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巌
這張雪藏了半個世紀之久,標志著父親最重要經歷的照片,我剛剛發現。照片的說明是:“1964年10月16日,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試驗前留影。人物從右向左依次為張愛萍、劉西堯、朱卿云。”
從上世紀50年代末開始,在黨中央的英明決策和全國各地、各行業的支援下,由數萬人組成的核武器研發、生產、試驗隊伍在大西北埋頭苦干。1964年8月23日,中央軍委、總政治部正式批準成立首次核試驗委員會,由張愛萍擔任該委員會黨委會書記,劉西堯擔任黨委會副書記,父親朱卿云擔任黨委會秘書長。
此后,又經過幾個月緊鑼密鼓的奮戰,首次核試驗爆炸“零時”定在了10月16日15時。那天,按照張愛萍同志的指示,核試驗基地司令員張蘊鈺、核武器研制基地負責人李覺和父親朱卿云三人乘坐吉普車,來到頂端放置著原子彈的鐵塔下,配合操作人員安裝起爆裝置。八一電影制片廠的攝影機開始轉動,記錄下了他們的身影。張蘊鈺、李覺隨升降機上到鐵塔頂端,父親在塔下等著他們。當時,他們在現場的想法就是:“即使因為這次操作不慎使得原子彈提前爆炸,把我們一同來個‘太空葬,那也是無上光榮的,因為我們畢竟成了第一顆原子彈爆炸的見證人和犧牲烈士。”
安裝完畢后,他們安全回到觀察點。此時,這里已經接通了與周總理辦公室的直通電話,人們在等待著震撼世界的歷史性一刻的降臨。倒計時秒表“嗒嗒”作響,隨著指揮員的倒計時報數終止,念出“起爆”二字,死寂的戈壁灘上遽然掠過一片耀眼的白光,遠處傳來一聲轟隆隆的雷霆巨響,大地震顫了,遙遠的天邊,一個火球緩緩裂變,紅色的蘑菇云浮浮冉冉,沖天而起,我們的核試驗成功了!
當天傍晚,周總理在人民大會堂,向參加大型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演出的全體人員宣布了這一激動人心的消息,全場爆發出巨大的歡呼聲。我這個在場的少先隊員也和大家一起歡呼雀躍,周總理不得不一再勸阻大家:“別把地板跳塌了!”
事后,父親從未向家人提及他的這一經歷。直到幾十年后,我才在公開發表的文獻中知道了這一切。而父親當時還兼任著核試驗現場攝影委員會主任,卻沒留給自己一張照片,這張照片還是我在別人的相冊里發現的。
我作了一首詩,贊頌為共和國的核事業立下不朽功勛的父輩:
戈壁安營瀚海行,
運籌帷幄畫圖宏。
東方巨響成功日,
令我中華舉世驚!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