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上海市醫患糾紛預防與調解辦法》正式施行。該《辦法》規定,對在醫療機構內焚燒紙錢、擺設靈堂花圈、違規停尸等聚眾尋釁滋事及侮辱、恐嚇、傷害醫務人員等擾亂醫療機構正常秩序的行為,公安部門應當依法及時采取教育、帶離、處罰等處置措施。
上海市政府法制辦副主任劉平介紹,《辦法》首先強調的是調解優先與調解自愿相結合,除人民調解途徑外,解決醫患糾紛有自行協商、行政救濟和司法救濟。《辦法》明確規定,醫患雙方當事人可以向醫療機構所在地的醫調委申請調解;患方當事人單獨申請調解的,公立醫療機構應當予以配合;患方當事人請求賠償金額在3萬元以上的,醫療機構應當告知其可以向醫調委申請調解,并與患方當事人共同接受調解。
該《辦法》要求,建立醫患糾紛人民調解咨詢專家制度,為人民調解提供專業支撐,保證人民調解的專業性、權威性和公平性。上海市司法局巡視員、醫患糾紛人民調解工作辦公室副主任李和平介紹,上海市已組建由醫學、法律、法醫、心理等方面專家組成的醫患糾紛人民調解專家咨詢庫,專家庫中有各類專家922名。在理賠方面,《辦法》明確,醫療責任保險承保機構參與醫患糾紛調解程序,加強人民調解與保險理賠的銜接。
據介紹,自2011年8月上海市全面推行醫患糾紛人民調解工作以來,至2013年年底,共受理醫患糾紛6 784件,調解成功5 555件,調解成功率達82%,涉及協議金額2.98億元。其中,2013年該市各醫調委共受理醫患糾紛3 087件,調解成功2 485件,涉及協議金額近1.39億元,協議金額即時履行率達98%,平均每件糾紛的調解周期為24 d。
(摘自《健康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