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衛軍 姜軍 范磊 孫立志 王蘭君
中西藥聯合貼穴療法治療乳腺增生80例的臨床觀察
董衛軍 姜軍 范磊 孫立志 王蘭君
目的 對中西藥聯合貼穴療法治療乳腺增生臨床效果的觀察進行分析。方法 將160例乳腺增生患者隨機分成兩組, 實驗組患者采用口服中成藥和中西藥聯合貼穴療法一起治療乳腺增生;對照組患者僅僅使用口服中成藥治療。一個療程(3個月為一療程)結束后, 對患者的治愈狀況、有效率、滿意度等進行觀察統計。結果 中西藥聯合貼穴療法與中成藥一起使用的實驗組治療效果明顯高于對照組, 在復發率和有效率等方面均高于對照組(P<0.05)。 結論 中西藥聯合貼穴療法在傳統醫學辨證法治療的基礎上, 集西藥、中藥、針灸等醫藥為一體治療乳腺增生。臨床效果顯而易見, 方法簡單易行,其臨床的應用價值是不可小視的。
中西藥;聯合;貼穴療法;乳腺增生
乳腺增生是指乳腺上皮和纖維組織增生, 乳腺組織導管和乳小葉在結構上的退行性病變及進行性結締組織的生長,其發病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內分泌激素失調[1]。臨床表現有乳房疼痛、乳房腫塊、乳頭溢液、月經失調、情志改變等。根據其病情原因、癥狀顯示、發病趨勢將乳腺增生分為3個階段,分別是乳痛癥、乳腺腺病和小葉性增生[2]。目前, 中醫治療乳腺增生被認為是最為有效且最為廣泛的方法。隨著醫學進程的發展, 西藥中的碘也開始應用于臨床治療乳腺增生。根據現代醫學醫藥學原理, 結合中醫辨證治療法, 再運用中醫貼穴法, 將中藥、針灸、西藥、外敷內用相結合, 中西藥聯合貼穴療法開始臨床應用于乳腺增生的治療, 并取得良好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160名患有乳腺增生的患者, 現將患者隨機分為兩組, 每組80人, 進行為期一個療程3個月的實驗臨床觀察。實驗組, 患者年齡在20~58歲之間, 平均年齡在31歲;對照組患者年齡在19~55歲, 平均年齡是30.6歲。兩組人員符合乳腺增生診斷標準, 并經過其他身體狀況檢查排除, 確保患者在整個治療過程中不會出現藥物過敏等對身體殘害現象出現。經過檢測, 兩組患者在各個方面的比較均符合實驗需求, 可以進行實驗比較。
1.2 實驗方法 實驗組患者實施口服中成藥與中西藥聯合治療貼穴療法治療。根據中醫中藥服用規律, 口服中成藥2次/d, 每次5片, 每個月月經期間禁止服用, 服用6個周期(15 d為一個周期), 一個療程(3個月為一個療程)。同時選擇針對乳腺增生的有效穴位, 使用中西藥聯合貼穴法對患者進行貼穴治療, 以3個主穴位和2個副穴位在主, 貼膏大小約為1.5 cm×1.5 cm, 對貼穴出進行加壓固定, 以防貼膏掉落。貼膏24 h更換一次, 仍然是1個療程, 6個周期。而對照組患者僅采用口服中成藥進行治療, 一個療程后, 對所有患者病情的有效率等進行統計處理。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2.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 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 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①患者治療的臨床效果:通過兩組患者的臨床實驗調查顯示, 實驗組80例中, 治愈49例, 有效21例, 無效10例,總有效率為87.5%;對照組80例中, 治愈39例, 有效22例,無效19例, 總有效率為76.3%;實驗組的總有效率遠遠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有意義(P<0.05)。②患者后期復發率情況:兩組患者后期復發狀況有很明顯的差距, 以6個月復診狀況看, 實驗組僅有6人出現復發情形;對照組的復發人數達到17人, 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根據調查顯示, 乳腺疾病已經躍居女性疾病第一位, 乳腺增生占據很大比例, 且逐步呈現年輕化趨勢, 受到了社會和醫學界的高度重視。乳腺增生的發病原因多數認為是內分泌失調造成, 但具體發病原因仍沒有確切說法。傳統醫學認為肝氣不順、郁結、痰濕凝聚或是沖任失序、氣血不通等可以導致乳腺增生, 所以主要通過舒肝理氣、活血化痰、祛濕通經等方式治療。方法極多, 中醫上如口服中藥、中醫針灸按摩、外敷內用等;西藥方面以激素治療為主。但目前究其治療效果而言, 中醫治療最為有效。然而, 中醫治療也存在一定缺陷, 西藥在這方面就彌補了中藥的缺點, 即通過碘的使用, 抑制雌性激素生成, 這是對乳腺增生治療的一大推進[3]。中西藥聯合貼穴治療使中藥西藥相結合, 共同發揮藥物優點, 合理有效的將中西藥的特性發揮出來, 臨床應用效果顯著, 簡單易學, 其應用前景非常廣闊。
[1] 馮玉琴,紀麗君.外敷中藥配合光電離子治療儀治療乳腺增生78例臨床觀察.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 2011,13(25):187.
[2] 甄旭,王冠秀,白春輝.中藥貼穴療法治療乳腺增生107例.陜西中醫, 2013(6):745-746.
[3] 甄旭,白春輝,王冠秀.中西藥聯合貼穴療法治療乳腺增生臨床觀察.重慶醫學, 2013(24):2864-2865.
163316 大慶市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