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艷麗
23例主動脈內球囊反搏術護理臨床實踐
常艷麗
目的 總結對主動脈內球囊反搏術(IABP)患者的護理經驗。方法 對接受主動脈內球囊反搏治療的患者護理措施進行總結。結果 IABP輔助下行冠脈介入治療23例, 應用IABP 3~10 d, 其中21例病情穩定出院, 2例因多臟器衰竭死亡。結論 護理人員應熟知有關IABP的工作原理, 加強術后監護, 提高心血管術后急危重癥患者的存活率及治愈率。
主動脈內球囊反搏術;并發癥;護理
主動脈內球囊反搏術(IABP), 是最常見的一種機械循環輔助方法, 目前主要針對急性或終末性心血管疾病心臟泵功能衰竭患者的機械輔助循環治療。該方法通過穿刺股動脈將一個帶氣囊的導管到左鎖骨下動脈開口遠端和腎動脈開口上方的降主動脈內, 在心臟舒張期, 氣囊充氣, 在心臟收縮前,氣囊放氣, 以增加冠狀動脈的灌注壓, 增加冠狀動脈血流,以輔助功能衰竭的心臟, 改善心肌供血、供氧, 減輕心臟負擔,改善左心室功能。現將23例接受主動脈內球囊反搏治療患
者的的護理體會匯報如下。
1.1 一般資料 2010~2013年本院在IABP輔助下行冠脈介入治療23例, 應用IABP 3~10 d, 病情穩定后撤機, 其中21例病情穩定出院, 2例因多心功能衰竭死亡。
1.2 護理要點方法
1.2.1 護理操作要點 對于擬行IABP的患者應充分對患者及家屬進行溝通, 取得患者及家屬的充分配合。術野備皮, 根據患者的性別、體重情況選擇充氣氣囊容量合適的氣囊。打開并取出球囊檢查是否漏氣, 用肝素鹽水沖洗球囊導管的中心腔, 計算導絲插入的長度, 在局麻下置管并妥善固定。將IABP與反搏機相連接。打開氦氣鋼瓶并檢查氦氣壓力。建立ECG及安裝患者動脈壓力測量, 將壓力換能器歸零。機器設置觸發選擇為ECG,反搏頻率1:1, 充氣閥門關閉, 充氣時相排氣時相設置為中點。初期時控時間充氣和排氣滑桿調整, 使得動脈壓力圖形上的增強部分正好位于心臟舒張期內。在整個反搏過程中, 必須嚴格球囊的充氣時間, 并連續顯示動脈壓力波形變化。然后導管充氣, 開始反搏。護士在配合中應做到有條不紊, 思路清晰, 忙而不亂。
1.2.2 病情監測 持續監測患者的生命體征, 意識狀態,尿量、心排血量、心指數、心電圖變化。嚴密觀察反搏壓、反搏波形、壓力曲線的變化, IABP工作是否正常, 以確保IABP的有效觸發[1]。IABP主要是依據ECG的QRS波中的R波觸發球囊周期性啟動, 應連接一個“R”波高尖、T波低平的的最佳ECG導聯, 確保QRS波幅>0.5Mv,若波幅低于0.5Mv不易觸發, 應通知醫生改變觸發模式。各種原因ECG不能有效觸發時, 可以采用壓力觸發, 要求收縮壓>50 mmHg, 脈壓差>20 mmHg。如發現波形改變或消失, 應立即找出原因, 及時糾正, 并通知醫生采取相應措施[2]。要嚴格監測患者心率、心律、及時發現并處理心動過速、心動過緩或嚴重心律紊亂。根據患者心率的快慢及時調整反搏比例是1:1、1:2還是1:3。觀察下肢是否有缺血表現如足背動脈搏動及皮膚溫度情況等情況, 手足暖, 足背動脈搏動有力提示下肢動脈血栓形成可能性小。密切觀察患者動脈血氣,生化變化以及藥物治療效果及時通報醫師改變治療方案。
1.2.3 抗凝治療 反搏期間常規應用加壓袋給予肝素鹽水沖洗管道, 保持通暢。注意勿使管道彎曲或扭結, 避免球囊移位。按醫囑監測出凝血時間。密切觀察皮膚黏膜、穿刺部位、胃腸道以及顱內有無出血傾向, 及時調整肝素用量。
1.2.4 基礎護理 IABP術后要求患者平臥位。注意為患者翻身拍背, 鼓勵患者咳嗽、咳痰, 可每2h予指導患者健側翻身, 按摩骶尾部及其他受壓部位, 保持床單位干凈整潔, 使患者舒適。嚴格無菌操作更換敷料時要防止鞘管移位, 影響反搏效果。護士應該熟練掌握反搏泵各項基本功能及各項報警系統及時處理相應報警。
1.2.5 常見并發癥的觀察及預防 ①主動脈破裂:是非常兇險的并發癥, 表現為突然發生的持續性撕裂樣胸痛、血壓脈搏不穩定, 甚至休克。一旦發生應立即終止主動脈球囊反搏, 即刻告之醫師撤出導管。②下肢缺血:是最嚴重的并發癥之一, 可出現雙下肢麻木疼痛, 蒼白水腫等缺血壞死表現,輕者需要使用無鞘的IBAP球囊導管。③感染:局部表現為紅腫、熱、痛等炎癥表現, 嚴重者會發生敗血癥。應做好無菌操作, 必要時應用抗生素。
1.2.6 拔管的護理 IABP停止使用前, 需監測血壓、心率、中心靜脈壓及心臟指數, 穩定后即可撤除。調整反搏頻率, 逐漸降至1:2和1:3, 血液動力學穩定后可拔除導管[3]。經股動脈拔除IABP反搏氣囊導管及鞘管后按壓穿刺處20~30 min, 再用彈力繃帶包扎。穿刺點處放置沙袋壓迫6 h, 制動體位12 h。拔管后局部無出血、紅腫、足背動脈搏動良好、皮膚溫度、顏色正常、血流動力學穩定, 說明拔管成功。
23例患者中死亡2例, 死亡原因為全身多臟器功能衰竭。其余21例患者康復出院。
隨著心臟介入手術的廣泛開展, 技術日益成熟, IABP的應用范圍逐步擴大, 護理人員應知悉有關IABP的工作原理、熟練掌握各種監測指標和預警信息意義等相關理論知識, 嚴密持續監測患者病情變化及儀器工作情況, 重視基礎護理工作, 熟練掌握各種并發癥的先兆癥狀及時處理, 才能讓這一技術充分服務患者, 提高心血管患者的存活率及治愈率。
[1] 關艷霞,金雁,劉穎,等.冠脈介入主動脈球囊反搏術患者的觀察與護理.中國實用護理雜志, 2008, 24(8):25-26.
[2] 滕紅云.主動脈球囊反搏術治療急性心肌梗死伴泵衰竭患者護理.哈爾濱醫藥, 2010, 30(6):73.
[3] 麻樸.主動脈球囊反搏術應用于急性心肌梗死伴心源性休克PCI術后護理要點.中國實用醫藥, 2011, 6(20):182-183.
454650 河南省濟源市第二人民醫院心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