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亞默
近些年來,民生新聞得到了廣大觀眾的青睞,并已經成為各電視臺的主打新聞欄目,但是,在這種繁榮的背后,我們還應該清醒地看到,歷經十多年的發展,民生新聞已經進入了“疲憊期”,這制約了其未來的發展。
1.形式雷同、內容同質。有人將民生新聞比做一塊又香又大的蛋糕,大家都來搶,結果每個人的蛋糕越來越小。在新聞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大量定位、風格相似的欄目同時出現,其直接后果就是新聞內容同質化,長此以往毫無自己創意和個性的節目便會使觀眾喪失最初的興趣,進入“疲憊期”。
2.報道瑣碎、評論膚淺。目前,民生新聞的內容很多都是瑣碎、膚淺、重復的市井小事,比如下水堵塞、垃圾遍地、房屋漏水、公雞下蛋、鐵樹開花等等,這種“瑣聞”傳播,不僅降低了民生新聞的吸引力,也喪失了民生新聞的感召力。
3.新聞平庸、內容低俗。一些民生新聞為了吸引觀眾,產生轟動效應,試圖以事故、色情、暴力等報道去吸引觀眾的眼球,甚至一遇到特別案件和重大事件,故意為事件渲染造勢,過分獵奇,甚至將花邊新聞、個人隱私等作為報道重點,使得一些民生新聞低俗化傾向嚴重。
4.題材狹窄、信息負面。許多民生新聞只是停留在孤立地報道單個事件,對新聞發生的社會背景缺乏深入挖掘和理性評判,更缺乏對現象規律性的把握和核心化的剖析。此外,許多民生新聞節目為了提高收視率,故意增加負面新聞的數量,卻無意中忽視了媒體對受眾輿論引導的職責。
這些問題的存在給電視民生新聞的持續發展制造了障礙,也讓民生新聞日漸陷入“疲憊期”。那么民生新聞如何在日趨激烈的競爭大戰中“突圍”?這就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多做嘗試。
一、推崇大民生概念 將新聞做厚、做廣
民生新聞要以大民生作為背景和平臺,同時以小民生作為大民生的衍生和補充,在小民生中折射大民生,這樣的新聞也會更有生命力和影響力。
1.正確認識民生新聞的服務對象。民生的“民”并不單純指社會的弱勢群體,民生新聞既應關注個人的生存狀況,更應關注群體普遍的生存狀況。既要抨擊丑惡現象,更要弘揚社會新風,有了這樣的理念,民生新聞的選題余地就大了,內容也就豐富了。
2.正確認識有價值的新聞。民生新聞的選擇上應嚴格把關,除了要關注百姓生活中的瑣事,也要對國家政策法規、社會經濟發展以及政府部門出臺的法律法規進行解讀。比如食品安全、住房、樓市、交通、教育、醫療等等方面都是百姓最為關心的。民生新聞要用群眾的語言對這類新聞用群眾的語言去解讀,以更好地服務大眾。
3.正確認識民生新聞欄目的角色定位。要提高民生新聞記者的責任意識,做新聞報道時,要保持客觀公正的立場和冷靜的頭腦,不能單純為曝光而曝光,要努力樹立自己的權威,讓所發布的電視民生新聞具有更高的公信力。丹東廣播電視臺民生新聞欄目《第一傳媒》曾對一黑心棉加工點進行了曝光,工商部門查獲之后,記者又找到質監和醫療部門,讓工作人員介紹了使用黑心棉的危害,四篇連續報道,讓這條新聞很完整地呈現在大家面前。觀眾既得到了教育,曝光的結果也讓人信服。
二、與時政新聞合理對接 加強輿論監督力度
眼下,人們逐漸認識到公共領域的制度性建設和各級政府的運作是影響自身日常生活、關系自身根本利益的真正因素,因而逐步將關注點從家庭瑣事轉移到公共事務上,這種需求的變化就需要民生新聞在深度和廣度上下功夫。
1.民生新聞需與時政新聞合理對接。長期以來,時政新聞由于操作中的程式化概念化,成為百姓很不喜歡看的新聞,如今各類政治、經濟事件及政策法規和百姓生活越來越密切,只有民生新聞與時政新聞之間很好滲透,才能更好地突出新聞服務的功能。民生新聞與時政新聞對接,就要從百姓的視角尋找報道的角度,避免宣傳味、說教味,讓觀眾在變化的體驗中感受時代跳動的脈搏?!兜谝粋髅健吩グl過《丹東市委:差額票決 陽光選人》的新聞,內容主要是講丹東市委在選拔正局級干部時,通過現場競聘、現場唱票,并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普通百姓現場監督,陽光選人用人的全過程,這看似是一條乏味的時政新聞,但記者大量使用了競聘的現場效果聲,將整條新聞做活,這不僅增強了丹東市委在選人用人方面的公信度,也真正發揮了媒體的橋梁紐帶作用。
2.深度報道“舉足輕重”。觀眾不會長時間滿足于了解民生新聞的事實本身,對于一些重大的民生問題,要盡可能地分析這些事件與相關事件的聯系,以及這些事件可能對觀眾產生的重要影響,這就要加強深度報道的力度。2011年出現的綠豆和大蒜瘋狂漲價的問題,有人稱之為“豆你玩”、“蒜你狠”,表面上看來這只是農副產品漲價的新聞,但深究后發現,這是少數商販為了個人利益大量囤積綠豆和大蒜而導致的。媒體挖掘出漲價的原因,不僅充分利用了新聞資源,而且最大限度地給受眾提供了信息。除此之外,深度報道還要有個性化的觀點,這是決定節目成敗的重要因素,也體現出一檔民生新聞的真正價值。
三、加強策劃、注重互動、樹立品牌、強調人文關懷
1.加強策劃?,F如今,單靠獨家新聞取勝已是越來越困難,因此,新聞就應該通過精心策劃、周密組織、科學整合來滿足受眾需求?!兜谝粋髅健窓谀拷M每逢重大節日,都會提前做好前期策劃,圍繞某一主題進行多層面、多角度的報道,使播出的節目更厚重,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注重互動。眼下,各檔民生新聞欄目與觀眾互動的方式更加豐富,這些互動使民生新聞欄目成為公共平臺,成為觀眾表達意見和思想的陣地?!兜谝粋髅健吩O置了互動話題專欄,每天就一個話題進行討論,使新聞與受眾之間回歸“零距離”。同時還與一些DV愛好者建立協作的關系,使觀眾由客人變主人,他們也成為節目忠實的支持者。
3.樹立品牌。未來媒體之間的競爭將是品牌的競爭,民生新聞節目要想發展壯大,必須加快品牌建設,實現可持續性發展。因此,欄目要不斷在節目內涵和表現手法上有新的突破并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進而打造屬于自己的欄目品牌,這樣的民生新聞才有綿綿不息的生命力。
眼下,雖然民生新聞的發展進入了瓶頸期,但這畢竟是一個民生新聞無所不在的時代,在未來的發展中,提升欄目品牌價值、塑造公信力、擴大影響力將是電視民生新聞更高的目標,也是其度過“疲憊期”、繼續輝煌的必經之路,相信民生新聞必將迎來又一個發展高峰。
(作者單位:丹東廣播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