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 俊
“虛假安全”不安全
☉馬 俊


二戰后,英國空軍經過統計發現:多半機毀人亡事故發生在即將著陸的幾分鐘里,原因是飛行員看到跑道,精神上會突然有一種“幾乎不可抑制的放松傾向”,恰恰是這一瞬間的放松,釀成了大禍。安全管理專家稱這種心態為“虛假安全”心態。
毋庸置疑,這種“虛假安全”心態當前還是普遍存在的:有的單位盲目樂觀,憂患意識不強,沉迷于當前的大好形勢,滿足于大項任務的完成,自我感覺良好,危機四伏卻視而不見;有的心存僥幸,習慣于“差不多”“過得去”,一廂情愿地認為問題不會出在自己身上,喜歡抱著試試看的態度,自找借口,漠視法規,增加了事故發生的概率;有的不注重總結經驗、汲取教訓,要么好了傷疤忘了疼,反復在同一個地方摔跟頭,要么不善于借塹長智,把別人的事故當故事講,不能舉一反三,等等。這些都是很危險的。危機就埋伏在看似最安全的時刻,不論是單位建設還是個人成長,失敗往往不是在最困難的階段,而是在形勢大好、精神放松的時候,本來成功近在咫尺,但精神松懈了,問題就會接踵而至,甚至滿盤皆輸。
杜絕“虛假安全”心態,要學會居安思危。“卻是平流無石處,時時聞說有沉淪”,成績面前要清醒地認識到隱患是客觀存在的,越是形勢大好越要心存憂患,切忌喜中忘憂,被眼前的成績所迷惑。要善于未雨綢繆。“旱造船、澇造車”,要具備超前思維,把隱患苗頭扼殺在萌芽狀態,學會借錘敲鐘,自覺舉一反三,做到警鐘長鳴,常懷“亡羊”之憂,常減“補牢”之累。要注重防微杜漸。千里之堤毀于蟻穴,從小事抓起、從細節抓起,徹底摒棄思想上的所謂“差不多”“沒問題”,在薄弱環節、關鍵節點上狠下功夫,把無事當有事抓,把小事當大事抓,把苗頭當事故抓,力爭使事故禁于未萌、止于未發。
【作者系濟南軍區駐濟南鐵水路軍代處政治部干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