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歡
在成立七周年之際,《投資者報》與行業專業人士、投資者共聚一堂,探討有價值的投資和互聯網金融的未來
5月8日下午,“投資者?中國新經濟論壇暨2014年度中國資本金橋獎”在北京星河灣酒店震撼發布,這也是《投資者報》成立七周年的社慶活動之一。本次活動由《投資者報》主辦,戰略合作伙伴上海怡橋財經傳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怡橋財經”)協辦。
2014年金橋獎的評選,是對中國過去一年金融資本市場創新與服務的一次盤點,也是為未來的中國資本市場尋找最具創新活力和發展潛力的企業。
本次金橋獎頒發的獎項共有17項,分別評選出上市公司、證券公司、銀行、保險公司、基金公司、私募機構、中介機構等行業中的佼佼者(評選結果詳見P16獲獎名單)。
會上,《投資者報》總編輯趙力談到了媒體的轉型,并建議投資者投資能給自己帶來名聲的領域。此外,《投資者報》還與行業專業人士、投資者探討了有價值的投資和互聯網金融的未來。
投資名聲,是對財產的保護
社會上都在熱議轉型,媒體自身所面臨的轉型也在升級。在轉型升級期間,報紙過去最依賴的核心資源就是讀者,但他們大都已轉向互聯網,從讀報紙到讀互聯網和手機,這些客戶資源的流失使報紙的價值變低了。
不論是在資本圈,還是在社會上,有責任感的人都會知道,都會從內心里承認媒體對一個社會的重要性,但是又不得不面對“媒體失威”的趨勢。
《投資者報》總編輯趙力表示:“這對我們過去的媒體來說是非常大的挑戰。我相信像我們這樣的媒體公司,很可能是最早一批成功轉型的媒體公司。”
“這樣說并不是自夸我們有多大的把握和有多少成功,因為我們受傷在最前面,我們的問題最多,出于人或者是動物的本性,出于自然生存的需要,我們的媒體可能會煥發出拼命保護自己、尋找食物的本性,從而讓它成為一個成功者?!?趙力解釋。
趙力還建議大家投資能給自己帶來名聲的領域,“普通人都看中三個方面,財富、名聲和權利。但建議大家投資給自己帶來名聲的領域。大多數的中國人習慣上喜歡傳承他們的名聲。中國歷史上無法傳承財產,因為過去社會不穩定?,F在財產有可能被傳承,希望你們也不要忘掉名聲,在財產傳遞過程中,名聲是對財產最大的保護?!?/p>
舌尖上的中國,手指上的客戶
會上,大家還討論了互聯網對金融行業的影響。
互聯網給金融行業帶來了哪些影響?廣發證券總裁助理王新棟提到一個現實的改變,“互聯網極大地解放了證券公司的生產力。以前有5000平方米的營業部,現在營業部的面積大部分壓縮在1000平方米以下?,F在的營業部一般不超過10個人,最微小的營業部有可能只有4個人。由此可見互聯網對成本的壓縮是立竿見影的。”
對于互聯網金融未來的格局,易方達基金公司副總裁陳彤相信在基金行業與互聯網相關的逆襲還會發生。“得客戶者得天下,沒有客戶一切都是虛的?,F在的客戶很簡單,舌尖上的中國,手指上的客戶。到底誰能走到勝利的那一天,沒有人確切知道?!?/p>
“對于銀行業在互聯網金融時代的格局,現在下定論還為時過早。”廣發銀行網絡金融部副總經理關鐵軍表示,“至少目前而言,互聯網金融在我們國家是一個特許經營行業,不是任何一個企業都可以進入這個行業的。但是這種管制和特許經營在不斷發生變化。真正的互聯網金融的主體,其實就是客戶。他們對整個銀行和金融服務業產生新的需求,是需要不斷地揣摩、跟進、觀察的,而且變化既顯性又巨大。”
關鐵軍認為,“假設未來我們競爭的格局已經定下來了,一定是強者活下來了,強者一定有互聯網金融的企業,還有傳統的金融業。各個行業都要找準位置,在前進的路上開枝散葉。就是與時俱進,尋找到新的突破點,合乎爆發點,讓你與時代的節奏共舞,直至成為行業里面的領軍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