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徑宇
博爾赫斯在不同的場合談到卡夫卡或盧貢內(nèi)斯時,說過大致同樣的話:讀者共同參與創(chuàng)作了他們的作品。在中國也是這樣的,比如,對魯迅的作品讀者參與了很多的創(chuàng)作,讓后世提到魯迅就想到魯迅之外的許多意向,比如,在包括閆紅等很多專業(yè)讀者的參與下,曹雪芹的《紅樓夢》形成了一個龐雜的紅學譜系。
在一定意義上講,是讀者特別是專業(yè)讀者的再創(chuàng)作,才會讓卡夫卡、博爾赫斯等成為文學的專有名詞。
十多年來,作家閆紅特別愿意去做一位專業(yè)讀者,經(jīng)由她很多本書的再創(chuàng)作,《詩經(jīng)》《紅樓夢》有了更當代的解釋,而胡適與張愛玲亦有了更接地氣的魅力。最近出版的《你因靈魂被愛——張愛玲傳》里,閆紅再次創(chuàng)作了張愛玲。
在閆紅看來,張愛玲之所以重要,恐怕就在于其既耽于華美的袍子又不避諱寄生其上的丑陋的虱子。大多數(shù)中國的作家,要么對粗鄙的現(xiàn)實視而不見,做白日夢一樣的美文,要么把現(xiàn)實往下水道里描寫,對美好事物的感受力甚為無能。走在這兩條道上而成名者大有人在,但他們偏偏大多又不能一條道走徹底,左閃右躲,最終因首鼠兩端而滑向平庸。張愛玲的可貴之處在于,她從一開始就對華美和粗鄙一樣的坦蕩無欺,不作避諱。“生活自有它的花紋,我們只能描摹”,她對人性幽微處的平視方式,既是傳統(tǒng)的,更是現(xiàn)代的,既是溫柔的,也是殘酷的。大多數(shù)作家,總是習慣性的自欺和欺人,活在妄念中,因而,張愛玲顯得遺世獨立,她的清醒一枝獨冷。
很多年前,筆者曾請教過和張愛玲幾乎同時代但稍年輕的一位作家,如何看張愛玲。他說,那個時代的主流作家,具備強烈的好惡觀,歌頌和鞭撻都特別真誠,能夠引起社會強烈共鳴。顯然,張愛玲不是這樣的。我一直認為,張愛玲對于他人甚至自己都心懷譏誚,說話不陰不陽,沒有熱烈的色調(diào),骨子里蒼涼如末世。
這本書里,作者對張愛玲人生每一個節(jié)點的相關(guān)人物,做了挖掘和研究,用社會學或者人類學的方式,以人為鏡,在張愛玲周身立起了很多面鏡子。經(jīng)由這些鏡子,我們不僅看到了張愛玲的親人、情人和朋友在大時代里的命運,更看到從他們身上投射出來的張愛玲在眾聲荒蕪里形單影只的樣子。張愛玲成長和老去的過程,就是打碎一面面鏡子的過程,正如閆紅寫道:“于是,我們看到,張愛玲打碎了胡蘭成,打碎了母親和姑姑,打碎了‘荀樺”,其實,她打碎的豈止是這幾個人。在寫到張愛玲“最好”的朋友炎櫻時,閆紅說“像張愛玲和炎櫻這種友誼,是只可以共青春,不可以共滄桑的。年輕的時候,元氣沛然,忽略那百孔千瘡,踮起腳尖,去夠那像月亮一樣的,生命本身的喜悅,而中年之后,沉重的肉身朝下拖,讓你不能夠多承擔一點點。”
看完這部《張愛玲傳》,有一個景象出現(xiàn)于眼前:張愛玲將這一個個迫近己身之人,一一打碎后,最終,把自己也打碎了。地上都是鏡子明亮寒冷的殘片,各自映照著光怪陸離的人世間。閆紅把它們一一拼起來,拼成了張愛玲的一生。透過這些鏡子,讀者可以看到更全面的張愛玲,而鏡子也映照出了讀者各自不同的人生況味。
近十年來,每和閆紅談話,似乎都會提及張愛玲。現(xiàn)在,她終于可以從這面鏡子前淡然走過。
“個人即使等得及,時代是倉促的,已經(jīng)在破壞中,還有更大的破壞要來……”年輕時,張愛玲這么急切地想。對于我們每一個人,內(nèi)心“惘惘的威脅”何曾停止過,及時放歌也好,及時書寫也好,痛快就好。
《你因靈魂被愛——張愛玲傳》
作者:閆紅
出版:湖南文藝出版社
定價:36元
《啟蒙的三個批評者》
作者:[英]以賽亞·伯林
出版:譯林出版社
定價:48元
通過對啟蒙運動的三個批評者——維柯、赫爾德、哈曼則的深層解讀,闡釋了這一充斥著過度科學思維的運動是如何遭到反對的。
《世界大歷史:文藝復(fù)興至16世紀》
主編:[美]弗蘭克·薩克雷 約翰·芬德林
出版:新世界出版社
定價:59.8元
本書是一套多卷本世界史著作,在聚焦政治事件的同時也大量涉及經(jīng)濟、社會、文化、科技等領(lǐng)域相關(guān)事件。
《當音樂停止之后》
作者:[美]艾倫·布林德
出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定價:79元
作者以一個美國現(xiàn)代金融監(jiān)管者的視角,以豐富的金融經(jīng)驗、第一手資料與數(shù)據(jù),再現(xiàn)和分析了金融危機的臺前幕后。
《我們?nèi)绾魏葱l(wèi)私人生活》
作者:[美] 阿利·拉塞爾·霍克希爾德
出版:中信出版社
定價:48元
當商業(yè)化逐漸滲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時,要采取實際行動抵制它的負面作用,在享受便利與保有自我生活之間找到平衡。
《西方當代雕塑栗樹街的回憶
——給孩子和敏感的人們》
作者:[英]安德魯·考西
出版:上海人民出版社
定價:89元
以1945年為起始點,全面介紹了“二戰(zhàn)”之后西方當代雕塑的主要流派與代表作品,深度解析雕塑在表現(xiàn)形式與使用材料上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