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Article / 圖 Pictures_劉 冰 張玉芹

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以下簡稱鄭州航空港區),是全國首個以航空經濟為引領的國家級新區,其發展規劃于2013年3月獲得國務院正式批復。時間僅僅過去一年,鄭州航空港區就已創造河南奇跡:2013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5%,實現工業總產值2000億元,智能手機出貨量約占全球1/8,貨郵運輸量位居中部六省之首,一個服務內陸、聯通世界的現代化國際空港正在茁壯成長。
無論是產業發展,還是都市建設,都與電力息息相關,需要充足可靠的電能提供堅強支撐。針對服務航空港區發展,《河南電業》專訪了省公司黨組成員、鄭州供電公司總經理張中青。
《河南電業》:張總,您好。鄭州航空港區的建設發展,為河南經濟帶來了重大發展機遇,包括更高層次的對外開放、促進產業結構升級、帶動出口貿易等。對鄭州供電公司而言,航空港區帶來了哪些機遇與挑戰?
張中青:根據國務院批復的《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發展規劃(2013年~2025年)》所確定的戰略定位,鄭州航空港區將成為以航空經濟為引領的現代產業基地、內陸地區對外開放重要門戶、現代航空都市。作為中原經濟區核心增長極,鄭州航空港區內工業化和城鎮化將高速發展,航空物流業,電子信息、生物醫藥、精密機械產品生產等高端制造業,現代服務業集聚,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將不斷增強,其能源消耗量也將不斷攀升。短期來看,這無疑給鄭州公司開拓售電市場、改善售電結構帶來更大潛力與活力;長遠來看,為鄭州航空港區建立“節能、低碳、清潔、環保”現代電力資源保障體系的過程,給了鄭州公司探索電網發展新模式的機遇,同時在各項工作的實踐中,可以使員工的專業素質、創新能力、統籌能力得到錘煉和提升,公司管理理念、服務模式、機制體制得到更新與優化。
但機遇與挑戰并存。作為全國首個航空港經濟發展先行區,鄭州航空港區建設定位高、起點高、標準高,對區內電網的發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鄭州公司現有的技術水平與堅強智能電網發展要求相比還存在一定差距。同時,在具體實踐中,還面臨著理順服務體制、建立政企高效協同機制等方面的新問題、新挑戰,這些都沒有統一成熟的模式可供學習借鑒,需要我們以提高服務效率、推動科學發展為目標,以改革創新的思路、方法和舉措,為航空港區建設提供堅強的能源保障與高效優質的供電服務。
《河南電業》:經濟發展,電力先行。鄭州供電公司采取哪些措施保障航空港區電力的充足可靠供應?
張中青:有一項數據可以很好地反映鄭州航空港區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趨勢:鄭州航空港區用電負荷已從2010年的3萬千瓦迅速攀升至2013年的28萬千瓦。這就要求我們以時不我待的態度,高度重視航空港區的電力可靠供應。首先,堅持規劃引領。2013年年底,鄭州公司按照適度超前的原則,高標準編制了《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電力專項規劃》。按照規劃,到2040年,鄭州航空港區負荷將達到860萬千瓦,將建設500千伏變電站5座、220千伏變電站21座、110千伏變電站75座,形成雙環網結構,以保證航空港充足的電力供應。其次,加快構建堅強的網架結構。“十二五”以來,鄭州公司高度重視鄭州航空港區的電網建設問題,目前已在鄭州航空港區累計投資超過4億元,建設了220千伏翱翔變電站、110千伏康貴變電站、110千伏姜莊變電站,并為機場二期工程、鄭州至機場城際鐵路等重點工程提供了及時、有力的電力保障,有效滿足了鄭州航空港區發展的用電需求。再次,通過電網的智能化發展保證電能的可靠供給。鄭州公司將統籌兼顧航空港區內各級電網的智能化發展,以及輸電、變電、配電、用電、調度、通信信息狀態監測平臺的智能化規劃,考慮各環節信息的共享與整合,實現電網的全面監控、靈活控制和便捷運維,實現港區供電質量、可靠性及節能降損達到國際先進城市水平。
《河南電業》:鄭州航空港區將堅持綠色、低碳的發展思路,鄭州供電公司在為航空港區提供清潔、綠色的電能供應方面有什么計劃和舉措?
張中青:以電力為中心,打造最先進的用能新模式,是航空港高端定位的必然要求,也是能源、環境發展的必然趨勢。航空港實行嚴格的禁煤政策,區內不允許新建燃煤電廠和單純發電燃氣電廠。因此,要為航空港區提供清潔、綠色的電能供應,需要從引進區外電能與消化區內清潔新能源兩方面入手。一方面,要以承接特高壓為契機,引進區外電能。未來,航空港所需80%電能從區外通過電網輸入,其中主要通過哈密南—鄭州±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引入新疆電能。鄭州公司將全力打造與國家特高壓網架、省級骨干網架協調發展、緊密銜接、高效融合的市級輸配網架結構,以適應電能大規模輸入的需要,更好地服務“電能替代”戰略,提高電能在終端能源消費中的比重。另一方面,按照規劃,航空港區分布式天然氣電站、光伏發電和生物質能發電總容量將達到200萬千瓦。鄭州公司將全面研究大規模清潔能源接入對航空港試驗區電網網絡結構、負荷水平以及線路功率輸送能力與穩定性水平產生的影響,為大規模清潔能源的接入提供技術指導,并嚴格執行新能源并網服務的流程和手續,嚴格落實國家政策,為新能源用戶提供“保姆式”服務,以求更好地實現清潔能源能用、盡用的目標,充分發揮清潔高效發展的示范效應。
《河南電業》:鄭州航空港區提出了建設智慧的現代航空都市的構想,鄭州供電公司會采取哪些方式促進智能電網建設與智慧城市發展的互相促進、相互融合?
張中青:智慧城市與智能電網不僅具有面向未來的信息化、網絡化、智能化的共性技術特點,還有惠及民生、提升幸福指數、“讓生活更美好”的共同本質特征。鄭州公司將以體系化的建設理念穩步推進電網各環節智能化建設,緊密跟蹤先進技術和先進裝備的研究與應用成果,重點推廣關鍵技術和裝備在相關環節的應用。首先,通過電力一次骨干網架建設、分布式能源接入、用電信息采集、智能終端等項目的建設與應用,使用戶同時擁有電力能源供應商與消費者的雙重身份,能夠靈活轉換發用電關系,構建互動服務體系,顯著提高航空港區電網的信息化、自動化、互動化水平。其次,通過智能電網與物聯網、互聯網等的深度融合,構成社會公共信息資源交互平臺,實現能源供應、信息通信、家政醫療、物流交通、遠程教育、電子商務等各方面公共服務的集成化。再次,通過智能電網在電力需求側支撐智能家庭、智能樓宇、智能小區、智慧城市建設,推動電動汽車、智能家電、智能家居的發展,對綠色消費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其中,鄭州公司將按照適度超前的方針建設智能充換電服務網絡,大力推廣電動汽車充電樁和充換電站的建設,助力港區內部公交車輛和市政環衛郵政用車實現100%電動化和燃氣化目標。
《河南電業》:鄭州航空港區將建設成為內陸開放型航空港區,而供電服務是構建國際化營商環境的組成部分。鄭州公司在供電服務方面有哪些特色工作?
張中青:為做好鄭州航空港區的供電服務工作,在具體實踐中,鄭州公司創新“一對一”服務模式,以“一區一策、一企一策、一項目一策”為指導,與UPS、俄羅斯空橋、國泰、阿里巴巴、南航等重要客戶,城際鐵路、機場二期擴建等重點項目進行全方位對接,并開通“綠色通道”,確保港區項目“早建設、早投產、早收益”。特別是在富士康落戶鄭州的過程中,鄭州公司實行“信息收集—過程實施—客戶評價—持續改進”服務流程,進行適度超前的全程管控模式,創造并不斷刷新著供電服務的“鄭州速度”。
下一步,鄭州供電公司計劃整合各方面資源,打造鄭州航空港區專屬的供電服務中心,統一受理港區業擴報裝、事故報修工作,實現供電服務的統一管理,及時掌握用戶發展動向,為進駐客戶提供“一站式”供電服務。同時,我們還將依托“三集五大”建設成果,在加快構建“五位一體”機制的基礎上,借鑒國內外先進經驗,探索與鄭州航空港區定位相適應、與鄭州航空港區發展相協調的供電服務機制體制,大膽嘗試應用新的服務理念、模式與方法,將鄭州航空港區打造成為優質供電服務的示范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