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老懷
不花錢,也能群發上萬條的短信。2013年,流行一種叫“偽基站”的短信群發設備。熙熙攘攘的街頭,一輛不起眼的小車中。可有誰知道,只需要幾秒鐘,車內傳出的阻斷電波,就會讓方圓幾百米的手機信號在神不知鬼不覺中消失,這就是傳說中的“偽基站”。
偽基站屏蔽手機信號后,可將大量垃圾短信群發至手機。調查發現,目前國內一些地區偽基站已形成一條完整的灰色利益鏈……
先舉幾個例子,讓讀者朋友見識一下偽基站干的“好事”——
在鄭州一家私企工作的林先生說,垃圾短信非常惡心,有時候在路上騎著電動車,突然聽到手機短信響,怕耽誤正事,就把車停在路邊,看看是誰發來的信息,一看是樓盤廣告,很心煩!更可氣的是,林先生前天收到這樣一條短信:“我是房東,換了號碼你記一下,以后找我就打這個。另外,這次租金請匯到我愛人卡上,工行……謝謝!”林先生說,他沒有租房子,所以收到這樣的短信不會受騙,但其他人會不會上當呢?
就職于IT行業的袁先生更郁悶,前段時間,他常常收到來自13800138000的促銷短信,拼命催他參加線上抽獎“試試手氣”。袁先生覺得很奇怪,因為這個號碼他比較熟悉,是移動的客服,可給手機充值。袁先生覺得運營商也發垃圾短信,簡直是頂風作案!于是,袁先生向運營商投訴了這種惡劣的行為,可事后得知,這個號碼從來沒有發送過此類短信。
來自河南開封的劉艷說:“我覺得很奇怪,每個月都會收到兩三條發自95588的短信,提醒我工行電子密碼鎖已經過期,需要點擊一個鏈接進行升級,可我沒有工行卡,更沒有辦過什么密碼鎖。可發來短信的95588又不是那種山寨號碼,回撥過去也的確是工行熱線。”
劉艷沒上當,可來自浙江的葉女士就沒有那么幸運了。
2013年11月20日,葉女士的手機收到一條短信:“尊敬的用戶,您的電子密碼器將于次日過期,請盡快登錄我行手機銀行”,短信里有一個網址。葉女士一看,發短信者正是這家銀行的客服電話,所以一點也沒懷疑,就打開電腦,輸入了短信中的網址,按照網站的要求,輸入了銀行賬號和密碼,幾分鐘后,網站頁面上顯示網銀升級成功。但隨后,葉女士又收到了一條該銀行發來的短信,說她銀行卡內的4000多元已轉賬成功……
來自浙江嘉興的李強同樣上當受騙了。2013年12月18日,李強向警方報案稱,他剛開通了農行的手機銀行,前天晚上收到一條短信,是一個1069002195599的號碼發來的,短信內容是,他的手機銀行要升級,附有網址。李強試了一下,發現手機銀行確實登錄不了,于是就點短信中提到的網址,在那個頁面里,按照要求輸入了密碼。沒過多久,從他卡里分兩次,一次7000元,一次500元,共轉走了7500元……
事實上,自2013年以來,人們常常收到一些奇怪的垃圾短信,這些短信可分兩類,一類以樓盤廣告為主,同時還有商品優惠活動、開具稅票、手機號過戶等各種業務,顯示的號碼多以“106”開頭,也有不少座機號或手機號。另一類就是可惡的詐騙短信,這類短信發信人經常會冒用人們熟悉的銀行等客服號碼,比如“10086”“95588”等官方號碼,令很多人無法識別。
其實,這些短信都是來自一種被稱為“偽基站”的設備,銀行和運營商往往是替偽基站背黑鍋。據不完全統計,僅2013年上半年,詐騙短信就給全國手機用戶造成超過3000萬元的經濟損失,受害人分布于全國各地。
偽基站是時下新的電信詐騙高科技儀器,發送的短信內容多樣,比如“您的139郵箱有一封未讀信件,打開查看”“我是房東,請把房租打到××卡上”“爸,我和異性開房被抓,請匯5萬元到我朋友卡號上”等。
那么,神秘的“偽基站”究竟是個什么情況?
據了解,偽基站由主機、筆記本電腦和發射天線等硬件組成。它就是一個小型發射基站,能夠搜取以偽基站為中心、一定半徑范圍內的手機卡信息,能冒充包括公共服務號碼在內的任何電話號碼,并強行向用戶手機發送詐騙和廣告推銷短信。
偽基站往往會放在汽車里,需要專門的蓄電池配合供電。一旦設備啟動,偽基站的威力會迅速輻射到半徑幾百米的范圍,將過往行人的手機信號屏蔽。而被屏蔽用戶的手機信號就被強行連接到偽基站設備上,無法正常使用運營商提供的信號和服務。
業內人士稱,一般來說,正常使用的手機會每隔五秒搜索一次周圍的基站信號,而偽基站設備的信號要比目前通訊商提供的信號強,手機會優先選擇設備發送的信號。偽基站正是利用這一特點,偽裝成移動基站。一旦有手機進入其覆蓋范圍,偽基站就會強制讓手機脫離原來正規的手機基站,而自動登上偽基站。隨后,偽基站設備可隨意向用戶發送詐騙、垃圾短信。而且,短信號碼可以隨便換,無論是110、120等緊急號碼,還是運營商、航空公司、銀行等公共號,都可以任意顯示,很多不知情的用戶都會被唬住。
根據功率大小不同,偽基站搜索范圍的遠近也不同,從幾百米到幾千米不等,但都有一個強大的功能——強迫用戶手機脫離通信網絡,接入偽基站發送的信號,導致手機沒有信號(一般會暫時脫網8~12 秒后恢復正常)、無法接打電話等,部分用戶甚至必須開關機才能重新入網。
據調查,偽基站一小時可發送上萬條垃圾短信,主要集中在人流密集地區,諸如車站、賓館、飯店、商圈、交通要道等處。偽基站發送垃圾短信,導致無線網絡資源緊張。偽基站冒充任意號碼發送短信,你若回短信或回撥電話聯系上的是它冒充的號碼。
其實,偽基站也有幾個發展階段,早期的偽基站只是用來截獲手機的相關信息,從而方便進行流動人員管理。但是,打開了偽基站這個潘多拉魔盒后,有人發現居然還可以用來發短消息。以前用手機卡發送短信的成本太高,運營商還要審查,而這種設備不僅不用通過運營商,不需要購卡,發送還無成本,于是偽基站就開始泛濫起來……
目前網絡上,偽基站設備的廣告宣傳已鋪天蓋地,比如:“2013年最新信息群發技術,可直接鎖定周邊客戶群,發信人號碼可任意設定,設備可邊收集號碼邊發送信息,100%保證所收集的號碼是正常使用的手機用戶,每小時可發送1萬條信息……”
目前,從生產、銷售到使用,偽基站已形成一條完整的地下灰色利益鏈。
偽基站的系統設備在網上可以買到,價格從兩萬元到十多萬元不等。不過,由于媒體近期曝光,絕大多數商家很謹慎,不再直接用基站、群發等關鍵詞。
業內人士稱,以前的SP公司雖然與運營商有協議,可以將一條短信成本降至兩三分錢,但如果大量發短信,仍然有巨額費用。而用偽基站代發短信,一天可以發十幾萬條短信,一天就可以節省上萬元。十幾萬的成本,使用十天就可以收回。所以,一些公司將目光轉移到了偽基站上。更有一些公司企業,干脆租用偽基站設備,這樣成本更加節約。
一份來自權威部門的《2013年上半年垃圾短信報告》顯示,上半年我國垃圾短信總量就超過2000億條。肆虐的垃圾短信中,相當多是偽基站所為。巨量的垃圾短信背后,有著令不法分子敢于鋌而走險的暴利。
一名偽基站運營者透露,自己購買一套設備總價值5萬元,把設備放置在車內,每天開著車在市中心到處跑,可以說是走到哪、發到哪,幾分鐘發送上千條短信沒問題。短信發送在后臺都有記錄,方便結算傭金,好的時候每臺機器每天能賺5000元。而且,這行當所有的工作都在車里完成,路過的都是公共區域,同行間不存在搶地盤一說。這名偽基站運營者聲稱,自己入行以來,從沒被抓到過,并不是沒人查,只是干這行的都有規避措施,看周圍有派出所,會提前關掉機器。如果遇到移動和聯通的信號車在路上搜索偽基站,也是果斷關機,即使與他們擦肩而過也不會被發現……
偽基站發送垃圾短信的報價,從每天上千元到上萬元不等。一名偽基站運營者這樣介紹自己的生意經:發10萬條以下每條2分錢,發10萬條以上每條只需1.5分錢,發一天的費用為2000元,能發20萬條,相當于一條1分錢,如果大批量發送,能夠連發三天還可以優惠,只需5000元。發出的短信就跟通訊公司發的一樣,編一個內容,一發就行,發了多少條有顯示,就算被查到一般也就罰款2000元左右。
網上,有偽基站運營者,也有偽基站出售者。
一家購物網的店鋪上,偽基站產品圖片上顯示的一個外形類似于臺式電腦主機的鋁合金機箱、一個塔式發射器以及一臺筆記本電腦,標價在3.8萬元至4.5萬元不等,店家稱其為“最新第九代大功率小區短信設備,體積小,重量7.5kg,可車載,有多種檔次,區別在于功放、主板、軟件等方面……”
一名專銷偽基站的公司業務員稱:公司專門生產偽基站,價格根據設備性能而定,最便宜的2萬元,可當面交易,驗貨后當面付款,也可以款到發貨。購買偽基站的以往多是大商場,現在更多的是中小商家,這東西一次性投資,無限量發送,終身免費發信息。并且有售后服務人員,設備三個月包換,一年保修,更新換代非常容易。
商家還表示,目前網上銷售的偽基站大都是私人廠家自行組裝,因為沒有工廠敢生產。商家稱一個月能賣一百臺左右,之前不怎么流行,現在買的人多了。當問及是否會被犯罪分子利用時,商家回復說:“我們不管,我們就如同賣菜刀的……”
業內人士稱,偽基站設備初期主要是被用于發免費廣告,自2012年9月開始,利用偽基站群發短信實施違法犯罪活動開始在全國出現。數據顯示,偽基站新增數量驚人。大量憤怒用戶的投訴,引起了運營商們的警惕。上海移動一位內部人士表示,由于偽基站不通過運營商網絡推送信息,導致他們既不能攔截也很難監控。只有當某個區域發生網絡異常,或產生大量用戶投訴時,才能順藤摸瓜去排查。由于現在的偽基站越做越小,而且只有專業的設備才能查到這些偽基站的藏匿點,所以給查處也帶來了很大難度。
鄭州市無線電管理局一位工作人員說,偽基站是無線電發射設備的一種,這種特種設備必須經過國家有關部門批準許可才能生產使用。但由于全球移動通信系統是公開的技術,而設備零部件模塊很多國家都沒有納入管理,只對成品有所規定,這就導致偽基站的研發與組裝都處于十分混亂的狀態。目前,無線電管理部門對這種行為只能進行事后監管,只能在非法信號出現時,才能定位測向鎖定信號源。而且,無線電管理部門的監管職責主要在這種特種設備的成品上,想要打擊生產主板和零部件的不法廠商,又需要其他相關部門的配合,整個調查、取證、打擊仍存在一定的難度。
據了解,目前治理偽基站的,包括通訊管理局、各大通訊運營商、公安、工商、無線電管理局等部門。對偽基站行為,可根據通訊管理條例和無線電管理條例進行處罰,一般是罰沒設備,沒收非法所得。業內人士稱,目前多個部門的分散監管,以及現有立法盲點,導致偽基站的肆虐情況難以遏制。
鄭州警方表示,就偽基站群發垃圾短信分析,如短信內容涉及商業廣告、促銷等行為,這些企業的行為應屬工商部門管理;如內容涉及招嫖賣淫、詐騙、倒賣槍支等違法行為,警方將依法打擊。另外,偽基站是流動式的,在一個地方發射完信號后,車一開就走了,給案件偵破帶來一些困難。
令人欣慰的是,偽基站經過曝光后,全國各地執法行動已開始。2013年8月,公安部部署各涉案地警方聯手打擊,共摧毀偽基站違法犯罪團伙72個,抓獲犯罪嫌疑人217名,搗毀偽基站設備生產窩點4處,繳獲偽基站設備96套。
但是盡管各地執法已經開始,但很多偽基站并沒有消失,而是轉入更隱蔽的地下活動。
一位不愿具名的運營商者說:關鍵問題在于,偽基站經營者被抓后,如何處理他們?現行法律法規如何給偽基站定罪?現實情況是,大部分偽基站經營者被抓進去關上15天就放人了。而無線電管理局的處罰更輕,大多是沒收設備、罰款了事,處罰不足以震懾不法分子。那么,能否出臺更嚴厲的司法解釋,嚴懲偽基站運營者呢?
對于偽基站生產廠家的查處,某電訊運營商稱,他們并不具備溯源的能力,也無法掌握偽基站的銷售和制造渠道,只能配合警方排查。就算抓獲使用者,對方也只能交代交易地點,對上游情況也不盡了解。在重重因素的制衡下,對于來勢洶洶的偽基站,運營商站在兩難的境地。
那么,從當前的法律來看,偽基站具體侵犯了哪些權利,應如何處罰呢?
鄭州大學法學博士劉靜認為,擅自設置、使用偽基站的,侵犯了國家對無線電的管理秩序。根據《無線電管理條例》規定,在中國境內設置、使用無線電(臺)和研制、生產、進口無線電發射設備以及使用輻射無線電的無線電設備,都必須得到相關主管部門的審批,否則就侵犯了國家對無線電的管理秩序,一經查實,應依照規定給予警告、查封或者沒收設備、沒收非法所得的處罰;情節嚴重的,還可以并處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罰款。倘若經無線電管理部門責令停止使用后,仍然繼續使用偽基站,造成嚴重后果的,應當根據我國刑法第288條規定以擾亂無線電通訊管理秩序罪定罪處罰,應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同時根據相關規定,偽基站經營者還涉嫌構成非法經營罪。
劉靜博士認為,偽基站的使用還侵犯了公私財產的所有權。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詐騙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規定,犯罪分子通過發送短信、撥打電話或者利用互聯網、廣播電視、報紙雜志等發布虛假信息,對不特定多數人實施詐騙的可以依照詐騙罪從嚴懲處。對于詐騙數額難以查證,但發送詐騙信息在5000條以上的案件,應當以詐騙罪(未遂)論處,適用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的量刑幅度;發送詐騙信息在5萬條以上的,應當認定為詐騙罪(未遂)特別嚴重情節,適用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的量刑幅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