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國強 林少標
【摘要】 目的 探討無張力疝修補術在老年人雙側腹股溝疝一次性治療中的價值。方法 2005年1月~2013年1月, 采用美國BARD公司生產的疝環充填式補片, 對21例老年雙側腹股溝疝患者行一次雙側無張力疝修補術, 并對21側患者的臨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 所有患者在術后4~6 h進餐, 6~12 h下床活動, 術后3~5 d康復出院, 隨訪0.5~8年, 均無復發。結論 一次手術同時行雙側無張力修補術治療老年雙側腹股溝疝, 創傷小、痛苦小、恢復快, 療效滿意, 完全可行。
【關鍵詞】 無張力修補術;腹股溝疝;老年人;補片;網塞
腹股溝疝是一種常見的外科疾病, 且隨著年齡增大, 發病率增大[1]。2005年1月~2013年1月間, 采用美國BARD公司生產的疝環充填式補片, 對21例老年雙側腹股溝疝患者行一次雙側無張力疝修補術, 療效滿意, 無復發, 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本組21例雙側腹股溝疝患者, 均為男性, 年齡 61~92歲, 其中雙側斜疝15例, 雙側直疝3例, 一側斜疝一側直疝3例。
1. 2 麻醉方法 本組12例采用持續硬膜外麻醉, 5例局麻, 4例氣管插管麻醉。
1. 3 手術方法 21例全部采用美國醫師Rutkow和Robbims開展疝環充填式無張力疝修補技術
2 結果
兩側手術時間50~110 min, 術后切口常規壓沙袋3~4 h, 術后4~6小時進餐, 6~12 h下床活動, 術后3~5 d康復出院, 術后發生陰囊血腫3例, 5%硫酸鎂熱敷治療5 d左右后消失, 切口疼痛2例, 口服一般止痛藥3 d左右好轉, 尿潴留3例, 經導尿3 d后緩解。隨訪0.5~8年, 無一例復發, 局部無異物感。住院時間及費用明顯低于2次傳統手術時間和費用[2]。
本組均取疝常規切口, 切開皮膚逐層至腹外斜肌腱膜后, 充分游離上下緣, 清晰暴露腹內斜肌, 腹橫肌弓狀下緣, 腹橫筋膜, 提睪肌, 恥骨結節1.5 cm以上。打開提睪肌, 游離精索, 尋找疝囊并高位游離, 如疝囊過大則切斷, 遠端止血后曠置, 近端游離縫扎近端疝囊, 不作高位結扎。根據疝囊頸的大小, 選擇補片及網塞, 網塞縫合固定于內環。補片要足夠大, 以滿足覆蓋范圍, 補片縫合固定于腹股溝股后壁, 精索的深面, 其他同傳統手術方式。
3 討論
腹壓增高和腹壁組織衰退薄弱是老年易患腹股溝疝的主要原因, 只有加強補充這些組織上的薄弱與缺損, 同時合理治療合并癥, 才能達到治愈的效果, 這是治療腹股溝疝的關鍵 。
3. 1 老年人雙側腹股溝疝患者行一次雙側無張力疝修補術成功關鍵在于加強圍手術期處理。術前加強合并癥的治療, 如對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患者, 術前2周戒煙, 有膿痰者, 術前給予抗菌素治療;有肝硬化腹水者, 術前應保肝、利尿治療, 腹水盡量控制在中等量以下的水平等。
3. 1. 1 麻醉方式的選擇 應根據患者的全身情況及疝類型等決定。如患者全身情況差, 合并心肺功能不全等不能耐受硬膜外麻醉, 且病程短, 疝囊小, 可選擇局麻;如果病程長, 疝囊大或為復發疝者, 以選擇硬膜外麻醉或氣管插管麻醉為好。
3. 1. 2 術中解剖一定要細致,層次分明,止血要徹底, 注意保護好神經, 防止神經損傷, 網塞和補片大小要合適, 固定要牢靠, 補片放置要確保平整, 縫合四周不留間隙。
3. 1. 3 術后重視合癥的處理 術后咳嗽、痰液粘稠, 可用止咳化痰, 霧化吸入, 并經常翻身、變換體位, 以防止肺部感染;便秘者術后應保持大便通暢;有肝硬化腹水者術前應給予護肝、利尿治療, 以最大程度控制腹水, 降低腹內壓, 防止疝復發;有前列腺肥大者, 可繼續使用抗前列腺肥大的藥物, 必要時術后可保留導尿。
3. 2 采用傳統方法在一次手術同時修補雙側病變, 由于局部張力過大, 術后復發率較高, 因此多主張分期手術, 但分期手術增加了患者的住院時間和經濟負擔。無張力疝修補術依靠人工材料修補病變部位使腹股溝管后壁得以加強, 不僅避免了傳統修補術的很多缺陷, 使手術治療更符合機體生理情況[3]。無張力疝修補術的運用使老年患者雙側腹股溝疝一次性修補成為可能, 并有以下優點:①手術操作與一般的無張力疝修補術基本相同, 較傳統術式相對簡單, 創傷較小, 術后疼痛等不適感覺輕, 能早期下床活動, 減少肺部感染、尿潴留等并發癥的發生。②手術將填充物塞入內環口, 使腹腔內的壓力向四周分散, 補片置于精索后方, 加強了腹橫筋膜的強度, 使腹股溝管后壁更牢固, 符合生理解剖結構, 達到當今無張力疝修補的手術要求。③一次性手術同時行兩側疝修補, 減少了患者因分期手術及麻醉的打擊, 縮短了住院時間, 降低了醫療費用, 從而減輕了患者的經濟負擔, 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宋華程.疝環充填式無張力疝修補術52例.中國中西醫結合外科雜, 2011,17(3):299-300.
[2] Rutkow IM, Robbims AW. Mesh play hernia repair:a follow-up report. Surgery, 1995,117:597-598.
[3] 趙旭東.腹股溝疝傳統修補術與無張力修補術臨床療效的比較.中國醫藥指南, 2011,9(26):278-27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