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城防建筑中的標準化

我國在3000多年前的城防建筑中就采用了標準化方法。例如,在河南鄭州和湖北黃陂盤龍城考古中均發現了一座商代的重要建筑遺址。兩處的城墻都是夯土版筑而成,其辦法是將兩側壁和一個橫頭用木板堵住,在這一段內分層夯筑,夯筑成后才拆除橫堵板和兩側壁板,然后逐段上筑。這種方法可以在同一時間內集中較多的勞動力,按統一的標準施工,既加快了進度,也保證了質量。這種施工方法,在秦代城墻和房屋墻壁施工中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例如,經對阿房宮、秦代咸陽宮、秦始皇陵的城墻及一些房屋墻基等10余個點的測量,夯層的厚度均在6cm~7cm,且密度大,土質非常堅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