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興弼
多層螺旋CT在診斷鼻骨骨折中的臨床應用價值
崔興弼
目的 總結分析多層螺旋CT在診斷鼻骨骨折中的表現及處理技術的應用價值。方法 回顧性分析58例鼻骨骨折患者的螺旋CT結果。結果 多層螺旋CT及其處理技術能夠顯示骨折的位置、形態、類型、數量。58例鼻骨骨折患者中單側45例, 其中左側28例, 右側17例, 雙側13例。結論多層螺旋CT對鼻骨骨折及處理作出明確診斷。
多層螺旋CT;鼻骨骨折;診斷
鼻骨骨折是頭面部外傷的常見病, 鼻骨突出于面部正中,骨質較薄, 受暴力最常見易發生骨折, 占面部外傷骨折60%,外傷后處理不當或不及時處理, 導致外鼻崎型或無法正常復位。臨床可見單側或雙側鼻骨骨折, 主要癥狀是頜面部腫脹、局部疼痛、鼻出血、鼻部變形、皮下淤血等。既往診斷鼻骨骨折采用拍攝鼻骨側位X線平片和通過臨床醫生檢查得以確診。但是因為鼻部存在骨性重疊以及鼻骨固有的解剖學特點使得鼻骨側位平片影像模糊, 從而影響診斷鼻部軟組織水中,挫傷, 裂傷, 疼痛和意識狀態的表現, 常常會干擾臨床檢查的準確性。
多層螺旋CT可以常規薄層掃描, 具有真正意義上的各向同性, 其三維重建后的圖像優點[1]。本文對本院58例鼻骨骨折患者的64排螺旋CT掃描結果進行回顧性分析, 評價多層螺旋CT在診斷鼻骨骨折及處理技術中的臨床應用價值。
1.1 一般資料 收集本院2010年10月~2013年10月行多層螺旋CT檢查并診斷鼻骨骨折的患者58例, 男性38例, 女性20例, 年齡15~60歲, 平均30歲。檢查均在外傷后1周內, 檢查前未進行復位。多層螺旋CT掃描方法, 患者取仰臥位, 定位基準線與鼻骨長軸垂直;采用西門子多層螺旋CT機, 掃描范圍, 由眶上緣至上頜骨下緣水平。螺旋掃描方式,掃描層厚5.0 mmACq, 64×0.6 mm, 掃描速度8.42 s, 掃描視野10.96 mGY,掃描條件:電壓120 kv, 有效毫安秒70 mAs。采用高分辨率算法。
1.2 圖像重建方法 重建層厚1 mm, 圖像后處理采用多層面重組, 表面陰影遮蓋, 容積重現技術行三維重建顯示鼻骨冠狀位圖像和立體影像, 并結合原始橫斷圖像進行觀察分析。
58例鼻骨骨折中, 單側45例(占77%), 其中左側28例,右側17例, 雙側13例(占23%)。在58例鼻骨骨折中線性骨折20例(占34%), 錯位, 凹陷骨折28例(占48%)粉碎性骨折10例(占17%)。
多層螺旋CT圖像在顯示是否有骨折以及判斷骨折類型方面效果良好, 58例均能夠清晰顯示[2]。多層螺旋CT對臨床鼻骨骨折判斷預后具有重要意義。
鼻骨骨折在多層螺旋CT處理技術彌補了X線平片不足之處[3]。
單純的X線及CT圖像,對隱匿性骨折/微小骨折可能會遺漏, 但多層螺旋CT在發現鼻骨隱匿性骨折、骨碎片的來源[4]。鼻頜縫分離, 更清楚、更直觀, 彌補了不足之處。
總之, 鼻骨骨折及鼻外傷三維成像的多層螺旋CT表現具有一定的特征性、權威性。多層螺旋CT具有較普通CT及X線片檢查更加重要的優勢, 它不僅具有更高的密度和空間分辨率, 掃描速度快, 掃描層面薄, 重建速度快, 重建方式多樣, 并且通過不同圖像后出來技術能夠更清楚地顯示骨折形態、位置, 立體感強、為臨床診斷及相關治療提供有利依據。因此, 多層螺旋CT在鼻部外傷及鼻骨骨折的定位、定性診斷, 以及指導臨床醫生診斷及治療方面有著重要的價值。
[1] 張新潮,張全偉.螺旋CT和三維重建技術在踝關節骨折治療中的應用.中華骨科雜志, 2000,20(8):473.
[2] 韓德民.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中華醫學雜志, 2002, 82(24): 1700-1702.
[3] 田本祥, 陰祖棟, 李剛, 等.多層螺旋 CT 高分辨率聯合掃描在鼻骨骨折中的應用價值.醫學影像學雜志, 2006, 16(8): 873-875.
[4] 陳波.多排螺旋CT在鼻骨骨折中的應用.中國當代醫藥, 2009, 16(14):91.
133000 延吉, 延邊大學醫院影像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