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渣”的倒掉
4月4日,浙江奉化一幢建成僅20年的住宅樓,發生“粉碎性”坍塌,1死6傷,小區居民被迫離家疏散。麻將牌一樣倒掉的背后,是曾經的“樣板工程”“模范小區”, 是“居民連續19年反映房屋質量問題”,是剛剛被鑒定為“C級危房” (只需加固,不用搬離)。
奉化市政府通報,坍塌的居敬小區29幢居民樓1994年7月竣工。奉化市房地產公司開發有限公司開發,象山第一建筑公司施工,奉化市建筑設計院設計,磚混結構。寧波市住建委官網顯示,此次坍塌樓房2005年獲得寧波市建設工程質量最高獎“甬江杯”。
人民日報微博評論稱:“粉碎性坍塌,涉事小區曾被評為樣板工程,是否存有貓膩?別讓真相掩埋于廢墟之中,該有人負責!”
誰負責呢?新聞發布會上,奉化市常務副市長卓厚佳介紹,2012年開始,對全市范圍內的危房進行了排查,這棟塌掉的樓是2013年年底剛剛發現的,他們邀請了鑒定單位,對房屋進行鑒定,結果為C級危房。總之,給人的印象是“政府做得夠好了”。
可是,為什么要從2012年開始對全市危房進行排查呢?原來那一年的12月16日,寧波市江東區1棟居民樓發生了倒塌,造成1死1傷。第二天,該市住建委總工程師接受央廣《新聞縱橫》采訪,稱“亡羊補牢為時不晚”。至于塌樓,則因歸于天氣“干濕交替”。
從政府信息看,此次坍塌頗為“突然”。而新華社采訪卻發現了其中必然:塌樓里的居民反映,去年10月就發現墻壁出現裂縫,多次找政府反映,不了了之;在塌樓前一天,危房檢測機構去檢測,說房子再住幾年沒問題;居民還說,塌樓前還在給寧波電視臺等媒體打電話反映情況,幾分鐘后就塌了。
“根據規定,C級危房只要加固,D級危房才要搬離。已經委托公司做了加固方案。”奉化市錦屏街道黨工委書記竺劍虹僅說政府做了什么,卻沒提這一加固措施,因“安置價格談不攏一直拖著”而沒有實施。
新華網援引“海恩法則 ”評論塌樓事故:每一起嚴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輕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隱患。該法則強調兩點:一是事故的發生是量的積累的結果;二是再好的技術,再完美的規章,在實際操作層面,也無法取代人自身的素質和責任心。
寧波5年至少發生3次塌樓事件,而小區的同期建筑是否還能繼續居住,依然沒有答案。網友戲稱,“豆腐渣”們開始報復了。不過,倒霉的卻不是“做豆腐”的,而是“吃豆腐”的老百姓。
新華網快評再次發難:官員“舉一反三,避免類似事故再發生”表態言猶在耳。誰該為當初承諾埋單?據調查,開發商資質早已吊銷,如果找不到當年的開發商、施工方又怎么辦?如果沒有納入房屋質量保障制度又怎么辦? 《新京報》評論認為,為徹底追究倒樓的責任鏈,需要將調查提級,由上一級政府全面接管。
經由塌樓,人們又想起住建部一位負責人在第六屆國際綠色建筑與建筑節能大會上的話:“我國是每年新建建筑量最大的國家,卻只能持續25-30年。”如此算來,各地“80后”“90后”快餐樓,均已到了“報廢期”。
建筑大師沙里寧有句名言,大意是說對于一座城市,從它的建筑中可以看見它的抱負。英國建筑的平均壽命達到132年、美國是74年,100年只是德國建筑零件使用的基本保證年限。這些國際慣例,可以窺見城市的責任與情懷、氣度與良心。
青島大教堂維修時,還找到了百年前的德國建筑商,并用當年的圖紙和技術得以修復,而在大干快上、政績兌現的今天,二十年就已經查不出責任人了。不跳出海恩法則,即便按照專家建議,立即施行了強制驗樓制度,又能怎樣?發現了問題,相關部門若仍以和稀泥的態度解決,奉化塌樓不還是一只白白犧牲的亡羊嗎?
你怎么看狗仔隊?
《南都娛樂周刊》曝光演員文章出軌事件,引發八卦新聞與新聞倫理的相關討論,你對狗仔隊怎么看。
1. “文章事件”符合新聞倫理嗎?

2.明星隱私可以無底線曝光嗎?

3.你怎么看狗仔隊?

繼國家衛計委推出中國首個器官捐獻志愿者登記網站“施予受”后,中國紅十字會下設的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運作的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網站也正式開通。
1. 你有捐獻器官的想法嗎?

2 .你會在捐獻器官的網站登記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