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福安
古都開封近年來著力打造的清明上河園景區,形象地再現了北宋時期汴京的繁榮景象。白天,街肆市井,游船碼頭,游人如織,熙熙攘攘。入夜,湖面上彩燈閃爍,歌舞升平,在悠揚的樂曲聲中,宋詞的吟唱高雅清麗、婉轉曼妙,讓人仿佛回到久遠的北宋年代。
宋詞是中國古代文學皇冠上光輝奪目的一顆寶石,是中國古代文學閬苑里的一朵奇葩。她以姹紫嫣紅、千姿百態的神韻,與唐詩爭奇、與元曲斗艷,被后人并稱為“唐詩宋詞”,代表一代文學之盛。
宋詞之“詞”來源于民間民俗文學的“曲子詞”,她的產生可以追溯到隋唐的“燕(宴)樂”,即酒宴間流行的助興音樂。“燕樂”來源于邊地或外域的少數民族,和民間的土風歌謠。宋詞還遠從《詩經》《楚辭》及漢魏樂府中汲取營養,逐漸擺脫按曲牌譜詞的束縛,發展成為一種聲情并茂的獨立文體;由娛賓遣興的文字游戲,提高到表現時代命運的重要篇章。宋詞由“俗”到“雅”,由閑適無聊到抒情寫意,由“婉約”到“豪放”,逐漸從一個“歌舞娘”脫胎成為一個風雅麗人。
宋詞的發展有它本身特定的歷史背景和社會條件。北宋王朝,結束了五代十國的分裂局面,統一全國,生產得到發展,經濟趨于繁榮。首都汴京,成為“八方爭湊、萬國咸通”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人口達150萬,是當時全世界人口最多的都市。宋朝皇帝極力倡導推動詞文化,宋人以能詞而得官爵,能詞而受賞賜。詞已成為大眾的藝術,由單純的小令,發展為八百余調、2300余體的形式,詞人達1300多家,詞作達兩萬余首。
對宋詞發展產生重大影響的人,首先是李煜和柳永。
李煜是南唐最后一個皇帝,精于書畫,妙于音律,在文學方面有特殊的才能。南唐亡國后,李煜被押送至汴京,成為階下囚,寫下不少感情真切、凄惻動人的詞篇。李煜在汴京被封為“違命侯”,備受折辱,后因寫下詞作《虞美人》而被宋太宗毒殺,詞曰:“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真情流露,情景交融,曲折委婉,節奏鮮明,余音裊裊,令人回味無窮,堪稱千古名篇。李煜的人生遭遇是一場悲劇,卻成就了他的千古文章,被后世稱為千古詞帝。

柳永是北宋的一位職業詞人,也是家喻戶曉的大眾詞人,“凡有井水飲處,即能歌柳詞”。年輕時的柳永,與“狂朋怪侶”過著“暮宴朝歡”的生活,求取功名屢試不第,被皇帝斥為“好為淫冶謳歌之曲”,只能去填詞,不能去做官。于是他縱游娼館酒樓間,縱情恣意,作詞無數,廣傳天下。不可否認,柳永的許多詞章都離不開男歡女愛的主題,頗有些無病呻吟之嫌,但他的詞語言優美,情景交融,曲折地表達了一個坎坷文人的心境,從側面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現實。柳永的詞成就很大,成為婉約派的代表,對宋詞的發展做出了很大貢獻。柳永的《雨霖鈴》是宋元時期流行的“宋金十大曲”之一。詞中的“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婉約凄切,愁思動人,具有極強的感染力。
蘇軾的出現,猶如黃鐘大呂,使詞壇風氣為之大變。他在詞史上的功績,主要在于以詩入詞,使詞從離懷別緒、男歡女愛的狹窄范圍里跳出來,走向廣闊的社會人生。最引人注目、影響極大的是他那些愛國憂民、懷古思今、詠物言志的詞章。他的代表作《念奴嬌·赤壁懷古》,氣魄宏大,壯美無比:“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全詞熱情豪放,直抒胸臆,氣壯山河,跌宕起伏,讀后令人熱血沸騰、痛快酣暢。蘇軾的另一首詞《水調歌頭·丙辰中秋》,清奇無比,想象豐富。他在詞中發問:“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苯Y尾處感嘆:“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边@首詞抒發了他對政治的感慨,和對兄弟的懷念之情,包含著對人生哲學的感悟,感情真摯,一唱三嘆。如果說蘇軾的這首詞還有一些婉約意味的話,也早已超過了柳永的風花雪月,達到更加曠達的境界。蘇軾是偉大的藝術家,他的詞風大氣豪邁,超凡脫俗,“語意高妙”,胸中有萬卷書,筆下無塵俗氣,開宋詞一代新風。
蘇軾的詞多學士曠達之情,辛棄疾的詞更顯英雄豪放之氣。辛棄疾是南宋詞人,他不滿于皇帝偏安江南的局面,思念淪陷區的人民和故國山河,痛斥投降派,為抗擊外御、恢復中原振臂吶喊。辛棄疾的詞豪邁奔放,激昂悲壯,表現了他苦悶悲憤的心緒和愛國憂民的情懷。請看辛棄疾的《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笔呛蔚群肋~!他的《水調歌頭·舟次揚州和人韻》中的詞句:“落日塞塵起,胡騎獵清秋。漢家組練十萬,列艦聳高樓?!笔呛蔚葰鈩?!《念奴嬌·吊古》:“我來吊古,上危樓、贏得閑愁千斛?;⒕猃報春翁幨?,只有興亡滿目?!笔呛蔚缺瘧?!《木蘭花慢·席上送張仲固帥興元》中寫道:“追亡事,今不見,但山川滿目淚沾衣。落日胡塵未斷,西風塞馬空肥?!笔呛蔚葢n愁!
辛棄疾那首著名的愛國詞章《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全詞如下:“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煽盎厥?,佛貍祠下,一片神鴉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辛棄疾寫這首詞時已64歲,重被朝廷起用,復遭排擠,他那施展雄才大略恢復大業的愿望再次落空。詞中借古詠今,表達自己抗敵救國的心情,抒發了老將軍的雄圖大志,又展示了他的忠心赤膽,借景抒懷,赤心昭昭,令人贊嘆!
在宋朝婉約派詞人中,我最喜歡的人莫過于女詞人李清照。李清照歷經北宋末和南宋初,前期的詞多寫男女離別愁緒,委婉清麗;后期表現的是對家國鄉關的思念,滿懷憂傷,真摯感人。以李清照早期的《醉花陰》為例:“薄霧濃云愁永晝,瑞腦銷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離愁別緒,委婉含蓄,意味深長,其中“人比黃花瘦”生動形象,被后人視為警句。另一首《聲聲慢》也堪名篇:“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這首詞讓人領略到秋雨淅瀝、黃花堆積的凄涼景象,感受到作者歷經國破家亡、流離失所的孤獨悲傷,既有對個人遭遇的感嘆,又有家國情懷的表達,引起人們的強烈共鳴。全詞語言直白,自然親切,不飾雕琢,卻有極強的感染力。如“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作者用近乎直白的生活語言,描繪了悲涼的心境。而“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一個“愁”字,勝過多少華麗的詞句!李清照作為一個女詞人,感情細膩,多愁善感,構思獨到,語言清新,曲調婉轉,使她的詞章具有極強的感染力,更能引起讀者的共鳴。
宋代詞人中,岳飛的詩詞作品存世不多,但他的《滿江紅》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詞中“仰天長嘯,壯懷激烈”的情懷,“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的英雄氣概,“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的忠君報國之心,“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的感慨,充分表現了岳飛“還我河山”的決心和信心。岳飛精忠報國的事跡流芳百世,作詞也達到了極高的境界,可謂詩詞以人彰彩,人以詩詞揚名,相得益彰。
陸游也是我所喜歡的詩人。他的《釵頭鳳》記述了一段詩人自己的情感往事,表達了悲憤無奈的心情。不妨把這首詞抄錄在此:“紅酥手,黃滕酒,滿城春色宮墻柳。東風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浥鮫綃透。桃花落,閑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托。莫、莫、莫?!标懹闻c前妻曾經十分恩愛,然而因婆媳關系不好被迫分手。多年后,兩人在游園碰面,“一懷愁緒,幾年離索?!比缃瘛按喝缗f,人空瘦,淚痕紅浥鮫綃透。”“山盟雖在,錦書難托。”作者不禁悲憤地呼喊“錯、錯、錯”,又無奈地感嘆“莫、莫、莫” !每讀這首詞,都被作者的真情所感動。不僅如此,陸游的高尚品格也為后人所景仰。在政治失意、被小人排擠時,他寫下了《卜算子·詠梅》,以梅花自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并堅持正義,不隨波逐流,誓言“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表達了他的如梅花一般的高雅情操。
宋詞從坊間傳出,走進宮廷,融入民間,并由小曲小唱變為風雅的詞章,成長為與唐詩齊名的瑰麗國寶,是中國文學史的一個輝煌篇章。讀宋詞,你能感覺到詞中的語言之美、自然之美、情感之美。李后主李煜的才情和遭遇讓人扼腕嘆息,蘇軾和辛棄疾的高尚情懷使人敬仰,李清照的詞章清麗婉約令人回味無窮。宋詞題材廣泛,形式多樣,流派眾多,有的描寫大好河山,有的抒發豪情壯志,有的寫男歡女愛、朋友之情,有的寫百姓生活、民間疾苦,猶如百花齊放,滿園春色。
初春,我再次來到古都開封。清明上河園景區里的楊柳樹剛剛發芽,街道兩旁的仿宋建筑古樸典雅,酒肆館坊,亭臺樓閣,湖水寬廣,碧波蕩漾。王員外家的繡樓上,幾個妙齡女子衣著華麗,風姿綽約,頻頻向游客示意。此情此景,仿佛讓人回到北宋的繁華都市,禁不住吟詠起《清平樂》《浣溪沙》《蝶戀花》等宋詞名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