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東澤
上世紀50年代:“五一”游行成為節日主題
1950年,中國勞動人民第一次迎來了屬于自己的節日。4月29日下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在北京召開4500余人參加的干部紀念大會。劉少奇在會上作了長篇講話,他強調:“我們現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第一個‘五一勞動節,我們是感到十分興奮的……‘五一勞動節已被中央人民政府定為國家最重要的合法節日之一……這就是說,中國大多數的勞動人民有史以來第一次在自己政府的保護之下,在自由歡樂的情景之中,慶祝自己的節日。”
從1951年開始,整個20世紀50年代的“五一”節都舉行群眾游行活動。1951年5月1日,首都80余萬人大示威,毛澤東主席等黨和國家領導人檢閱群眾隊伍,雄壯的抗美援朝歌聲和口號聲響徹大地。
從1952年到1956年,每年“五一”節都舉行了50萬人游行集會。1957年5月1日,50萬人游行的主題是“慶祝五一,迎接整風,貫徹執行群眾路線和勤儉建國方針”。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伏羅希洛夫等蘇聯領導人應邀出席活動。1958年5月1日對天安門廣場來講是具有歷史紀念意義的,首都50萬人民不但進行“思想大檢閱,干勁大檢閱”,還迎來了人民英雄紀念碑的落成。1959年5月1日,首都50萬人舉行大示威,主題是歡慶社會主義建設大躍進,反對帝國主義和外國反動派策動的西藏叛亂,反對干涉中國內政。
60年代至70年代:帶有鮮明政治烙印的慶祝活動
上世紀60年代初,我國遭受嚴重自然災害,進入困難時期,“五一”節的慶祝活動也有所節儉。1960年,毛澤東在天津、劉少奇在成都、周恩來在貴陽同各地群眾聯歡。天安門廣場游行活動僅有朱德、宋慶齡、鄧小平等領導人參加。1961年,天安門廣場的集中游行活動也改為群眾各處慶祝活動。1962年,慶祝活動改為集中在夜晚舉行,當年舉行了焰火晚會。1963年、1964年和1965年,舉行的都是常規活動。1966年5月1日晚,劉少奇邀請以謝胡為團長的阿爾巴尼亞黨政代表團登上天安門城樓觀看焰火,這也是劉少奇最后一次在“五一”節登上天安門。
1967年的“五一”節,“文化大革命”已經全面爆發。毛澤東和林彪乘坐敞篷汽車來到勞動人民文化宮,后又來到中山公園,所到之處,群眾“頓時沸騰起來,無比幸福的暖流涌上人們的心頭,‘毛主席萬歲的歡呼聲響徹云霄”。當天晚上,毛澤東與林彪等又與群眾一起歡度“五一”之夜。之后的1968年、1969年、1970年和1971年所舉行的慶祝活動大體相同。1971年5月1日晚,毛澤東、林彪等同西哈努克親王等人參加慶祝晚會,這也是毛澤東和林彪最后一次登上天安門城樓,4個月后,林彪摔死在溫都爾汗。從1971年5月1日以后,毛澤東再也沒有上過天安門城樓。同年國慶節,天安門前也沒有舉行慶祝活動,自那以后,每年兩次的天安門前的慶祝游行活動停止。1972年到1976年的“五一”節,歡慶活動也都改在首都各處分別活動。
1977年5月1日,中國人民迎來了粉碎“四人幫”后的第一個“五一”勞動節。據《人民日報》報道,“北京大街小巷歌聲飛揚,家家掛紅旗,人人心歡暢”。華國鋒、葉劍英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同首都勞動人民一道游園聯歡。
1978年以后,“五一”勞動節白天的集會、游園、慶祝等活動全部取消,取而代之的是晚間的首都文藝晚會。據《人民日報》報道,“文藝工作者激情滿懷,放聲歌唱,翩翩起舞,熱情歌頌偉大領袖和導師毛主席,歌頌英明領袖華主席,歌頌黨的十一大路線。《太陽最紅毛主席最親》《歌唱華主席》等一曲曲頌歌在大廳里激蕩,使人們倍感親切;與觀眾久違的優秀傳統劇目京劇《三岔口》重新出現在舞臺上”。1978年鄧小平復出后,作為黨和國家領導人也出席了文藝活動。1979年、1980年和1981年,華國鋒等黨和國家領導人都出席了慶祝“五一”節的聯歡晚會。
80年代:改革和開放成為節日最強音符
1982年的“五一”晚會,華國鋒沒有出席,取而代之的是趙紫陽。據《人民日報》報道,華國鋒在北京醫院和醫護人員同慶“五一”,并“對住院期間受到醫護人員認真的治療和護理表示感謝”。1983年5月1日,首都舉行聯歡晚會慶祝“五一”,李先念、鄧穎超、萬里、習仲勛等領導人同首都各界代表聯歡。
1984年的“五一”沒有舉行聯歡晚會,而是恢復了盛大游園活動。黨和國家領導人習仲勛、王震、楊得志、余秋里等同5萬多群眾在勞動人民文化宮歡度節日。當天晚上,在工人體育場舉行了焰火晚會。1985年和1986年依然是游園活動。1985年4月30日,首都集會慶祝“五一”節并紀念中華全國總工會成立六十周年。
1986年5月1日,首都集會紀念“五一”國際勞動節一百周年,胡耀邦、萬里、習仲勛等領導參加。1987年5月1日,首都舉行文藝晚會歡慶“五一”。1988年4月30日,全國總工會舉行“五一”授獎大會,李鵬等領導人向先進人物和先進單位頒獎。1989年4月29日,全國總工會舉行集會慶祝“五一”,李鵬等領導人同2000多名勞模及各行業代表出席。
90年代:“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階級”沒有變
1990年5月1日,全國總工會舉行勞模代表座談會,文化部舉辦了慶“五一”文藝晚會,江澤民、萬里、李瑞環與首都群眾共慶佳節。1991年4月29日,首都隆重集會慶祝“五一”。這次慶祝活動規格較高,江澤民等中央政治局常委全部出席。1992年首都同樣舉行集會慶祝“五一”,李鵬代表黨中央、國務院出席。1993年4月29日,江澤民等領導同志會見全國勞模、“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代表。1994年4月30日,江澤民在上海參加群眾歌會,李鵬在內蒙古會見勞動模范。
1995年4月29日,黨中央、國務院隆重召開大會慶祝“五一”,表彰全國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中央政治局常委全體出席。1996年、1997年、1998年和1999年,首都同樣舉行了集會慶祝“五一”。
新世紀: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
2000年4月29日,黨中央、國務院舉行全國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中央政治局常委全體出席。2001年4月28日,黨中央、國務院舉行慶祝“五一”國際勞動節全國勞模座談會。2002年4月29日,首都隆重集會慶祝“五一”國際勞動節。
2003年的“五一”比較特殊,既是黨的十六大之后第一個勞動節,又逢全國非典型性肺炎肆虐防控的關鍵時期。在這次表彰的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中,就有鐘南山、葉欣、鄧練賢等抗擊非典的英模代表。
2004年5月1日,胡錦濤在江蘇看望勞模代表。2005年4月30日,黨中央、國務院召開全國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中央政治局常委全體出席。2006年5月1日,溫家寶和首鋼工人共度“五一”。2007年5月1日,胡錦濤在河南鄭州煤礦機械集團慰問職工,溫家寶在河北曹妃甸和冀東油田與工人共度“五一”。2008年5月1日,溫家寶在寧波與工人共度“五一”。 2009年5月1日,溫家寶看望北京地鐵工人。
2010 年4月27日,黨中央、國務院舉行全國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同年5月1日,溫家寶赴青海玉樹地震災區,深入村莊、學校、“方艙”醫院、自來水廠和寺廟等,看望慰問災區各族干部群眾,了解災后群眾安置情況,指導災區恢復重建工作。2011年5月1日,胡錦濤來到天津,向各條戰線的勞動群眾致以節日的問候。同日,溫家寶來到北京市保障性住房建設工地,看望節日里仍堅守崗位的建筑工人。2012年5月1日,溫家寶看望辛勤工作的北京市環衛和公交職工,并與來自北京市公交系統的20多位職工座談。
2013年4月28日,習近平來到全國總工會機關,同來自全國31個省(區、市)的26位全國勞模、39位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座談,并發表了重要講話。習近平強調:“我國工人階級一定要在堅持中國道路、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上發揮模范帶頭作用,萬眾一心、眾志成城,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不懈奮斗。”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