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L/0371- 67903085
國家能源局9月16日發布數據顯示,8月份,全社會用電量5025億千瓦時,同比下降1.5%,這是年內首次用電量出現“負增長”。專家表示,用電量增速減緩,一方面與天氣因素相關,另一方面,隨著我國經濟結構調整的持續推進,經濟增速的放緩也會影響電力消費。
國家電網能源研究院副院長胡兆光認為,8月份用電量出現“負增長”具有特殊性。“去年8月份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13.7%,其中8.3%是受天氣的影響。今年8月全國氣溫偏低,直接影響了用電量的增速。”
除了天氣原因之外,用電量增速明顯回落與工業領域調整關系密切。8月份用電量結構中,工業用電量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1.6%,增速比上月下降了4.5個百分點。這也與剛剛發布的8月份工業運行數據相吻合。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8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實際增長6.9%,增速比7月份回落2.1個百分點。專家表示,經濟結構調整過程中,消費和服務業等比重在提高,7、8月份用電量等單項指標出現波動是正常的。預計一段時間內,我國電力需求增速將保持個位數的增長。
9月20日0時40分,國網河北、浙江、福建、湖北、湖南、河南、甘肅、新疆電力等8個省公司95598全業務在國網客服中心統一呼叫平臺集中上線運行,這是繼6月14日、6月28日完成第一、二批共10個省公司全業務集中后,今年第三批全業務集中,也是全業務集中單位數量最多的一批。至此,國家電網公司系統共24個省公司95598全業務、3個省公司五項業務集中由國網客服中心提供統一標準的對外服務。
據悉,今年公司安排的四批95598全網全業務集中工作已順利完成前三批,10月24日將進行第四批國網北京、山東、上海電力等3個省公司全業務集中工作。屆時,國網客服中心將實現95598全網全業務集中運營,日均話務量預計將達40.27萬通,是今年年初話務量的11.3倍。
9月15日,中國石油西南油氣田制定的我國首個天然氣領域國際標準《用氧化微庫侖法測定總硫含量》,經國際標準化組織天然氣技術委員會21個成員國全票通過,正式成為國際標準。
天然氣總硫含量,指天然氣中硫化氫等所有硫化合物的總和。硫化氫是一種無色、易燃、低濃度時有臭雞蛋味的劇毒氣體。含硫天然氣必須經過脫硫凈化,總硫含量控制在國家安全環保強制標準內,才能投入使用。
氧化微庫侖法依據化學燃燒和電化學滴定理論測定天然氣中總硫含量,是我國檢測天然氣中總硫含量的標準方法之一,也是出現分歧時的唯一仲裁方法,由西南油氣田天然氣研究院制定。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國際標準的作用和地位日益突顯。實質性參與國際標準化活動,可以突破壁壘,保護國家經濟利益,提高產品競爭力。
近期,國際原油期貨價格持續震蕩下行,美國原油期貨和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雙雙觸及階段底部。9月8日,紐約商品交易所10月交割的輕質原油期貨價格跌至每桶92.66美元這一數月以來的新低水平。分析認為,成品油需求增長不及預期、強勢美元以及俄烏局勢緊張等成為原油價格持續下跌的主因。
短期看,油價跌勢恐難逆轉,但從中長期看,需求增加的預期將促使油價最終進入上行階段。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日前發布報告指出,處于復蘇進程的世界經濟將推動原油長期需求呈上升趨勢,消費動力的保障將為油價走高帶來契機。此外,地緣政治危機、儲量的限制等因素也給油價上升提供了空間。
9月22日是世界無車日。這項始于歐洲、提倡環保的主題日,進入中國已經八年了。中國人越來越重視這個與環保有關的時間節點,這當然是一件好事,但是,國內一些城市在“世界無車日”的做法,卻讓人啼笑皆非。最看不懂的,就是大城市里的封路:無車日,車輛請繞行,謝謝合作。
被封閉的路段,的確是做到了無車。但是,如果車的總量不減,封路其實是讓其他路段更堵。而且,常識告訴我們,堵車讓油耗大大增加,最終對減少碳排放一點用處也沒有,甚至更糟。
把某些路段的“無車成本”分攤到其他路段,這種環保無異于掩耳盜鈴,更有形式主義之嫌。
那世界無車日,到底要怎么做?首先,世界無車日的對象,是那些平時使用非公共交通出行的人。有車的步行才叫低碳。本來就沒車的人,步行,那只能叫低嘆。其次,世界無車日不應該以影響正常生活秩序為代價。讓大家尤其是公職人員平時的“必要出行”變成“環保出行”,才是我們期望的。最后一點,世界無車日真正考驗的,應該是一個政府對公共交通、公共設施的統籌布局與安排,應該是所有人尤其是公職人員對環境保護的重視程度。
9月19日,安徽新華學院2014級新生軍訓匯報表演,6000多名新生列成方陣接受領導“閱兵”。院長石秀和登上黑色敞篷閱兵車,對新生們進行了檢閱。
要是孔子他老人家活到今天,看到這種現象,恐怕又會痛心疾首地說:“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按照周禮規定,只有天子才能用八佾,季氏是正卿,只能用四佾,但他卻用八佾。所以,孔子才會對季氏說出這樣的話。今天,一個學校的校長進行所謂的“閱兵”,其性質其實跟“八佾舞于庭”差不多。
對于“閱兵式”,雖然沒有像“八佾”一樣有明文規定,但“閱兵式”通常是在國家重大節日或者部隊重要的軍演上,由國家元首或者部隊高層首長進行檢閱。一個學校的校長去搞“閱兵式”,坐在敞篷車接受“首長好”的致敬,怎么看都覺得不倫不類。
這種“禮儀僭越”事件,不僅僅出現在安徽新華學院。比如原安徽亳州市市長李興民就曾將該市公、檢、法和武警拉出來搞“閱兵式”。類似的,還有些地方政府將辦公樓建得像天安門一樣,搞幾個華表。這些現象的出現,反映了某些官員內心膨脹的欲望,他們并不是元首與首長,卻想享受一樣的待遇,滿足一下私欲與“夢想”。

一個人,如果沒有明確的價值觀,就無法獲得自信的人生。一個社會,如果沒有共同的價值觀,就無法擰成一股繩。一個國家,如果沒有共同的核心價值觀,就無法掌握自己的命運。
在中國進入經濟轉軌期、社會轉型期后,一些人出現種種猶疑心態。正如美國大作家馬克·吐溫所說:“對于一個手中只有榔頭的人,他所看到的問題都是釘子”,有的人用西方價值觀這把榔頭來觀察“敲打”中國,認為現在中國的問題叢生,什么也不是、怎么都不對。有的人則很迷茫和悲觀,面對發展中存在的問題,不懂得怎么看、不知道怎么辦。有的人則自詡“躲進小樓成一統,管他春夏與秋冬”,一切身外事與己無關。凡此種種,都是價值觀不自信的表現。
在相當意義上說,只有清醒理性地認知當代中國,科學準確地把握當代中國的歷史方位,人們才會有深沉的自信。無論與歷史上的任何一個時期相比,今日中國都可謂滄海桑田。中國加速追趕現代化,用幾十年時間走過了西方發達國家兩三百年的路。同時有別于西方現代化路徑的是,中國不是像他們那樣通過武力建立殖民地、轉移國內矛盾、輸出戰爭等方式,而是自己消化現代化進程中所有的成長煩惱、承受困難風險中開辟前進道路的諸多陣痛。今天的中國當然也存在諸多矛盾問題,但都是發展起來之后的問題,且中國正在全力解決。從十八屆三中全會吹響全面深化改革的號角,到十八屆四中全會即將奏響依法治國的旋律,從全黨反“四風”到一批“老虎”落馬,不僅展示當代中國解決自己問題的胸襟、智慧和能力,而且也折射出我們前所未有的戰略定力與從容自信。這個自信,就是對我們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歸根到底是文化自信,核心就是價值觀自信。保持堅定的價值觀自信,清醒而執著地前行,我們就能抵達夢想的彼岸,更將開辟未來中國新的藍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