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鑫
2013年8月31日至9月12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二屆運動會在遼寧勝利召開。本屆全運會公共信號制作是全運歷史上首次進行全高清電視轉播,首次制作3D公共信號,首次使用全程質量監控系統(PQC),開創全運會電視轉播的新紀元,遼寧廣播電視臺在中國體育電視轉播史上寫下了濃重的一筆。
在電視轉播公共信號制作過程中,十二運也隨著電視轉播技術和轉播理念的不斷發展,為全運會的電視轉播確立了新的制式標準。
一、科學規劃 參照先進模式繪制全運轉播藍圖
在十二運電視公共信號制作先期準備過程中,遼寧廣播電視臺提出主體運行方案,同時還聘請專業的轉播咨詢服務公司,高效、科學地完成了整個電視公共信號制作平臺的設計、搭建和運行工作。在規劃階段,引入了奧運會、亞運會、大運會等重大賽會的公共信號制作理念,對十二運電視轉播提出了新的要求,形成了總量控制、科學調度、普遍關注、突出重點的總體原則。總量控制即嚴格控制總體轉播規模,在周密測算的基礎上,提高全運公共信號的采用率,計劃公共信號制作總時長將低于山東全運會;科學調度是指經過科學合理的調配和轉場,使來自全國各地的公共信號制作團隊和轉播車的使用效率達到最大化,根據全運賽程的特點,以部分團隊兼顧多項賽事的方式,來壓縮制作團隊和轉播車的總體數量;普遍關注和突出重點是指公共信號制作盡可能多覆蓋全運精彩賽事,為央視和國內其他電視臺提供豐富多樣的選擇。為了落實節儉辦全運的理念,在十二運電視轉播先期規劃中便設計了大量的設備復用、人員復用,通過轉場保證了對大部分比賽場館的制作覆蓋。節儉辦全運還體現在公共信號的使用率上,在本屆全運會的公共信號制作中,不強調總時長,而是把工作的重點放在信號質量上面。在詳細研究賽程之后,合理規劃了每天每個項目的制作計劃,力求做到物盡其用,盡量提高公共信號的使用率。
二、接軌國際 新技術新思維聯手提高制作標準
體育事業不斷發展,體育電視轉播標準也在不斷提高。十二運公共信號制作在全運歷史上首次進行全高清轉播,首次制作3D公共信號,首次使用全程質量監控系統(PQC),首次制作《電視轉播運行手冊》,全新的制作標準讓全運轉播同國際接軌,跨入中國體育電視轉播的新時代。
十二運首次實現全高清公共信號制作,實現了從標清到高清的歷史性跨越,這是本屆全運會公共信號制作的最大亮點。
本屆全運會首次實現了3D直播,中央電視臺、遼寧廣播電視臺和索尼公司三方密切合作,在錄播了女排比賽的基礎上,在賽時期間成功直播男籃的六場比賽,填補了國內3D直播體育賽事的空白。
在參與制作公共信號的30個轉播團隊中,有9個央視團隊,其他均是各省市在某項賽事轉播上有著充足經驗的團隊,他們有的參與過奧運會、亞運會的公共信號制作,有的參與過全運會、全國錦標賽的公共信號制作,各支轉播團隊均代表目前國內某個單項賽事電視轉播的最高水準。高水平轉播團隊是高水平電視轉播的最可靠保證。
三、開辟先河 首次實現全運火炬傳遞全程直播
在公共信號系統以外,遼寧廣播電視臺還完成了火炬傳遞的電視直播工作,開創了全運會火炬傳遞電視直播的先河。在時間緊任務急的情況下,成功直播全運火炬傳遞為將來更繁重的工作積累了寶貴經驗。
7月26日,全運圣火火種采集電視直播在大連圓滿完成;8月10日至8月27日,全運火炬傳遞電視直播在全省14座城市圓滿完成。
應該說,對全運火炬傳遞進行全程直播,在全運會的歷史中還沒有先例,即使是北京奧運火炬傳遞,也是中央電視臺聯合全國數十家電視臺通力合作才得以實現,并且沒有實現全程直播。因此,遼寧廣播電視臺轉播團隊在短時間內圓滿完成此項重要任務,是一次具有開創性意義的壯舉。
四年一度的全運會是體育界的重大事件,萬余名運動員在遼寧的賽場上留下歷史的痕跡,他們用自己的拼搏努力向世人展現體育之美,電視記錄了這一切,一個個生動精彩的畫面已經將十二運載入中國體育的歷史。
(作者單位:遼寧廣播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