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志紅
天熱喝什么
●范志紅

炎熱的夏天即將來臨,喝什么才能真正補水?是超市貨架上琳瑯滿目的飲料,還是白開水?其實選擇水分來源的原則很簡單:盡量做到少糖、少鹽、少脂肪。
含鹽的液體,通常是指吃飯時喝的各種湯。如果湯的含鹽量是0.5%,那么喝一杯200毫升的湯,就攝入1克鹽。按市售各種湯料、湯料塊的推薦加水量,湯中的鹽含量通常在0.7%~1.0%之間。所以,做湯要盡量少放鹽,特別是那種為了養生而煲的湯,想多喝兩碗,就必須非常少鹽,控制在0.3%以下,剛有一點兒咸味即可,甚至完全不放鹽。否則不僅不能養生,反而增加腎臟負擔,甚至引起高血壓。
很少有人知道,不少甜飲料中也是含鈉的,仔細看看飲料瓶子上的營養成分表,鈉含量都標注在上面。一方面,甜飲料中加點兒鹽能突出甜味,改善風味;另一方面,甜飲料需要加一些磷酸鹽來改善口感,顯得不那么“水”,用的也是鈉鹽。所以,多喝甜飲料也不利于控制血壓。
有些人可能會問,補鹽液和生理鹽水不是也都含鈉、含糖嗎?補鹽液可不是給健康人用的,它是給腹瀉患者或因胃腸道感染暫時不能進食者用的。它之所以必須加入鹽,是為了彌補嘔吐、腹瀉所造成的電解質損失,維持體液的滲透壓。之所以加入葡萄糖,也是為了給不能進食的患者補充一點兒能量,避免血糖過低、體能衰落。
同樣道理,運動飲料里面也加了鹽和糖,是因為劇烈運動出汗太多,損失一部分鹽分,運動也會消耗血糖,需要及時補充能量。如果沒有劇烈運動,沒有出很多汗,就不要喝這種運動飲料了,否則除了增加身體負擔,還有增肥危險。
在含脂肪的飲品中,不能不提一下牛奶和豆漿。它們含鈉較低,含有少量脂肪和蛋白質,營養價值比較高。雖然和飲料相比,牛奶、豆漿的解渴效果略差一些,但解餓的效果很好。用脫脂奶和稀豆漿來做餐前飲料,能有效緩解饑餓感,有利于預防飲食過量。不過,把牛奶、豆漿當水喝也不是可取做法,過多的豆漿(每天3杯以上)會增加腎結石的風險;而過多的牛奶(每天3杯以上)則可能增加前列腺癌風險。
還有人會問:咖啡和茶能夠補水嗎?聽說咖啡因是利尿的,排出的水分是不是會比攝入的水分多?
咖啡和茶的確都有利尿作用,但它們仍然能夠補水,因為多排出的水分有限,而喝進去的水分比較多。特別是淡茶,咖啡因含量很低,解渴和補水的效果非常好。
總體而言,各種茶都是補水的好來源。無論紅茶、綠茶、白茶、茉莉花茶、烏龍茶、普洱茶,都符合無糖、無鹽、無脂肪的健康飲品要求,解渴效果很好。只要泡得不過濃,它們也不會影響礦物質的吸收,還能提供不少的鉀元素和多酚類抗氧化物質。此外,大麥茶、蕎麥茶、糙米茶之類炒過的種子都適合用來泡水,味道很香,能提供鉀元素,而且有利于消化。
玫瑰花、茉莉花、菊花、桂花等各種花朵泡出來的茶,以及用檸檬片、酸橘、金橘等酸味水果泡出來的水,也符合健康飲品的要求,前提是泡淡一點兒,酸味不太濃,就不需要放很多冰糖或蜂蜜。冰糖也是精制糖,蜂蜜含有80%以上的糖,多喝都有增肥風險。
另外一種非常有效的補水方法,就是喝粥湯。比如玉米片粥、小米粥等各種雜糧粥上面的湯。這些糧食煮出來的湯,不僅有柔和的香味,還含有維生素B1、鉀等可溶性營養成分,并含有少量的淀粉和糊精。
淀粉和糊精可以減緩水分通過胃腸道的速度,讓胃腸黏膜得到更長久的滋潤。同時,用沒有咸味的粥湯替代咸味的魚湯、肉湯和菜湯,能減少鹽的攝入量。所以,喝粥湯能預防餐后很快感覺干渴的情況。
最簡單的就是直接喝白開水或礦泉水了。如果沒有出汗過多,喝白開水就能補充水分。煮白開水的時候看到水垢,并不代表水質差,只是代表其中鈣、鎂元素含量較高,水的硬度較大。實際上,鈣、鎂元素均為人體骨骼健康和血壓控制所必需,甚至是很多人膳食中所不足的,沒必要嫌棄它們。
(激揚文字摘自《北京青年報》2014年4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