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國川
2008年“兩會”召開前夕,結束15年政協委員任期的吳敬璉在接受采訪時說,他今后將淡出媒體視野,把精力更多地投入到學術研究和教學工作上。不過,這位老人仍密切守望著中國改革的進程,不時發出警醒世人的聲音。
“我是‘曲突徙薪派”
2008年,中國各地都在籌辦慶祝改革開放30周年的活動。長達30年的經濟高速增長讓世界矚目東方,也讓國內洋溢著樂觀的氣氛,即將舉辦的北京奧運會更讓“中國崛起”的輿論悄然興起。
吳敬璉卻提出了警告。在上海的一次講演中他直言不諱地說,中國資產泡沫的嚴重程度已經不亞于日本泡沫經濟破滅和亞洲金融危機前夕的水平,CPI漲幅也超出了溫和通脹的水平。他呼吁當局穩住經濟,避免發生大的金融和經濟危機。
果然,北京奧運會結束不久,一場突如其來的金融危機迅速向世界各國蔓延。隨著國際經濟形勢的惡化,中國的出口訂單似乎一夜之間消失了,東南沿海的制造商紛紛倒閉或者減產,火車上擠滿了帶著被褥返鄉的農民工。2008年第四季度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長僅有6.8%,較前三季度銳降三分之一。 吳敬璉認為,金融危機的沖擊僅是外因,中國經濟困難更多是內因所致。中國的增長方式一靠要素投入來支撐增長,二靠出口彌補國內需求的不足。這兩大特點使得中國經濟難以持續。他提出“標本兼治”的應對之道:治標之策是運用財政政策、貨幣政策穩住市場;治本之策是要通過改革,消除制度性障礙,實現增長方式的轉變。
但這一建議未受重視。在當時主流意見的影響下,中國政府迅速出臺4萬億元投資和10萬億元貸款刺激經濟,誓言保持8%的經濟增長速度。“保8”成功后,樂觀情緒開始彌漫。殊不知,此時的資產泡沫問題和通貨膨脹問題已變得越來越嚴重。
上世紀80年代,圍繞經濟是否過熱,中國經濟學家們曾經有過一次激烈的爭論。有人問吳敬璉是“過熱派”還是“不熱派”,吳敬璉回答道:“我是曲突徙薪派。”在成語故事里,這是防患未然的意思。
改革仍然是黨政文件里的常見詞匯,改革的實際進程卻出現了逆轉,政府在“宏觀調控”的名義下頻繁干預微觀經濟。吳敬璉尖銳地指出,中國出現了向舊體制回歸的現象,“我們需要打破阻力,一定要擋住,不開倒車,切實往前推進改革”。
唱衰“高鐵奇跡”
從2009年開始,以“中國模式論”為代表的“改革成功論”越來越響亮。既然改革已然成功,“中國模式”舉世應學,何必再改革呢?
“我們要兢兢業業、謙虛謹慎,而不要忘乎所以。如果對運用行政手段應對金融危機的成績做過分樂觀的估計,那是相當危險的。”吳敬璉敏銳地意識到“中國模式論”對改革意味著什么。
當時,“高鐵奇跡”被贊譽為“中國模式”的一個樣板。吳敬璉通過剖析“高鐵奇跡”的真相指出,依靠國家的強力推動和政府主導的大規模投資高速度地實現工業化和現代化的國家目標,這種做法是一種國家資本主義的發展路線。盡管短期內可能營造出看起來頗為輝煌的政績,但是效率低下,成本高昂,既不可持續,又將造成嚴重后患。“使國家權力趨于腐敗,破壞市場平等競爭秩序,造成制度根基的破壞,還為以權謀私和尋租腐敗大開方便之門。”
一年后,隨著鐵道部長劉志軍的倒臺,人們才逐漸了解到“高鐵奇跡”背后觸目驚心的重重黑幕。
理性改革之路
2010年,中國GDP超過日本,躍居全球第二位。一些經濟學家開始熱切地預言十年后中國將超過美國。吳敬璉則提醒人們,在表面繁榮之下,各種經濟社會矛盾也在積累。一方面,資源短缺,環境破壞愈演愈烈;另一方面,腐敗蔓延,貧富差別懸殊,威脅到社會穩定。
吳敬璉最憂慮的是改革動力不足。他指出,一些從行政壟斷和權力尋租活動中得益的人們,為了維護其既得利益,利用民眾對腐敗、貧富分化等的不滿,打著“為民請命”的旗號,阻礙改革進程;或者假借“改革”的名義,強化行政權力的控制和腐敗尋租的空間。
吳敬璉認為,目前有“兩種可能擺在前面:一條是沿著完善市場經濟的改革道路前行,限制行政權力,走向法治的市場經濟;另一條是沿著強化政府作用的國家資本主義的道路前行,走向權貴資本主義的歧途”。
在文章和演講中,吳敬璉多次公開闡述自己的觀點,一如既往地呼吁執政者盡快重啟改革,紓緩社會矛盾。另一方面,吳敬璉也呼吁人們保持理性,“在這種社會矛盾凸顯、不同政治訴求之間爭辯趨于激化的時刻,如何防止各種極端派的思潮撕裂社會,就成為關系民族命運的大問題。”
八旬老人的“中國夢”
2012年11月,執政黨領導層實現了更替,中國進入了新一輪政治周期,改革話語在社會上迅速升溫。重啟改革正當其時,吳敬璉更加忙碌起來。
吳敬璉建議,設計改革的總體方案要采用問題導向的方法,從當前主要的經濟和社會問題入手,探尋造成問題的體制性原因,提出需要進行改革的項目。他指出,新一輪改革的核心應該是建立競爭性市場經濟體制,“如果通過全面深化改革,建立起來一個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中國的經濟體制就比較接近現代文明國家的經濟體系了。”
2013年成為吳敬璉最繁忙的一年,幾乎每天都奔走在路上。這位83歲的老者出席各種會議和論壇,接受采訪,夜間則伏案趕寫文章,他利用各種機會闡述改革設想。
在一次演講中,一個聽眾問他對于中國政治體制改革發展趨勢怎么看,吳敬璉說:“我們這一代人年輕時候的夢想就是建立一個獨立、自由、民主、統一的新國家。我們現在已經到了暮年,希望政治體制改革積極推進,這需要我們大家共同努力,因為它與每個人的福祉密切相關,也關系著中國的前途與命運。”
(摘自《財經》)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