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舟

就新媒體藝術而言,出鏡還是比較容易的,但作品究竟能提供多少新的語言與思想,這顯然比傳統藝術困難許多,不確定性也很大。
自5月8日開始的這場“視覺藝術旅行”,將從上海莫干山路50號的新時線媒體藝術中心出發,這次旅行就是《邵志飛胡介鳴雙個展》,旨在展現兩位藝術家——邵志飛和胡介鳴在新媒體藝術探索和實踐中形成的各自風格與成就。我們有理由認為,這一探索過程對當下不同文化環境下的新媒體藝術創作現狀產生了很大影響。
邵志飛作為新媒體藝術的領軍人物,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在舞臺、電影和藝術裝置作品中融入互動性和虛擬化等元素。早年放棄傳統繪畫的他,最初的動機是將藝術體驗從繪畫等固有物體形式中解放出來,而后的藝術實踐也激發了他更為大膽的嘗試——關注藝術作品與觀眾之間的互動關系,尤其是他最負盛名的電影化體驗,包括對虛擬和現實界限的打破。
新時線媒體藝術中心將呈現邵志飛自2000年以來的重要代表作品之一——AVIE系列。本次展覽的作品是邵志飛與不同藝術家合作的成果,這些作品都基于其設計的AVIE系統創作完成。AVIE(Advanced Visualisation and Interaction
Environment)是邵志飛開發的全球首個藝術化表現的360度全方位視聽互動環境,其開發和研究的初衷,在于探索創造性內容和互動沉浸式體驗的新模式和多可能性。作為一場“雙個展”的形式,新時線媒體藝術中心將在展覽現場平行呈現胡介鳴的全新藝術創作《序曲-太極》。新作既是對影響過他的前輩藝術家的比較和回應,也是對他個人近年來的藝術實踐的延續和超越。
作為中國新媒體藝術領域的先驅人物之一,胡介鳴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在作品中進行新技術的實驗。他最關注的題材之一便是新舊的交替更迭:一個他持續提出觀點和質疑的主題。他利用眾多的媒介,不論攝影、錄像、裝置和數字互動技術,持續不斷地進行創作實驗,作品在國內、外廣泛展出和收藏。胡介鳴作品的主題通常與時間、人類歷史、文化記憶等相關,著眼于過往與進行的當下之間的界線,由此將觀眾從時序性的歷史閱讀中解放出來,給予更隨意自由的重建權利。這次在展覽時間,胡介鳴的新作將分兩個階段亮相,《序曲》將于5月9日亮相,《太極》將于8月8日呈現。
本次展覽藝術總監李振華先生表示,“……邵志飛的作品系列是對自60年代興起的國際新媒體藝術領域,以電影為線索的一次告別。如同任何一次終結或是告別一樣,為了再次的聚會和延伸,藝術將在每次媒介和概念的終結之后復活。胡介鳴的項目是這一復活現場的枝蔓,通過不斷介入現實和思考時代、身體、時間,從追求機制完善、技術超越中探索‘人(人性)的存在。”
觀眾能夠首次在同一空間觀看到AVIE系列的多件主要作品——邵志飛與不同背景、不同個性的藝術家(團體)的合作作品將匯聚于此。此外,觀眾可通過現場觸摸屏的簡單操作切入兩位藝術家各自創作的時間軸,縱觀藝術家的創作歷程,并在特定藝術類別和風格中發現交叉點。同時,在每次新展覽內容開幕后的周末將舉辦一系列相關的研討會與座談會,主題將圍繞該展覽及其衍生和啟發的藝術、科技及相關研究領域的前沿課題。
不過就新媒體藝術而言,在當下的文化環境里,出鏡還是比較容易的,在網上賺些人氣也非并難事,但作品究竟能提供多少新的語言與思想,這顯然比傳統藝術困難許多,不確定性也很大。這是一場冒險的旅程,有許多年輕藝術家也想涉足新媒體,但往往跑至半途就趴下了,從此沒有聲響。而胡邵二人已經在這一領域獲得了可貴的經驗,也占據了一定的話語權,我希望他們不斷地提供新視角和新思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