闕政



冬
歇、夏歇、圣誕歇、罷工歇、季中歇……現在,美劇的歇菜理由又多了一個:下架歇。
繼熱播美劇《生活大爆炸》、《傲骨賢妻》之后,長壽劇《海軍罪案調查組》和十年前就已經八季終的《律師本色》也陸續在視頻網站下架。網站方解釋很短,只有兩句話,一句是“政策原因無法提供觀看服務”,另一句是“影視劇播放以主管部門要求為準”。
美劇是下了架,種種的猜測卻掀開了鍋。
猜測一:“掃黃打非”四手聯彈?
如果“美劇下架”也有“前情提要”,那就得算上4月中旬開始的“掃黃打非 凈網2014”專項行動——全國“掃黃打非”工作小組辦公室、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四手聯彈,打擊網絡色情,為期長達半年,而且一開場就出了重拳——
4月11日,檢查“新浪”涉黃,停播新浪視頻的“播客”和“拍客”欄目,罰款508萬,還準備吊銷“兩證”,其中就包括對網站視頻業務至關重要的《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4月22日,核查“快播”傳播淫穢信息,關閉快播的QVOD服務器,所有基于快播技術的視頻點播和下載全面停止。
然后就輪到了美劇。不得不令人聯想到,所有這些舉措,都是基于今年1月2日廣電總局新發的公文:《關于進一步完善網絡劇、微電影等網絡視聽節目管理的補充通知》,目的是“防止內容低俗、格調低下、渲染暴力色情的網絡視聽節目對社會產生不良影響”。
既然叫《補充通知》,勢必已有《通知》在先。早在2012年7月,廣電總局就曾印發過《關于進一步加強網絡劇、微電影等網絡視聽節目管理的通知》,當時是為了應對“部分網絡劇、微電影等網絡視聽節目出現了內容低俗、格調低下、渲染暴力色情等問題”。
事實上,美劇并不是整治的頭茬,2012年樂視網的自制劇《東北往事之黑道風云二十年》就曾被勒令下線。這幾年來,一些視頻網站流行的“日本AV女優加盟微電影”模式也被叫停,《第二夢》、《綠茶妹》、《上位》等劇紛紛下線。最近,搜狐視頻的自制劇《屌絲男士》,也因為部分劇集話題低俗而被暫時下架。
若論淵源,從2006年開始,“掃黃打非”工作就已經在向網絡傾斜。而2006年時拔地而起的眾多視頻網站,經歷過五六年的迅速發展期后,也于近兩年成為了掃黃打非的最新焦點。
如今,有視頻網站業內人士透出口風,稱美劇下架與“新浪涉黃”有關。但與此同時,另一批業內人士卻仍深感困惑:“如果是因為掃黃禁美劇,為什么五分鐘就滾一下床單的《真愛如血》沒有下架,滿嘴黃段子的《破產女孩》沒有下架,片名就直奔主題的《性愛大師》沒有下架?和它們比起來科學宅和律師算什么?”
現在去視頻網站兜一圈,仍然會看到許多打著情色、重口味招牌的美劇還活得好好的,連網站推薦詞都相當赤裸裸——“前方請注意,即將進入情色血腥領地”(《殺出個黎明》),“人生需要一場想吃就吃的瘋狂”(《漢尼拔》),“僵尸片從未如此毛骨悚然”(《魂歸故里》)……
猜測二:美劇即將全線被殲滅?
如果只是四美劇下架,失望的或許只是四劇迷,但是在“一盤大棋”思維流行的年代,大家都傾向于相信“大爆炸”預示著“無美劇宇宙”的創世,“80%美劇即將陸續下架”的消息不脛而走。
下一部輪到誰?據說會是《行尸走肉》、《童話鎮》和《復仇》,等待它們的都將是“重新審核”。
不管傳聞真假,起碼我們從“重新審核”四個字已經可以知道,美劇并非處于中國式審查的法外之地。業內人士告訴《新民周刊》,以“網站自查”+“有關部門整改通知”為主的境外影視劇審查模式已經持續多年。
在廣電總局下發給各省市電視臺的公文中,對境外引進劇一直有著明確的規范,包括“每年兩次受理立項申請”、“優先引進高清版本”、“長度控制在50集以內”、“不得引進涉案題材和含有暴力低俗內容”等等。對引進單位還有一系列文件要求,包括引進合同、版權證明、供片機構資質證明和《引進劇立項規劃申報表》、《引進境外影視劇申請表》。
優酷土豆版權采購部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視頻網站引進境外劇的手續與電視臺大同小異,境外劇播出之前都會經過審核,一部分需要回避的內容也會進行剪輯。即使是優酷自制或者UCG用戶產生的內容也會經由技術和人工的兩道審核。
和電視臺一樣,如果上級部門在監管過程中發現問題,視頻網站也會收到針對具體劇目的“整改通知書”。此次美劇下架,收到的則是“口頭通知”。和色情、暴力等常見低俗元素相比,詆毀中國人形象的境外劇其實更容易被要求整改。比如某部美劇,有一集中描述中國特工變成恐怖分子,就接到過整改通知。
對比2012年的《通知》和2014年的《補充通知》,可以發現,廣電總局對互聯網視聽節目的責任認定標準并沒有巨大變化,一直是“誰辦網誰負責”的原則,平臺需要對影視劇、網絡劇、微電影和用戶個人制作內容全權負責。而新政策的最大補充是要求網站自制劇必須有制作許可證,并且只有實名用戶才能上傳個人制作的視聽節目。
從審核、備案到許可證、實名制、審查、備案,看起來政策對視頻網站有所收緊,但變化針對的是整個互聯網視聽,并非圍剿境外劇。和“80%美劇下架”的悲觀論調相比,視頻網站的負責人在觀望政策進一步動向之余,都保持樂觀態度。下架的四美劇中,只有《生活大爆炸》是搜狐視頻的獨家版權,以擁有大量熱播劇資源的“美劇頻道”吸人眼球的搜狐視頻在此次事件中可謂受創最大,但CEO張朝陽卻在媒體采訪中信心十足地表示,“美劇在中國還是很有前途的”。
張朝陽對四美劇下架的看法是“個案”,而在視頻網站業,抱同樣態度的并不只他一個。
猜測三:再接再厲保國劇?
2011年,“限娛令”止住了各大衛視綜藝秀高歌猛進的節奏,變相促進了電視劇的發展;2014年,“一劇兩星”又為每年產量高達1.5萬集的國產電視劇擴大了衛視平臺;此番美劇下架潮,若理解為保護國產劇,理由似乎也很充足。endprint
實際上,每個國家都有保護國產影視劇的傳統,影視“配額制”到處都不鮮見。我國對境外劇的引進播出,連年都有管理法規出臺——
1995年廣電總局就下發過《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境外影視劇引進和播出管理的通知》;1999年再發一文《關于加強地方電視臺重播境外電視劇管理的通知》,據當時的媒體報道,這些規定曾使“許多省市地方電視臺的譯制部受到很大沖擊”,“比如廣電總局徹底收回了上海電視臺的海外進片權,使當時紅極一時的《海外影視》欄目被迫取消”。
2012年,《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境外影視劇引進和播出管理的通知》再次更新,規定“境外影視劇不得在黃金時段(19:00—22:00)播出”,“各電視頻道每天播出的境外影視劇,不得超過該頻道當天影視劇總播出時間的百分之二十五”,“避免個別電視頻道在一段時期內集中播出某一國家或地區的境外影視劇”。
不過,針對境外劇的政策并非一路收緊,而是時松時緊,充滿了彈性的起伏。政策松動的時候,我們有過日劇潮、韓流、每晚兩集連播的TVB劇……而收緊的時候,日劇消失、韓流驟減、連海外動畫片都被逐出了黃金檔、港劇則要等到CEPA簽署才重新以“合拍劇”面貌出現在熒屏……
“抑美劇”是為了“揚國劇”?身為觀眾很可能有此一問。但這個問題在視頻網站工作人員看來簡直不成問題——早在幾家視頻網站率先開出“美劇頻道”時,就并未對收視作過分高漲的預估,甚至已經做好了“收視平平”的打算。即使后來英美劇被眾多一線城市的白領群體熱追熱捧,也從未動搖過國產劇的巨大受眾基礎。
一位網站工作人員告訴《新民周刊》:“別看網上都在說美劇說得那么熱鬧,其實論點擊量怎么可能比得過國產劇!根本不是一個級別的好嗎?”比國產劇點擊量更高的還有一些三俗視頻,正是“掃黃打非”工作小組的打擊對象。
張朝陽回應美劇下架的話也證實了,各個視頻網站的主營業務都不可能靠美劇:“美劇比國產劇的流量小,廣告收入影響不大。”
猜測四:為央視開綠色通道?
美劇下架會衍生多種猜測,原因可能在于它的“黏性”:附在“新浪涉黃”上,牽扯出掃黃組;附在“一劇兩星”上,容易讓人往保護國產劇上想;一旦和央視再扯上關系,又誕生一種全新假想。
4月11日,央視常年的合作伙伴國廣子行傳媒(北京)有限公司(CBM)在官網宣布,央視已經決定引進美劇《生活大爆炸》,并且交由CBM影視譯制機構進行譯制,將為觀眾呈現一個積極向上的、健康的、綠色的譯制版《生活大爆炸》。
4月26日,網民發現,原本視頻網站上早已七季齊全的《生活大爆炸》不見了。而央視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卻表示不知此事,正在籌備第一季的翻譯工作,而且是經過刪減的“綠色版”。
其實呢,央視引進美劇、做譯制版,這是早在國產電視機誕生之初就有的傳統節目。1980年,美國科幻劇《大西洋底來的人》成為央視第一部引進播放的美劇。這之后,《加里森敢死隊》、《俠膽雄獅》、《海灘救援隊》等眾多美劇陸續漂洋過海而來,不僅在那個沒有網絡的八九十年代豐富了我們的娛樂生活,也成為70后、80后們永恒的集體記憶。央視蜚聲全國的“佳藝劇場”、“海外劇場”、“正大劇場”等等,當年都是美劇播出的重要平臺。
然而,有了網絡之后,央視美劇對我們的吸引力再不如前了。進入新世紀后,央視仍然保留了引進海外熱門劇的傳統——2003年時引進了《兄弟連》;2004年時引進《CSI犯罪現場調查》,改名為《法醫神探》;2005年時一連引進兩季《絕望的主婦》,幾乎與美國本土的播出時間同步,長壽劇《人人都愛雷蒙德》也在同年引進;2010年時是《實習醫生格蕾》;2012年又有《黑名單》……
央視沒變,觀眾卻早已變了。在視頻網站和字幕組的雙重哺育下,我們習慣了與美國播出時間“神同步”,對各大電視網的“美劇播出時間表”了如指掌,養成了每周追劇的習慣,沒事還能跟著中英對照、隨時能暫停的字幕練練英語……
而央視那些久已存在的譯制片弊端,也在網絡背景下凸顯——
比如滯后。由于引進環節復雜,許多央視美劇在播出時,早已開播了多季甚至已經季終,例如《人人都愛雷蒙德》和《實習醫生格蕾》。
比如刪減。第一部引進美劇《大西洋底來的人》就不是完整版,之后許多美劇,例如《法醫神探》和《絕望的主婦》,也只播出兩季便不再引進。而《加里森敢死隊》的“腰斬”更讓觀眾摸不著頭腦:原本26集的劇集在央視只播出了21集,便已打出“本劇到此全部結束,謝謝觀看”的字幕。據說理由是“播放一半時,被認為是一部打斗胡鬧的純娛樂片,沒有多少藝術價值而停播”。
又比如詞不達意的翻譯和配音。美劇歷來葷素不忌,即使是表達主流價值觀的家庭劇如《絕望的主婦》、《老友記》,都會摻雜許多性話題。在美國本土播出時,《絕望的主婦》中的性話題就曾嚇退過不少廣告商。央視引進之后,如遇到不便剪輯之處,便會在翻譯或者配音上下功夫,用“綠色臺詞”過濾“黃色信息”,結果也往往導致觀者莫名其妙。
倘若《生活大爆炸》果真因央視要播而下架,那就難免尷尬。在網絡時代,從電視臺看劇的和從視頻網站看劇的人群本就不是一類,堵截其中一條路,未必能將人群導流向另一個方向。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