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漢文
隨著各地“單獨二孩”政策的陸續啟動,不少符合條件的家庭都把“生個二寶”擺上了議事日程。懷二胎的女性一般年齡偏大,對于35歲以上的高齡媽媽來說,從備孕到生產,需要進修的功課有很多。準備生二胎前,一定要注意以下事項。
先練好體格。練好體格,一是控制飲食,二是進行運動。高齡孕婦營養要均衡,少吃甜食,控制體重。除了控制飲食,運動是控制體重的好辦法。專家建議,懷孕4個月以上的孕婦,每天運動1小時以上,這1小時可分多次進行。適合孕婦的運動方式有輕柔的瑜伽、體操和散步。散步不是挺著肚子踱步,而是有一定速度的快步走,這樣才有效果。高齡孕婦做保健運動時要注意以下幾點:騎車時活動不要劇烈,否則容易形成下腹腔充血而導致早產、流產。許多孕婦駕車時習慣前傾的姿勢,這很容易使子宮受到壓迫,產生腹部壓力,特別是在懷孕初期和懷孕后期,最容易導致流產或早產。
剖宮產兩年后才可懷孕。生完第一胎之后什么時候適合生二胎,是準備孕育“二寶”的家庭最關心的問題。尤其對于生第一胎時已經是高齡產婦的媽媽來說,如果有生第二胎的計劃,一定要注意以下幾點:如果第一胎是順產,那哺乳期結束后就可再懷孕;如果第一胎是剖宮產的話,最好兩年后再懷孕,否則分娩時的風險會增大,有一定的子宮破裂風險。
孕前檢查不可省。準備懷第二胎前,夫妻雙方應該到醫院進行一次孕前檢查。如果任何一方患有肝炎、結核病、腎炎,特別是女性患有心臟病、甲亢等,都不宜馬上懷孕。要提醒的是,孕婦的年齡越大,生出先天畸形兒的可能性就越高。因為隨著歲月的流逝,女性的卵巢會逐漸衰老退變,卵子也會老化,發生染色體畸形的概率就會增多。所以,高齡孕婦在懷孕前更有必要做一次詳細的孕前檢查。適當補充葉酸,有助于避免胎兒神經系統發育異常。研究發現,葉酸的主要來源是富含葉酸的食物。如果不額外補充,一次妊娠就會耗盡體內儲備的葉酸。對于那些生完第一胎兩年內就再懷孕的媽媽來說,要格外注意補充葉酸。
定期產檢別怕麻煩。高齡產婦在孕期要特別注意去正規醫院做定期產檢,切不可因為第一個孩子很健康就粗心大意,因為每一次孕育新生命的過程都有所不同。一旦發現懷孕,要及時就診。如果分娩第一胎時為剖宮產,懷上第二胎后,孕12周前最好做一次B超檢查,因為只有在早孕期做B超,才能分辨孕囊與上次剖宮產子宮切口的關系。如果發現孕囊種植在子宮切口的部位,表示有植入胎盤的風險。植入胎盤是產科較為兇險的并發癥之一。第一次分娩時如果出現前置胎盤加剖宮產的情況,那么,生二胎時就有一定的概率會出現植入胎盤。這類孕婦在生產時一旦處理不當,可能會危及生命。懷孕16~20周時,要進行中唐篩查。這項檢查需要提取孕婦的血液,檢測血液中所含的各種物質的量和濃度,以斷定胎兒可能出現的一些病癥。懷孕20周以后,年齡超過35歲的孕婦要做羊水穿刺。這項檢查能直接獲得胎兒染色體的數量,根據檢查結果就可以知道胎兒是否有異常。懷孕24~28周時,需做75g糖耐量試驗。高齡產婦更容易患上妊娠高血壓綜合征和妊娠期糖尿病等,一定要注意密切監測。那些原本就患有高血壓、糖尿病或甲亢的高齡孕婦,在孕期一定要配合醫生堅持治療;否則,對自身和寶寶的健康都會產生影響。
盲目進補當心難產。懷孕期間,孕婦的消化系統“工作效率”其實非常高,營養吸收能力比常人強。因此,沒有必要刻意補充營養品、保健品。高齡產婦也是如此,只要照常飲食,注意營養結構合理搭配即可。如果因為擔心孩子“長不大”、“長不好”而一味地補充高蛋白、高熱量的食物,不但有可能催生巨大兒,增加難產的概率,還可能引發妊娠糖尿病。特別是第一次懷孕時就發生過妊娠糖尿病的孕婦,懷二胎時更要注意平衡好飲食,切莫補過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