損。以邦訊技術為例,公司2012年凈利潤尚有7173萬元,至2013年已是虧損5839萬元,再加上高達4.58億元的應收賬款“壓頂”,公司經營狀況不容樂觀。盡管公司具有一定的“可穿戴設備”概念,但基本面上的風險亦難以被忽視——進入2014年一季度后,邦訊技術仍處于虧損局面。
從“應收賬款/營業收入”排名前20名的公司情形來看,這一比值偏高的公司在當期報表中雖然并未馬上都體現為凈利潤嚴重下滑或虧損,但其經營逐漸進入窘境卻是不爭的事實,通過這一比值的年度變化,我們更能發現公司在產業鏈中議價能力的升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