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茂娥
周二上午最后兩節課,我班在多媒體教室上課,放學的鈴聲響起,學生們都在收拾書包準備回家。我也拿著挎包準備離開教室,突然發現挎包拉鏈是打開的,往里一摸,發現包里的一百多元不翼而飛了。我頓時緊張起來:今早來學校時,明明把錢放在包里了,又沒買什么,那一百多元到底跑去哪兒了呢?還沒到多媒體教室前,我一直挎著包,來到多媒體教室,我才把包放在講臺旁邊的凳子上。會不會是班里的學生偷走了我的錢?想到這兒,我心里砰砰直跳。丟錢的事在我班已不是第一次了,特別是這個月,幾乎每天都有學生反映說錢丟了,我也在班上成立了“特別偵探小組”,可一直沒有查出是誰偷的。現在連老師的錢都敢偷了,看來這個“小偷”的膽子是越來越大,如果再不查出來,后果將不堪設想。
心急如焚的我馬上決定先問清楚情況再讓學生走。我先讓學生安靜下來,然后問:“哪位同學拿走了老師的錢?”我故意把“拿”字說得重一些,全班學生異口同聲地說:“沒有!”這時學生們都在下面議論開了。有的說:“是誰那么大的膽子呀?竟敢偷老師的錢。”有的說:“真沒有良心,老師辛苦教我們,還要偷老師的錢,真壞。”
在他們議論紛紛時,我就巡堂觀察他們每個人的表情,但是絲毫看不出誰做了虧心事的樣子。這下我可犯難了,怎么辦呢?這時我想到在書上看過的“曉之以理”的辦法。我便進行了長達十分鐘的說服教育,可是依然沒發現一人有異樣的神情。此時,站在講臺上的我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怎么辦呢?時間已經不早了,就這樣站著不放學嗎?可如果就這樣放學了,這事就更沒著落了。難道就這樣不了了之嗎?我丟錢是小事,但班里出現這種不良行為,我作為班主任是有責任的呀。
我一時沒了主意,只是靜靜地站在講臺上干著急。突然,我看到多媒體教室上面的投影機,心中立生一計說:“你們看到了嗎?多媒體教室里安有攝像機,它已把教室里發生的所有事情都錄下來了,只要我打開電腦一查,便一清二楚了。”我接著說:“希望做錯事的同學能主動找老師承認錯誤,不要一錯再錯了,一旦將錄像放出來那就晚了。”說完我便宣布放學了。事后我的心里也沒底,也不知道這個“謊言”能否促使這名學生勇敢地站出來承認錯誤。
剛回到家,電話響了,是一個陌生的電話號碼。我一接聽電話,電話那頭傳來一名學生的聲音:“老師,你調看錄像了嗎?”我一聽,先是很吃驚,是剛剛,一個平時規規矩矩的學生,他怎么會這樣問呢?難道……我馬上冷靜下來,又一次撒謊道:“剛才老師忙著回家做飯,還沒來得及看呢!有什么事嗎?”“沒……沒什么。”接著便是一陣沉默。我見狀便問:“剛剛,你有什么事兒要告訴老師嗎?”這時一陣哭聲從電話那頭傳來,又過了一會兒,他終于哽咽著對我說:“老師,對不起,你不要查了,這錢是我拿的,我錯了,下次再也不敢了,我只希望你不要告訴同學們,更不要告訴其他老師,那樣我會永遠抬不起頭的。”
為了保護他的自尊心,我答應了。下午到校,我讓他把這件事的經過寫了下來,還讓他把以前拿過錢的事都交待了出來,并進行了耐心的說服教育。我信守承諾,沒有在班上公布他的名字,又撒了一個“謊”:“還沒看錄像,拿錢的同學就已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他悄悄地將他所拿的錢放在了老師辦公桌的抽屜里了,并進行了深刻的書面檢討,保證絕不會再犯這樣的錯誤了。我們大家就原諒他,給他一次改過的機會,好嗎?”說完這話,我悄悄看了一眼剛剛,從他的神情中我看到了一份感激和一份決心。
從那以后,班里再沒有出現過類似的事件,又恢復了往日的平靜。不僅如此,以前有拿別人一塊橡皮、一包零食、一支鉛筆的同學也偷偷地在我的抽屜里放檢討書,并請我代為歸還物品。
當學生犯了錯誤時,我們老師是應該批評他,讓他知道自己的錯誤。但前提是,我們在教育孩子時必須顧及他們的自尊心,細心呵護他們幼小的心靈。
(責編 秦越霞)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