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建明
CNNIC發布的《第29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國手機網民規模達到3.56億。如此巨大的用戶基數加之智能手機終端的普及改善了手機上網體驗,手機閱讀打破了傳統的閱讀方式,以市場廣泛性、閱讀便攜性、商品交易先進性和閱讀時空的碎片性等優勢,成為最受人們歡迎的閱讀終端,因此分析研究手機閱讀的內容、特點以及目前存在的問題和解決措施,是手機閱讀未來發展的生存之道。
一、手機閱讀的內容和特點
手機閱讀是基于用戶對內容的閱讀需求,整合各類內容,以手機、電子閱讀器等移動終端為閱讀載體進行的一種閱讀行為。
1.手機閱讀內容
廣義上,手機閱讀內容包括一切通過移動終端接收到的信息,有手機小說、手機電子書、手機報以及定制的個性化信息四種形式。
手機小說是移動運營商通過移動終端上的應用軟件為用戶提供的付費文學作品;手機電子書主要是通過電子書閱讀器、移動終端的閱讀軟件閱讀的電子書籍,與手機小說不同,手機電子書一般不需要進行付費,多是因為文字產生的流量費用;手機報是一種由報紙、移動通信商和網絡運營商聯手推出的報刊閱讀形態,將傳統媒體的新聞內容通過無線技術平臺發送到彩信手機上,從而實現短信新聞、彩圖、動漫的接收;定制化的個人信息是指通過媒介終端上的APP應用等對互聯網上的信息進行個人化的選擇、發布和接收,定制個人信息實現了用戶對個性化和隱私的需求。
2.手機閱讀的特點
匡文波認為手機媒體“基本特征是數字化,具有網絡媒體交互性強、傳播快、多媒體的特性,最大的優勢就是使用方便”。
首先是人性化。手機是帶著溫度的媒體,也是個人化的媒體,是人類感覺器官的延伸。相比于在線閱讀和其他數字閱讀,它具有更強的靈活性、便捷性、隱私性,更符合用戶的行為習慣,也更好地適應了用戶的心理特征和生理狀況。
其次是碎片化。社會轉型期的中國,整體呈現出了碎片化(Fragmentation)的特征,信息聚斂和生活多變,意味著人們的注意力很難持久,在吃飯、等車、會議、睡前等碎片時間和空間里進行的短平快的手機閱讀,能有效地利用了碎片時間,這對于手機媒體來說,會更加有效地實現傳播力。
最后是互動性。社會學中,互動一般認為是社會交往活動,包括人的心理交感和行為交往過程。在手機閱讀中,互動性體現的是即時的反饋,意義的交換與協商更為便利,它具有更強的交互色彩和反饋性。
二、手機閱讀發展中的問題
1.現在手機閱讀技術方面存在的問題
手機閱讀載體是移動終端(手機、電子閱讀器)和閱讀軟件。普通手機和智能手機都可以進行手機閱讀,但是相比于普通手機,智能手機對閱讀軟件的兼容性更好,但是智能手機因為技術和成本的限制,價格相對較高,限制了智能手機的市場占有率。
運營商的不同使得出現了多種手機閱讀軟件,常見的有百閱、熊貓讀書、書客等等。它的限制使得支持的電子書格式也大不相同,電子書編碼混亂問題也比較突出,這些都是目前影響手機電子書閱讀體驗的因素。
手機閱讀還存在手機上網的技術問題和資費問題。一份報告顯示:目前發達國家互聯網使用價格不到其收入水平的1%,而中國的比重超過10%,這就意味著手機上網費用負擔很大。
2.手機閱讀內容方面的版權問題
版權一般也稱著作權、知識產權,是傳播者依法對自己的著述、創作和通過自己的勞動所獲得的其他原創性信息所享有的處置權。我國雖然制定了關于版權的法律、形成了相對完整的體系對版權進行約束和保護,但是,在數字閱讀尤其是手機閱讀這方面,尚未形成專門的細則對運營商、機制進行約束。
版權保護機制的不力導致了另外一個惡果就是內容的同質化,抄襲行為的存在使得內容重復現象嚴重。這在內容為王、內容決定體驗的今天是非常不利的,版權保護問題刻不容緩。
3.手機閱讀用戶的閱讀習慣問題
中國網民是5億,通過手機上網是4億左右?!兜诰糯稳珖鴩耖喿x調查》顯示手機閱讀的群體只有51.4%的人在過去一年中進行過付費閱讀,而有48.6%的人只看免費的手機讀物,這對于手機閱讀產業價值鏈的形成非常不利。
此外,根據調查,手機閱讀用戶呈現“學歷越低,閱讀率越低”的特點。讀者多是年輕人和學歷較低者,所以手機閱讀內容多是網絡小說、穿越小說等大眾化的內容,缺乏深度。同時,盡管手機閱讀用戶人數正在逐步提高,但是紙質閱讀方式并不會湮滅。想改變人們長久以來的閱讀習慣,適應電子閱讀方式需要一個較長時間的過渡。
三、手機閱讀持續發展的應對措施
首先是完善手機閱讀終端
手機閱讀的主要載體是移動終端即手機和電子書閱讀器。手機閱讀終端除自身技術條件限制之外還存在著市場方面的問題。普遍來看,手機市場呈現出了用戶群固定、價格呈現兩極化的現象。這就要求移動終端廠商要確定自己的用戶群,針對不同的用戶群細化市場,有重點地推廣不同的機型,對年輕人群推行適用的智能手機。
其次是提高手機閱讀內容的質量
內容就是一切。要明確手機閱讀的生存之道在于手機閱讀的內容質量,提供優質的內容給用戶是手機閱讀能夠持續發展的根本。提供有用的信息給用戶,使手機用戶可以獲取有價值的內容,提高內容的可信性和可讀性。除了進行原創以外,也要積極開展和其他媒介的合作,引進其他媒介的內容,尤其是對優秀紙質書籍和作品的引進。在內容上要堅持走原創和“全媒體”同步出版相結合的路線。
最后是促進手機閱讀產業鏈的形成
手機閱讀的產業鏈包括應用內容提供商、運營商、平臺開發商、手機終端提供商和最終用戶。手機閱讀產業鏈的形成就是要實現內容生產、內容傳播和銷售以及衍生產品三大環節的分工與合作。在手機閱讀產業鏈的形成中,要明確各個環節的角色,使每個角色的利益得到有效保護和實現。
手機閱讀作為一種新型的閱讀方式,經過這幾年的發展,已經對社會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引起了關注。盡管隨著手機閱讀的快速發展,在終端、內容等層面依然存在著制約手機閱讀發展壯大的問題,但我們相信,有效的措施、積極的應對一定能夠促進手機閱讀更好發展。
(作者單位:遼寧日報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