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個月,日本政壇將進入動蕩模式。首相安倍晉三使出“殺手锏”,于11月21日宣布解散眾議院,提前兩年舉行大選。眾議院解散后,安倍內閣當天晚些時候決定12月2日公示候選人,12月14日舉行投票的眾議院選舉日程。
“擱置消費稅增稅” (依法應在2015年10月將稅率從目前的8%上調至10%)是解散眾議院的直接因素。安倍要在這個涉及選民錢包的問題上尋求授權,不過,民意在推遲上調消費稅的問題上已經站在安倍一邊,用這一理由在年底之際安排一場大選,六成民眾都不贊成。
在全國直播的電視講話中,安倍擺出“問政于民”的姿態,把提前選舉的深層原因解釋為對“安倍經濟學”進行的一次更廣泛的全民公投。他還宣稱,如果大選失利,則意味著“安倍經濟學”遭民意否定,他將主動下臺。
對于“安倍經濟學”,安倍曾經信心滿滿。通過量化寬松等“強心針”的刺激,日本就業擴大,股市飆升,安倍去年在華盛頓曾自豪地宣稱,日本經濟恢復了堅實的基礎。
但是,17日公布的數據,讓安倍不得不承認自己廣受贊譽的經濟計劃正在失去動力。官方數據顯示,日本在第三季度陷入經濟衰退。日本7~9月份國內生產總值(GDP)萎縮了1.6%,上一季度萎縮達7.3%。
安倍晉三說,這些經濟數據,加上在野黨越來越多地批評,促使他宣布提前舉行大選。分析人士認為,本屆政府正在受到越來越多的金融和其他丑聞的牽累,這些問題與安倍晉三第一次擔任首相的任期內所面臨的相似。七年前,這類丑聞最終導致他的政府垮臺,為了能繼續執政,安倍突然變得不惜冒險。
許多政治專家表示,他們在安倍的決定中覺察到深刻的悲觀情緒。對日本經濟前景的負面估計讓安倍選擇先下手為強,現在舉行大選,總比選民變得更加不滿之后要好。
從策略上來看,這一決定也是有風險的。2009年,時任首相的麻生太郎就曾解散眾議院,提前舉行大選。結果“一黨獨大”的自民黨卻遭遇歷史性慘敗,議席從300個縮減至119個。而在野黨民主黨則獲得308個議席。
由于經濟疲軟,自民黨可能會丟失席位。不過,首相的賭注是:目前自民黨仍是日本實力最強的一個黨派,支持率至少為30%,而日本最大的反對黨——日本民主黨的支持率還不到10%。另外,宣布提前選舉還可以防止民主黨和其他在野黨有足夠的時間招募候選人,構成對自民黨的真正挑戰。
在謀求長期執政的安倍看來,當下其內閣仍能維持40%至50%的支持率,在擁有480個席位的眾議院共有295個席位。就算自民黨失去眾議院20到30個席位,也依然能夠被視為取得了選舉勝利。只要確保執政黨維持半數以上議席,再加之自己明年若成功連任自民黨總裁,就有可能最長執政到2018年年底。分析認為,安倍執意大選,最大的動機是盡可能長地占據首相位置,從而爭取在任內的實現修改憲法、改造國防、教育“復辟”等個人的政治野心。

印尼總統
坐經濟艙出國
11月21日,剛剛就任印度尼西亞總統的佐科·維多多和妻子乘坐民航客機的經濟艙飛往新加坡,參加小兒子的高中畢業典禮。他跟民眾一起排隊接受安檢通關,引來網友稱贊。佐科出身平民,之前擔任印尼雅加達特區首長,一直都搭經濟艙,就任總統后仍維持簡樸作風。

金正恩
或明年見普京
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特使、朝鮮勞動黨中央書記崔龍海已于11月24日結束對俄羅斯的訪問。韓媒認為,崔龍海此次訪俄強化了今年以來急速升溫的朝俄關系,取得了一定的外交成果,其中最令人矚目的是,朝俄雙方確定了金正恩和普京舉行首腦會談的方案。

普密蓬
泰王現身破謠言
泰王普密蓬23日現身,出席一項官方儀式,粉碎了外界對他健康不佳的揣測及傳言。86歲的普密蓬自從上個月動手術之后,就一直沒有出現,因此引發種種揣測。普密蓬自1946年登基至今,是全球在位最久的君主,也被視為是穩定泰國局勢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