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家波
一個成功的企業都有一支高素質的干部隊伍。鐵路文化宮俱樂部如何適應當前發展的需要,確立文體工作的地位,造就一支高素質的干部隊伍?本文就此問題進行了探討,提出了一些看法,僅供同行參考。
一、豐富的管理知識
所謂素養,一是指素質,二是指修養。素質主要指偏于先天賦予的資質;修養主要指偏于后天的學習、鍛煉。但從心理學的意義來說,素養指的是人的“性格”特征,而性格是一個人德、識、才、學、行的綜合和集中的表現。先天資質與后天訓練是互為因果的、不可分割的統一的關系。
近年來,鐵路文體工作隊伍的知識面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正在逐步實現年輕化、知識化、專業化,有相當一部分同志具有大學本科或專科學歷。但是,是否可以認為有了大學文憑,知識就夠用了呢?任何一個人,不僅要看自己的學歷文憑,更要重視更新,防止知識老化。如果滿足于有一張文憑能應付一陣子;如果忙于事務,忽視學習;如果重經驗積累,輕知識積累,那么,知識便會老化,便會跟不上形勢,不能適應當前工作,不可能開拓前進。因此,虛心學習,不斷進取,是文體干部首要的業務素質。只有這樣,才能適應不斷變化的情況,指導文體工作健康地發展。
在學習中,每個文體工作者除了要不斷深化與自己負責的工作有關的專業知識以外,還要努力學習現代科學基礎知識和管理藝術。要懂得心理學的基礎知識。我們每個文體工作者,是文藝、體育工作的管理者,管理著自己所負責的那個范圍內的文體工作。我們管理的對象是人,管理的任務是發動和組織廣大職工群眾參加體育鍛煉。因此,懂得心理學的基本知識,將大大有助于我們的工作。
群眾的文體活動是企業文化的一部分,它在鐵路局的地位也就是為生產運輸服務的。為此,每個文體工作者,必須及時學習黨的方針政策,熟悉當前鐵路的中心任務,根據鐵路發展的中心任務來確定我們的工作方針,制訂工作計劃,研究工作方法,確定工作措施。
二、全面的組織管理能力
不言而喻,文體工作,是十分具體的群眾工作。那么,組織管理能力,對于文體工作者來說,無疑是必備的業務素質。
文體工作的過程,是遵循文體發展的規律,充分發揮文體協會各方面的力量,提供最佳的方法和手段,對文體工作進行宣傳、組織、檢查、評定的過程。簡言之,就是廣泛動員廣大群眾的力量支持文化宮俱樂部的事業。由此可見,文體活動的組織工作,主要包括兩個方面的任務,動員和組織群眾參加文體活動,動員和組織群眾支持文體工作。前者是事的組織,即活動的組織;后者是人的組織,即力量的組織。
所謂事的組織,就是組織形式多樣的文體活動,努力為職工群眾提供喜聞樂見的體育鍛煉的機會,如同毛澤東所說的那樣,“凡能做到的,都要提倡,做體操、打球類、跑跑步、爬山、游水、打太極拳及各種各色的體育運動。”通過組織多種文體活動,提高群眾的興趣,增強意識,使更多的人自覺地堅持參與。
所謂力量的組織,主要是動員職工群眾支持文體。一是動員各部門、各站段關心文體活動;其二是動員和培養眾多的文藝、體育骨干,使文體管理機構的力量能向四面八方輻射。
文體工作包括許多內容,文體干部往往有明確的分工,但不管工作任務如何,其組織工作都不外乎事的組織和人的組織兩大方面。文體干部明確了自己的工作任務之后,就能統籌兼顧,將文體組織得豐富多彩。
明確了組織管理工作的任務之后;還要研究組織管理的方法和技巧。
所謂組織管理能力,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敢于管理,善于管理。對于任何事情都不敢管的人,是根本談不上有組織管理能力的,他只能受制于人,被動地接受他人的指揮和控制。而如果僅僅是敢于管理而不善于管理便是瞎指揮,最終成為孤家寡人。
作為文體干部,如何才能做到敢于管理,善于管理呢?如何才能充分發揮出自己的組織才能呢?
首先,要有強烈的自豪感,有自信心。自信我們所負責的文體工作,是增強群眾體質,為他人造福的千秋事業,我們為能負責文體工作而感到無比自豪。文化宮俱樂部是代表鐵路局工會在工作。我們的工作,代表了職工群眾的切身利益,我們相信自己比別人能更好地搞好文體工作。自信是成功的先導。有了充分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我們就能克服所碰到的一切困難,對于文體工作,大膽地進行組織管理了!
第二,要有強烈的責任感,有自覺性。所謂責任,就是一種義務。既然是義務,就應該無條件地去完成。鐵路局委派我們負責文體工作,自覺地組織好文體工作,便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義務。有了這種責任感和自覺性,我們就能主動地、大膽地對文體施行組織管理。如果沒有自覺性,沒有責任感,便會處于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不負責任的精神狀態。在工作中只要碰到一丁點困難,便畏首畏尾,再也不愿想方設法完成任務了。
第三,要提高業務能力,有自為力。文體工作,是非常具體的業務工作。單就文體工作的組織而言,就有極其豐富的知識和技巧。這就要求每個從事文體工作的同志,要努力學習,不斷提高業務能力,能充分勝任自己的工作,而不要時時事事都依賴別人、依靠領導,自己不能獨立工作。有許多同志之所以不敢大膽工作,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們業務知識缺乏,不知道如何理順眼前碰到的麻煩。而業務能力強,經驗豐富的同志,在他們面前似乎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沒有什么困難是可怕的。所謂藝高人膽大,便是這個道理。
第四,要不斷積累經驗,有自創性。一個人的組織管理才能,不能否定有先天因素。但就組織管理能力而言,主要是后天學習、鍛煉、積累得到的。因此,每個文體干部,都要特別注意積累經驗,做“有心人”。在經驗總結積累中,不僅要注意積累自己的東西,更要注意積累他人的東西。因為,他人的東西比自己的東西豐富得多。“自己”,只是一個個體;而“他人”,則是整整一個社會。不僅要注意積累正確的、成功的經驗,更應當注意積累反面的、失敗的教訓。正確的東西雖然能像路標一樣指引未來,使你少走彎路,而反面的東西,能像明鏡一樣透視過去,使你不會重蹈復轍。凡是善于積累的人,就能很快使自己豐富起來,充實起來。
三、善于調查研究
調查研究是每一個干部最起碼的基本功。當然,工作任務不同的人,調查研究的目的也各不相同。作為文化宮俱樂部,是對體育工作實行指導、協調、督促的職能部門,其行為,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作為文體干部,也要重視調查研究。
四、具備為職工群眾服務的堅定信念
文體工作者,不僅應是文體的具體實施者,更應當是文體的科學管理者。自覺地為職工群眾服務,是最基本的素質和最成功的經驗。
文體工作,是群眾性工作。這里所說的“群眾”,是廣義上的群眾,不是通常所說的“領導與群眾”那種上下級關系中的概念,而是文體工作對象中的除“我”以外的每一個人。我們搞文體工作的人,與群眾的關系,是互相服務的關系。為使自己成為人家服務的對象,首先必須為對象服務。所謂“我為人人,人人為我”,便是這個道理。
為了更好地為除自己以外的每一位群眾服務,首先要解決如何看待自己,如何看待自己職務的問題。
要為職工群眾服務,光有良好的愿望還不行,還必須有真才實學,有點硬本事。因此,我們每一個文體工作者,都應當認真學習業務知識,除了通常所說的機關工作業務知識外,還應特別學習和掌握文體工作的業務知識。
文體工作者是文體的管理者,不是專家,而是 “雜家”。不必像教練員和科學研究者那樣,對某個項目鉆深鉆透。當然,在掌握全面知識的同時,對某個有代表性的項目進行較深刻的研究,力求有自己的獨立見解,也是非常必要的。應當提倡文體工作者那種敢于涉足各個領域的“萬事通”精神。
請進來與送出去,是提高我們基層文化宮俱樂部干部素質的有效途徑。為提高全員素質,可以采取“請進來”與“送出去”兩條渠道對干部強化培訓,請專家和技術人員授課,送出去一批人員深造培訓。適時創造條件,為文體干部定期參加各式培訓班,多方面與外局兄弟單位交流學習。在本局范圍內,開展各種大型活動時可以派出人員互相參加,通過參加活動的組織達到互相交流,從中學習,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和組織能力。
人才的培養都是雙向的,既需要組織的扶持,又需要個人的努力,正如我們常講的,有作為才能有地位。每個同志都要努力學習,勤于實踐,尤其是基層文體干部,既要懂指揮,會管理,又要具備一定的文化特長,在基層文化活動中充分發揮骨干帶頭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