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農資》記者高遠

眾所周知,近年來農資行業遇到瓶頸——屢創新高的產能與出口受阻、內需不旺并存;化肥價格低迷令生產企業和流通商苦不堪言,如鯁在喉。這種種困境催生了傳統的流通商和生產企業的深度合作,一個觸角向上延伸,而另一個則將產業鏈向下蔓延。中農集團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和湖北沃裕化工有限公司的結合便是流通企業在保持原有傳統業務優勢的基礎上,不斷延伸產業鏈,逐步提高自身的競爭力,從而實現長久可持續發展的需要。
成立于2007年7月的湖北沃裕位于荊襄磷化循環產業園王集工業區。早在創業初期,公司就將“為中國農民做每一袋好肥,為中國農業出一份力”視為企業發展的動力和目標。在數年的發展中,湖北沃裕旗下的“金沃裕”、“荊愛田”牌系列含硫復合肥、脲甲醛復合肥逐步被市場所認可,暢銷全國20余省、市、自治區,甚至走出國門遠銷東南亞市場。多年的發展,除了銷量保持穩定增長外,企業還擁有多項國家發明專利技術成果,多次榮獲“湖北省名牌產品”、“湖北省消費者滿意商品”、 “湖北省著名商標”等榮譽稱號,并被認定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湖北沃裕清醒地認識到,在產品同質化日漸嚴重的化肥行業中,產品的獨特性和技術含量成為衡量一個企業和品牌是否能在嚴酷的市場中保持競爭優勢的重要標準,因此企業始終將科技視為安命立身之大前提。縱觀湖北沃裕的發展歷程,每一個轉折點都與研發息息相關,湖北沃裕持續創新,成功運用硫酸·氨——管式反應器專利工藝,使氯基復合肥含“硫”;自主研發高塔脲甲醛緩釋肥,填補國內高塔緩控釋肥的空白;國內首家中低品位磷礦生產硫酸鈣晶須聯產磷銨氯鎂無磷石膏排放,真正的綠色環保項目,把磷礦石吃干榨盡無固廢排放。湖北沃裕獲得的種種殊榮也令業內同行側目:2008年4月,中國首家硫酸·氨管式反應器復合肥生產線在湖北沃裕誕生,因產品獨創性地含有第四營養元素——硫而大受市場認可;2010年9月,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塔脲甲醛復合肥生產線成功投入生產,所生產的54%(18-18-18)脲醛緩釋高濃度復肥,開創了國內市場先河;2012年6月,屬世界首創的“直接利用低品位磷礦生產晶須新材料聯產緩釋磷銨”在湖北沃裕實現工業化生產等等。
2013年10月,湖北沃裕迎來它新的轉折點——成為中農控股的控股生產企業子公司。中農控股近年來一直致力于產業布局調整,本著鉀肥立足資源,氮肥立足布局,復合肥立足市場,專用肥立足創新的經營原則,在上游生產形成重點突出、布局合理、優勢互補、多頭并進的戰略局面。在這樣的的大背景下,中農控股入駐湖北沃裕,依靠其生產基地,不僅能夠提升中農品牌區域市場競爭力,還能將湖北沃裕具有代表性的差異化產品推向全國,真正發揮中農“國家隊”、“主渠道”的作用。
如今,湖北沃裕占地220畝,年產高濃度復合肥27萬噸、硫酸鈣晶須5萬噸、磷銨氯鎂3萬噸。在全國復合肥產能嚴重過剩的形勢下,湖北沃裕想做久做強,就必須從戰略高度,審視全局,強強聯合,進行體制機制創新,全方位改造,打造沃裕升級版;充分發揮湖北沃裕地處華中地區無論是種植面積,還是農作物品種、產量和市場優勢,在依靠中農控股渠道優勢放眼全國市場的同時,持續深耕區域市場。
去年至今公司從生產到經營迎來了全方位的變革:首先,借鑒中農控股的管理經驗,提升了企業內部管理水平。通過實施管理突破,在內部管理的規范化制度化方面取得新進步。其次,企業通過聯銷聯儲等多種方式,保障大宗原料供應,解決了生產難題。最后,企業的內外部形象明顯改善。對外,“中農沃裕”品牌將因中農控股的強勢介入而在復合肥行業受到更大關注。對內,企業的廠容廠貌有了較大變化,通往廠區的主要干道得到修復;擴建2萬平方米物流倉儲計劃即將動工興建。
在未來的發展藍圖規劃中,湖北沃裕將繼續以華中地區為基地,以中農控股為依托,以科技為動力,研發新型產品,輻射擴張市場,力求走出華中,面向全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