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春亮
摘 要:該文以臺州發電廠SCR煙氣脫硝改造過程中的引風機增容選型為實例,在設計過程中以原有設備選型數據和實測煙氣參數為不同選型基準,確定了不同引風機參數,最終確定以實測煙氣參數選型的引風機作為實際采購參數。現場實際運行結果表明,采購的引風機基本符合實際運行情況。建議在引風機增容改造時,全面了解煙氣系統運行狀況,并與原配置設備進行對比分析,合理確定引風機參數。
關鍵詞:脫硝 引風機選型 節能
中圖分類號:TM6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01(c)-0153-02
伴隨國家環境保護部《火電廠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13223-2011)的出臺,從2014年7月1日起,現有火電廠的NOx排放濃度必須控制在100 mg/Nm3以下。為滿足國家環保要求,臺州發電廠進行了煙氣脫硝改造。由此引起原引風機出力不足的問題,需要對其進行增容改造。
引風機改造的方案有兩種,第一種是只對原引風機進行簡單的改造增容,使其出力滿足“引風+脫硝”的要求;第二種方案是將原有脫硫增壓風機取消,引風機的出力滿足“引風+脫硝+脫硫”的要求。第二種方案取消了增壓風機,將引風機和增壓風機合并,具有提高系統可靠性、降低設備維護量和電耗,節能效果明顯等優勢[1-2],因此,本工程采用“引風+脫硝+脫硫”聯合功能的引風機方案。
該文以臺州發電廠四期脫硝改造為依托,從引風機選型的不同基準出發,確定合適的引風機參數。
1 電廠設備概況
臺州發電廠四期煙氣系統包括鍋爐、空預器、電除塵器、引風機,同時配置有石灰石-石膏濕法煙氣脫硫系統,并配套了增壓風機。
臺州發電廠四期為2×330 MW燃煤機組,鍋爐是北京巴威公司提供的亞臨界參數、中間再熱、自然循環鍋爐,鍋爐最大蒸發量為1025 t/h。
兩臺機組配置的引風機和增壓風機參數見表1。
2 煙氣系統測試
電廠委托專業測試單位對#7機組煙氣系統進行了詳細測試,測得的原引風機和增壓風機參數見表2。
根據表2各工況下的鍋爐蒸發量以及鍋爐滿負荷蒸發量,引風機風量、風壓折算到100%BMCR工況下分別為256 m3/s,3131 Pa;增壓風機風量、風壓折算到100%BMCR工況下分別為502 m3/s,4437 Pa。
3 數據對比分析
引風機實際風量比設計值偏小2%,經分析,主要原因為實際煤質(低位發熱量21.15 MJ/kg,滿負荷時煤耗量為136.2 t/h)要好于設計煤質(19.47 MJ/kg,滿負荷時煤耗量為143.7 t/h)。所以在選取引風機風量裕量時,按BMCR實測風量基礎上再取10%的風量裕量,即引風機TB點設計風量為256×1.1=282 m3/s,與原引風機設計基本吻合。
引風機實際風壓比設計值偏小18%。引風機實測風壓與TB點(4175 Pa)的對應設計參數比較,引風機風壓裕量為25%,原引風機選型合理。
由于脫硫系統GGH的堵塞問題,所以此時滿負荷增壓風機阻力已經大于BMCR工況的增壓風機設計壓力(3704 Pa)。
增壓風機實際壓力明顯大于設計值,偏大約19.8%,實際風壓偏大主要與脫硫系統GGH等設備堵塞有關,測試時GGH總阻力已經達到1420 Pa。但是,可以看出實際脫硫系統的風阻仍在增壓風機TB點范圍內(4445 Pa),說明原增壓風機選型合理。
4 引風機選型參數
由于鍋爐增設脫硝系統后,脫硝反應器及前后煙道阻力約1000 Pa,空預器改造引起煙氣阻力增加約100 Pa;同時對吸收塔除霧器進行改造,換成屋脊式,增加阻力125 Pa。綜合以上因素,本工程引風機改造,在原有基礎上需要增加的阻力為1225 Pa。
引風機參數的確定可以按兩種方案進行,方案一是按原設備配置參數選型并結合新增煙氣阻力進行確定;方案二是按實測煙氣參數并考慮新增煙氣阻力進行確定。按兩種方案確定的引風機參數見表3。其中,TB點的風量和風壓裕量分別為10%和20%。
從表3可以看出,按兩種方式確定的引風機參數基本一致。鑒于實測參數可信,且更能反映煙氣系統的實際運行狀況,本工程中按方案二確定新引風機的選型參數。
5 實際運行狀況
引風機改造完成后,單臺引風機不同工況下,實際運行數據與設計值的對比曲線見圖1、圖2。圖1、2中,a曲線為引風機前設計靜壓(絕對值),b曲線為引風機后設計靜壓,c曲線為引風機前實測靜壓(絕對值),d曲線為引風機后實測靜壓,e曲線為引風機設計流量,f為引風機實測流量。
從圖1中可以看出,引風機前設計靜壓與實測靜壓基本接近,實測靜壓略高于設計值,原因是脫硝系統投運一段時間后,空預器存在堵塞現象,壓差超過設計值;引風機后實測靜壓遠小于設計靜壓,原因是脫硫系統僅有兩臺吸收塔漿液循環泵投入運行。從圖2中可以看出,實測煙氣流量與設計的煙氣流量基本相當。綜上所述,可以認為新引風機的選型參數是合理的。
6 結語
本工程從兩種方案出發,分別確定了不同的新引風機選型參數,并進行對比分析,從而得到最終的選型參數。現場實際運行結果表明,采購的引風機基本符合實際運行情況,能夠滿足工程需要。
建議在引風機增容改造時,利用各種方式,全面了解煙氣系統運行狀況,并與原配置設備進行對比分析,合理確定引風機參數。
參考文獻
[1] 孫立本,魯德云,楊軍.引風機與脫硫增壓風機合并方案論證[J].東北電力技術,2009(8):15-17.
[2] 張朝霞.脫硝改造工程引風機改造論證分析[J].電力勘測設計,2013(10):36-41.endprint
摘 要:該文以臺州發電廠SCR煙氣脫硝改造過程中的引風機增容選型為實例,在設計過程中以原有設備選型數據和實測煙氣參數為不同選型基準,確定了不同引風機參數,最終確定以實測煙氣參數選型的引風機作為實際采購參數。現場實際運行結果表明,采購的引風機基本符合實際運行情況。建議在引風機增容改造時,全面了解煙氣系統運行狀況,并與原配置設備進行對比分析,合理確定引風機參數。
關鍵詞:脫硝 引風機選型 節能
中圖分類號:TM6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01(c)-0153-02
伴隨國家環境保護部《火電廠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13223-2011)的出臺,從2014年7月1日起,現有火電廠的NOx排放濃度必須控制在100 mg/Nm3以下。為滿足國家環保要求,臺州發電廠進行了煙氣脫硝改造。由此引起原引風機出力不足的問題,需要對其進行增容改造。
引風機改造的方案有兩種,第一種是只對原引風機進行簡單的改造增容,使其出力滿足“引風+脫硝”的要求;第二種方案是將原有脫硫增壓風機取消,引風機的出力滿足“引風+脫硝+脫硫”的要求。第二種方案取消了增壓風機,將引風機和增壓風機合并,具有提高系統可靠性、降低設備維護量和電耗,節能效果明顯等優勢[1-2],因此,本工程采用“引風+脫硝+脫硫”聯合功能的引風機方案。
該文以臺州發電廠四期脫硝改造為依托,從引風機選型的不同基準出發,確定合適的引風機參數。
1 電廠設備概況
臺州發電廠四期煙氣系統包括鍋爐、空預器、電除塵器、引風機,同時配置有石灰石-石膏濕法煙氣脫硫系統,并配套了增壓風機。
臺州發電廠四期為2×330 MW燃煤機組,鍋爐是北京巴威公司提供的亞臨界參數、中間再熱、自然循環鍋爐,鍋爐最大蒸發量為1025 t/h。
兩臺機組配置的引風機和增壓風機參數見表1。
2 煙氣系統測試
電廠委托專業測試單位對#7機組煙氣系統進行了詳細測試,測得的原引風機和增壓風機參數見表2。
根據表2各工況下的鍋爐蒸發量以及鍋爐滿負荷蒸發量,引風機風量、風壓折算到100%BMCR工況下分別為256 m3/s,3131 Pa;增壓風機風量、風壓折算到100%BMCR工況下分別為502 m3/s,4437 Pa。
3 數據對比分析
引風機實際風量比設計值偏小2%,經分析,主要原因為實際煤質(低位發熱量21.15 MJ/kg,滿負荷時煤耗量為136.2 t/h)要好于設計煤質(19.47 MJ/kg,滿負荷時煤耗量為143.7 t/h)。所以在選取引風機風量裕量時,按BMCR實測風量基礎上再取10%的風量裕量,即引風機TB點設計風量為256×1.1=282 m3/s,與原引風機設計基本吻合。
引風機實際風壓比設計值偏小18%。引風機實測風壓與TB點(4175 Pa)的對應設計參數比較,引風機風壓裕量為25%,原引風機選型合理。
由于脫硫系統GGH的堵塞問題,所以此時滿負荷增壓風機阻力已經大于BMCR工況的增壓風機設計壓力(3704 Pa)。
增壓風機實際壓力明顯大于設計值,偏大約19.8%,實際風壓偏大主要與脫硫系統GGH等設備堵塞有關,測試時GGH總阻力已經達到1420 Pa。但是,可以看出實際脫硫系統的風阻仍在增壓風機TB點范圍內(4445 Pa),說明原增壓風機選型合理。
4 引風機選型參數
由于鍋爐增設脫硝系統后,脫硝反應器及前后煙道阻力約1000 Pa,空預器改造引起煙氣阻力增加約100 Pa;同時對吸收塔除霧器進行改造,換成屋脊式,增加阻力125 Pa。綜合以上因素,本工程引風機改造,在原有基礎上需要增加的阻力為1225 Pa。
引風機參數的確定可以按兩種方案進行,方案一是按原設備配置參數選型并結合新增煙氣阻力進行確定;方案二是按實測煙氣參數并考慮新增煙氣阻力進行確定。按兩種方案確定的引風機參數見表3。其中,TB點的風量和風壓裕量分別為10%和20%。
從表3可以看出,按兩種方式確定的引風機參數基本一致。鑒于實測參數可信,且更能反映煙氣系統的實際運行狀況,本工程中按方案二確定新引風機的選型參數。
5 實際運行狀況
引風機改造完成后,單臺引風機不同工況下,實際運行數據與設計值的對比曲線見圖1、圖2。圖1、2中,a曲線為引風機前設計靜壓(絕對值),b曲線為引風機后設計靜壓,c曲線為引風機前實測靜壓(絕對值),d曲線為引風機后實測靜壓,e曲線為引風機設計流量,f為引風機實測流量。
從圖1中可以看出,引風機前設計靜壓與實測靜壓基本接近,實測靜壓略高于設計值,原因是脫硝系統投運一段時間后,空預器存在堵塞現象,壓差超過設計值;引風機后實測靜壓遠小于設計靜壓,原因是脫硫系統僅有兩臺吸收塔漿液循環泵投入運行。從圖2中可以看出,實測煙氣流量與設計的煙氣流量基本相當。綜上所述,可以認為新引風機的選型參數是合理的。
6 結語
本工程從兩種方案出發,分別確定了不同的新引風機選型參數,并進行對比分析,從而得到最終的選型參數。現場實際運行結果表明,采購的引風機基本符合實際運行情況,能夠滿足工程需要。
建議在引風機增容改造時,利用各種方式,全面了解煙氣系統運行狀況,并與原配置設備進行對比分析,合理確定引風機參數。
參考文獻
[1] 孫立本,魯德云,楊軍.引風機與脫硫增壓風機合并方案論證[J].東北電力技術,2009(8):15-17.
[2] 張朝霞.脫硝改造工程引風機改造論證分析[J].電力勘測設計,2013(10):36-41.endprint
摘 要:該文以臺州發電廠SCR煙氣脫硝改造過程中的引風機增容選型為實例,在設計過程中以原有設備選型數據和實測煙氣參數為不同選型基準,確定了不同引風機參數,最終確定以實測煙氣參數選型的引風機作為實際采購參數。現場實際運行結果表明,采購的引風機基本符合實際運行情況。建議在引風機增容改造時,全面了解煙氣系統運行狀況,并與原配置設備進行對比分析,合理確定引風機參數。
關鍵詞:脫硝 引風機選型 節能
中圖分類號:TM6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01(c)-0153-02
伴隨國家環境保護部《火電廠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13223-2011)的出臺,從2014年7月1日起,現有火電廠的NOx排放濃度必須控制在100 mg/Nm3以下。為滿足國家環保要求,臺州發電廠進行了煙氣脫硝改造。由此引起原引風機出力不足的問題,需要對其進行增容改造。
引風機改造的方案有兩種,第一種是只對原引風機進行簡單的改造增容,使其出力滿足“引風+脫硝”的要求;第二種方案是將原有脫硫增壓風機取消,引風機的出力滿足“引風+脫硝+脫硫”的要求。第二種方案取消了增壓風機,將引風機和增壓風機合并,具有提高系統可靠性、降低設備維護量和電耗,節能效果明顯等優勢[1-2],因此,本工程采用“引風+脫硝+脫硫”聯合功能的引風機方案。
該文以臺州發電廠四期脫硝改造為依托,從引風機選型的不同基準出發,確定合適的引風機參數。
1 電廠設備概況
臺州發電廠四期煙氣系統包括鍋爐、空預器、電除塵器、引風機,同時配置有石灰石-石膏濕法煙氣脫硫系統,并配套了增壓風機。
臺州發電廠四期為2×330 MW燃煤機組,鍋爐是北京巴威公司提供的亞臨界參數、中間再熱、自然循環鍋爐,鍋爐最大蒸發量為1025 t/h。
兩臺機組配置的引風機和增壓風機參數見表1。
2 煙氣系統測試
電廠委托專業測試單位對#7機組煙氣系統進行了詳細測試,測得的原引風機和增壓風機參數見表2。
根據表2各工況下的鍋爐蒸發量以及鍋爐滿負荷蒸發量,引風機風量、風壓折算到100%BMCR工況下分別為256 m3/s,3131 Pa;增壓風機風量、風壓折算到100%BMCR工況下分別為502 m3/s,4437 Pa。
3 數據對比分析
引風機實際風量比設計值偏小2%,經分析,主要原因為實際煤質(低位發熱量21.15 MJ/kg,滿負荷時煤耗量為136.2 t/h)要好于設計煤質(19.47 MJ/kg,滿負荷時煤耗量為143.7 t/h)。所以在選取引風機風量裕量時,按BMCR實測風量基礎上再取10%的風量裕量,即引風機TB點設計風量為256×1.1=282 m3/s,與原引風機設計基本吻合。
引風機實際風壓比設計值偏小18%。引風機實測風壓與TB點(4175 Pa)的對應設計參數比較,引風機風壓裕量為25%,原引風機選型合理。
由于脫硫系統GGH的堵塞問題,所以此時滿負荷增壓風機阻力已經大于BMCR工況的增壓風機設計壓力(3704 Pa)。
增壓風機實際壓力明顯大于設計值,偏大約19.8%,實際風壓偏大主要與脫硫系統GGH等設備堵塞有關,測試時GGH總阻力已經達到1420 Pa。但是,可以看出實際脫硫系統的風阻仍在增壓風機TB點范圍內(4445 Pa),說明原增壓風機選型合理。
4 引風機選型參數
由于鍋爐增設脫硝系統后,脫硝反應器及前后煙道阻力約1000 Pa,空預器改造引起煙氣阻力增加約100 Pa;同時對吸收塔除霧器進行改造,換成屋脊式,增加阻力125 Pa。綜合以上因素,本工程引風機改造,在原有基礎上需要增加的阻力為1225 Pa。
引風機參數的確定可以按兩種方案進行,方案一是按原設備配置參數選型并結合新增煙氣阻力進行確定;方案二是按實測煙氣參數并考慮新增煙氣阻力進行確定。按兩種方案確定的引風機參數見表3。其中,TB點的風量和風壓裕量分別為10%和20%。
從表3可以看出,按兩種方式確定的引風機參數基本一致。鑒于實測參數可信,且更能反映煙氣系統的實際運行狀況,本工程中按方案二確定新引風機的選型參數。
5 實際運行狀況
引風機改造完成后,單臺引風機不同工況下,實際運行數據與設計值的對比曲線見圖1、圖2。圖1、2中,a曲線為引風機前設計靜壓(絕對值),b曲線為引風機后設計靜壓,c曲線為引風機前實測靜壓(絕對值),d曲線為引風機后實測靜壓,e曲線為引風機設計流量,f為引風機實測流量。
從圖1中可以看出,引風機前設計靜壓與實測靜壓基本接近,實測靜壓略高于設計值,原因是脫硝系統投運一段時間后,空預器存在堵塞現象,壓差超過設計值;引風機后實測靜壓遠小于設計靜壓,原因是脫硫系統僅有兩臺吸收塔漿液循環泵投入運行。從圖2中可以看出,實測煙氣流量與設計的煙氣流量基本相當。綜上所述,可以認為新引風機的選型參數是合理的。
6 結語
本工程從兩種方案出發,分別確定了不同的新引風機選型參數,并進行對比分析,從而得到最終的選型參數。現場實際運行結果表明,采購的引風機基本符合實際運行情況,能夠滿足工程需要。
建議在引風機增容改造時,利用各種方式,全面了解煙氣系統運行狀況,并與原配置設備進行對比分析,合理確定引風機參數。
參考文獻
[1] 孫立本,魯德云,楊軍.引風機與脫硫增壓風機合并方案論證[J].東北電力技術,2009(8):15-17.
[2] 張朝霞.脫硝改造工程引風機改造論證分析[J].電力勘測設計,2013(10):36-4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