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董事會獨立性與盈余管理的關聯性研究

2014-05-28 15:35:00馬祎颿
會計之友 2014年13期

馬祎颿

【摘 要】 文章以2008—2012年的上市家族企業為樣本,樣本期內,其最終控制人都沒有發生變化,由此對上市家族企業董事會獨立性水平與盈余管理的關系進行了討論。研究結果發現,無論是對上市家族企業還是非家族企業,董事會獨立性與盈余管理水平都存在顯著負相關的關系,即董事會獨立性越高,越能夠起到抑制盈余管理行為的作用。但是在上市家族企業中,這種抑制作用被削弱了。

【關鍵詞】 董事會獨立性; 家族上市公司; 盈余管理

中圖分類號:F27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5937(2014)13-0029-05

一、引言

自2001年以來,隨著一系列財務造假、財務欺詐案件的頻頻曝光,內部控制風險問題受到了中外會計學者的廣泛關注。投資者和監管部門逐漸意識到,一家具有投資價值的公司,不僅需要具有良好的經營業績和發展潛力,而且應該具備合理有效的董事會治理結構,以便于對管理層決策實施更為有效的監督是內部控制信息的重要方面,提高董事會獨立性就是其中的一種途徑。由于管理層擁有企業現金流的支配和管理權,出于公司穩定經營和自身利益的考慮,往往會進行一定程度的盈余管理,這便是管理層決策中比較重要的一個方面。前人的研究發現,在一個具有高度獨立的董事會的公眾上市公司中,內部控制制度較為嚴格,管理層的盈余管理行為被抑制了。但對于家族企業,董事會獨立性對管理者盈余管理行為所產生的影響及程度如何,則很少有人研究。

由于家族企業在組織結構和對企業經營控制上的特殊性,其本身很容易出現各式各樣的代理問題,因此對家族上市公司單獨展開研究很有必要。本文以2008—2012年的上市家族企業為樣本,由此對上市家族企業董事會獨立性水平與盈余管理的關系進行了討論。在研究中,將用如下兩個參數來衡量企業董事會的獨立性水平:(1)董事會中獨立董事的人數所占比例;(2)董事會主席與公司CEO是否兩職獨立,即是否由同一人擔任了這兩種角色。實證研究結果發現,無論是對上市家族企業還是非家族企業,董事會獨立性與盈余管理水平都存在顯著負相關的關系,即董事會獨立性越高,越能夠起到抑制盈余管理行為的作用。但是在上市家族企業中,這種抑制作用被削弱了。

二、文獻回顧

董事會作為公司內部治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制定內控機制、監管管理者行為、財務報告的審批等方面都發揮著作用,因而可以認為,董事會獨立性能夠影響到公司對外財務報告的可靠性。研究表明在較差的內部控制環境下,管理層會有更多的機會去進行會計舞弊。因為董事會既是內部治理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又負責建立其他的內部控制機制,所以一個獨立的董事會被認為能夠控制會計操作,并且改善財務報告的可靠性。已有的實證結果大部分支持了這一觀點:提高董事會獨立性有利于降低盈余管理水平、減少出具錯誤財務報告的可能性(Beasley,1996;Dechow,Sloan和Sweeney,1996;Clein,2002)。Klein(2002)研究發現董事會獨立性越高,會計選擇盈余管理水平越低。此外,還發現在家族企業中董事會獨立性對于盈余管理的影響實際上減弱了,對于CEO與董事會主席處于兩職獨立的情形時,該結果亦沒有發生變化。并且當CEO是家族成員時,這種影響甚至更加削弱了。但是他們的研究中選用的樣本太少,而且在盈余管理的代理變量選取上沒有使用經典的Jones模型,所以研究結果還值得進一步考證。

而在國內對于董事會獨立型與盈余管理的研究尚未得出統一結論。胡奕明、唐松蓮(2008)發現,如果董事會的獨立董事成員如果具有財務或者會計方面的專業背景、獨立董事在董事會中占有較高比例的上市公司,其盈余信息質量相對較好。獨立董事參加公司會議的次數越多,表示他們在行使自身職能方面投入的精力越大,更多地代表公司股東解決問題,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相對較低。但是,在獨立董事報酬與公司盈余信息質量兩個變量之間,沒有發現有顯著關系存在。王建新(2007)用2001—2004年所有A股上市公司作為樣本,實證研究結果發現,在CEO與董事會主席兩職不獨立、公司的薪酬不具有外部競爭優勢以及沒有有效的內審委員會存在的情況下,公司的盈余管理質量較低;但是他選擇的變量有限,不能夠充分反映公司治理結構。周英等(2012)選取1996—2010年因財務舞弊而受到證監會處理的26家上市公司作為樣本展開研究,他們從公司的股權結構和董事會結構特征兩方面考慮了公司治理與盈余管理水平的關系,研究結果發現,法人股比例、監事會規模、執行董事比例等都與發生財務舞弊的可能性正向相關,而流通股比例、獨立董事比例與其負相關。不足的是,他們的研究選擇的樣本范圍過小,且沒有考慮公司治理其他方面對盈余管理造成的影響。王俊秋、張奇峰(2008)研究了家族企業利用其絕對控股地位私權進行控制性“掏空”行為對會計盈余質量產生的影響,發現“掏空”行為與盈余管理程度顯著正相關,即控股家族對公司“掏空”越嚴重,公司越有可能進行較大程度的盈余管理,從而導致盈余信息質量降低,財務報告中不真實成分的比重加大。

綜上所述,無論是國外還是國內研究,在公司董事會獨立性方面,大多數文章將研究的重點放在董事會獨立性對上市公司業績的影響上,對于董事會獨立性與盈余管理的關系方面的研究比較缺乏,單獨研究家族企業董事會獨立性與盈余管理的關系的文章更少。而本文在研究董事會獨立性與盈余管理基本關系的基礎上,將家族企業和非家族企業進行分樣本,采用規范研究和實證檢驗相結合并得出結論,是對董事會獨立性與盈余管理關系這一研究問題成果的豐富和補充。

三、研究假設

在本部分,將通過兩個方面來分析董事會的獨立性:(1)獨立董事的比例;(2)CEO與董事會兩職分開。通過研究文獻,本文發現前人的研究一般認為這兩個因素能夠降低盈余管理的水平。但假設在家族企業中,這兩個公司治理變量在抑制盈余管理方面要弱于非家族企業。筆者作出這一假設主要基于兩個方面的考慮:一方面,家族企業的董事會中包含了家族中的成員,并且家族企業能夠影響董事會成員和管理層的任命。董事會和管理層成員的選擇過程中更多地會考慮家族的關系網絡,控股家族任命獨立董事是為了尋求專業或者戰略性的建議,而不是賦予他們監督和控制管理層行為的權利。因此,盡管形式上是獨立的,但董事會成員與家族企業之間隱藏著很多聯系。另一方面,當一個家族通過股權或者任命家族成員擔任董事的形式來控制一個企業時,因為家族成員能夠控制獨立董事的解聘或者任命,所以獨立董事往往會妥協,他們不太可能去違背控股家族的意愿。

綜上所述,董事會與家族之間的聯系以及缺乏真正意義上的獨立董事可能會導致共謀行為的發生,董事會對于控股股東在盈余管理方面的決策缺乏必要的監管。同樣的道理,當CEO和董事會主席的任命大多數情況下受到家族的影響時,形式上的分離不能導致董事會和管理層實際上的獨立。在這種情況下,董事會無法對家族企業管理層的決策形成實質性的監督,導致盈余管理行為的發生。

四、研究設計

(一)樣本的選取

本文選取了2008—2012年在滬深兩市上市的公司作為基礎總樣本,之所以選取這個期間年度的數據,是由于作者試圖采取最新年度的數據進行驗證,而2007年是我國新會計準則實行的第一年,公允價值計量基礎的引入可能導致較為嚴重的盈余管理,2008年又發生了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機,對我國很多上市公司也有諸多影響,因此2008之后的年份可能存在一些極端值,基于這種分析,選取2007年后的數據更能代表較為正常的情況。選擇觀測樣本的時候,按照以下的方式進行處理:(1)金融保險行業;(2)剔除觀測期間內退市的公司;(3)剔除被施以ST、PT的公司;(4)剔除研究期間股權性質發生變化的公司,這里的“股權性質發生變化”是指在2008—2012年期間上市公司由家族控股轉變為非家族控股,或是從非家族控股轉變為家族控股;(5)剔除財務數據缺失的企業,所有數據均來源于國泰安數據庫和上市公司的財務報表數據;(6)考慮到在計算盈余管理水平時需要用到前一期的財務數據,因此,本文所收集的財務數據實際上涉及的會計期間為2007—2012年。

最終,篩選出符合要求的總樣本觀測值為2 346個,其中家族控股企業數量為830個,非家族企業數量為1 516個。研究所使用的家族企業樣本根據上市公司公布的年報以及萬德數據庫公布的相關最終控制人的信息,按照本文定義的家族企業判定標準手工篩選得到。

(二)模型設計

五、實證研究結果分析

(一)描述性統計

同時,表2還顯示總樣本平均的獨立董事比例為0.36,略高于證監會要求的董事會中至少包括1/3的獨立董事的規定。而且家族企業的平均獨立董事比例要高于非家族企業。88%的上市公司CEO與董事長是兩職分開的,在家族企業中CEO兩職獨立的比例要低于非家族企業(81.8%vs89.2%)。

表3是總體樣本各變量間的Spearman相關性矩陣,從表中的結果可以看出獨立董事的比例以及CEO沒有兼任董事會主席與盈余管理水平顯著負相關,說明獨立董事的比例越高越能對盈余管理形成抑制作用,CEO在沒有兼任董事會主席的情況下盈余管理水平也較低。同時,還可以發現,企業財務杠桿水平與盈余管理水平顯著正相關,說明企業在杠桿水平較高的情況下傾向于進行盈余管理,從而可能隱藏企業真實的經營和業績水平。公司規模與盈余管理水平顯著負相關,而營業收入增長率與盈余管理水平是顯著正相關的關系。

(二)多元回歸分析

分別對總樣本和家族、非家族分樣本進行回歸分析,具體的回歸結果在表4中。

1.全樣本回歸。從表4的多元回歸結果我們可以看到,FAM的系數為-0.029,表明在家族企業中盈余管理水平低于非家族企業。這一結果與美國上市公司的實證結果一致(例如,Wang,2006;Ali,Chen和Radhakrishnan,2007)。但是,盡管家族控股企業似乎比非家族控股的企業能夠減少盈余管理行為,但是這并不說明家族企業中不存在盈余管理行為。因此,我們關注的問題是在家族企業和非家族企業中,公司治理機制怎樣影響盈余管理水平。在模型1中INDIR和NODUAL的系數都是負的(-0.36和-0.025),而且在0.01的水平下顯著。這一結果與前人的研究結論保持一致,表明董事會中獨立董事的比例較高,以及在企業CEO與董事會主席是兩職分離的情況下,能夠抑制管理層的盈余管理行為。這一結果證實了假設1和假設2。模型1中的交互變量FAM*INDIR的系數是正的(0.20)在0.05的水平下顯著。而且兩個系數之和(β2+β4=-0.15)表示在家族企業中獨立董事比例對盈余管理總的影響。這一結果證實了假設3,表明在家族企業中,獨立董事對管理層盈余管理的監督效果比較低。FAM*NODUAL的系數是負的(-0.0045),而且沒有通過t檢驗,假設4不成立。這一結果說明在家族企業中CEO與董事會主席兩職分離的情況下,能夠對盈余管理行為產生抑制作用,而且這種作用在家族企業和非家族企業中沒有顯著差異。

2.家族企業和非家族企業分樣本回歸。為了保證結果的穩健性和更好地解釋實證結果,將家族企業和非家族企業兩個樣本分別進行回歸。從分樣本的回歸結果中看出,INDIR在家族企業和非家族企業中的系數都顯著為負,但是非家族企業中INDIR的系數大于家族企業中INDIR的系數(-0.36 vs. -0.17)這一結果也證實了假設3。在家族企業中獨立董事的監督效果被弱化了。另外,董事會主席與企業CEO兩職獨立的變量(NODUAL)的檢驗結果來看,無論是在家族企業還是非家族企業,董事會主席與CEO兩職獨立都能對盈余管理形成抑制,而在家族與非家族企業中的這種作用仍然不存在顯著差異。

六、研究結論與啟示

本文在研究董事會獨立性與盈余管理基本關系的基礎上,將家族企業和非家族企業進行分樣本研究,是對董事會獨立性與盈余管理關系這一研究問題成果的豐富和補充。研究發現,董事會獨立性的提高能夠有效的監督企業管理者,董事會獨立性水平越高,管理層進行盈余操縱的可能性越小,反映在盈余管理指標上是公司較低的可操縱應計利潤,它表明在股東和公司管理者之間的代理成本較低。通過本文的研究有助于認識和理解當前中國上市公司董事會治理存在的問題,以及由于董事會治理結構的不完善而導致的盈余管理行為。上市公司有必要通過對公司治理結構特別是董事會組織結構的改善,增強董事會獨立性水平,使之充分有效地對管理者行為進行監督,減少公司盈余管理行為,提高盈余信息質量,對公司健康穩定發展和保護投資者來說都是具有積極意義的。

【參考文獻】

[1] Dechow P.M.,R.G Sloan,A.P.Sweeney. Causes and Consequences of Earnings Manipulation: An Analysis of Firms Subject to Enforcement Actions By the SEC[J]. Contemporary Accounting Research,1996(13):1-36.

[2] Klein A.Audit committee,board of director characteristics,and earnings management[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2002,33(3):375-400.

[3] 胡奕明,唐松蓮. 獨立董事與上市公司盈余信息質量[J].管理世界,2008(9):149-160.

[4] 王建新.公司治理結構、盈余管理動機與長期資產減值轉回——來自我國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J].會計研究,2007(5):60-96.

[5] 周英,王梓淇,王丹瑰.公司治理、審計任期與盈余管理研究[J].湖南財政經濟學院學報,2012(12): 102-108.

[6] 王俊秋,張奇峰.家族企業的“掏空”行為與會計盈余質量[J].上海立信會計學院學報,2008(1):58-64.

[7] 陳曉紅,尹哲,吳旭雷.“金字塔”結構、家族控制與企業價值——基于滬深股市的實證分析[J].南開管理評論,2007,10(5):47-54.

[8] 黃梅,夏新平.操縱性應計利潤模型檢測盈余管理能力的實證分析[J].南開管理評論,2009,12(5):136-143.

綜上所述,董事會與家族之間的聯系以及缺乏真正意義上的獨立董事可能會導致共謀行為的發生,董事會對于控股股東在盈余管理方面的決策缺乏必要的監管。同樣的道理,當CEO和董事會主席的任命大多數情況下受到家族的影響時,形式上的分離不能導致董事會和管理層實際上的獨立。在這種情況下,董事會無法對家族企業管理層的決策形成實質性的監督,導致盈余管理行為的發生。

四、研究設計

(一)樣本的選取

本文選取了2008—2012年在滬深兩市上市的公司作為基礎總樣本,之所以選取這個期間年度的數據,是由于作者試圖采取最新年度的數據進行驗證,而2007年是我國新會計準則實行的第一年,公允價值計量基礎的引入可能導致較為嚴重的盈余管理,2008年又發生了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機,對我國很多上市公司也有諸多影響,因此2008之后的年份可能存在一些極端值,基于這種分析,選取2007年后的數據更能代表較為正常的情況。選擇觀測樣本的時候,按照以下的方式進行處理:(1)金融保險行業;(2)剔除觀測期間內退市的公司;(3)剔除被施以ST、PT的公司;(4)剔除研究期間股權性質發生變化的公司,這里的“股權性質發生變化”是指在2008—2012年期間上市公司由家族控股轉變為非家族控股,或是從非家族控股轉變為家族控股;(5)剔除財務數據缺失的企業,所有數據均來源于國泰安數據庫和上市公司的財務報表數據;(6)考慮到在計算盈余管理水平時需要用到前一期的財務數據,因此,本文所收集的財務數據實際上涉及的會計期間為2007—2012年。

最終,篩選出符合要求的總樣本觀測值為2 346個,其中家族控股企業數量為830個,非家族企業數量為1 516個。研究所使用的家族企業樣本根據上市公司公布的年報以及萬德數據庫公布的相關最終控制人的信息,按照本文定義的家族企業判定標準手工篩選得到。

(二)模型設計

五、實證研究結果分析

(一)描述性統計

同時,表2還顯示總樣本平均的獨立董事比例為0.36,略高于證監會要求的董事會中至少包括1/3的獨立董事的規定。而且家族企業的平均獨立董事比例要高于非家族企業。88%的上市公司CEO與董事長是兩職分開的,在家族企業中CEO兩職獨立的比例要低于非家族企業(81.8%vs89.2%)。

表3是總體樣本各變量間的Spearman相關性矩陣,從表中的結果可以看出獨立董事的比例以及CEO沒有兼任董事會主席與盈余管理水平顯著負相關,說明獨立董事的比例越高越能對盈余管理形成抑制作用,CEO在沒有兼任董事會主席的情況下盈余管理水平也較低。同時,還可以發現,企業財務杠桿水平與盈余管理水平顯著正相關,說明企業在杠桿水平較高的情況下傾向于進行盈余管理,從而可能隱藏企業真實的經營和業績水平。公司規模與盈余管理水平顯著負相關,而營業收入增長率與盈余管理水平是顯著正相關的關系。

(二)多元回歸分析

分別對總樣本和家族、非家族分樣本進行回歸分析,具體的回歸結果在表4中。

1.全樣本回歸。從表4的多元回歸結果我們可以看到,FAM的系數為-0.029,表明在家族企業中盈余管理水平低于非家族企業。這一結果與美國上市公司的實證結果一致(例如,Wang,2006;Ali,Chen和Radhakrishnan,2007)。但是,盡管家族控股企業似乎比非家族控股的企業能夠減少盈余管理行為,但是這并不說明家族企業中不存在盈余管理行為。因此,我們關注的問題是在家族企業和非家族企業中,公司治理機制怎樣影響盈余管理水平。在模型1中INDIR和NODUAL的系數都是負的(-0.36和-0.025),而且在0.01的水平下顯著。這一結果與前人的研究結論保持一致,表明董事會中獨立董事的比例較高,以及在企業CEO與董事會主席是兩職分離的情況下,能夠抑制管理層的盈余管理行為。這一結果證實了假設1和假設2。模型1中的交互變量FAM*INDIR的系數是正的(0.20)在0.05的水平下顯著。而且兩個系數之和(β2+β4=-0.15)表示在家族企業中獨立董事比例對盈余管理總的影響。這一結果證實了假設3,表明在家族企業中,獨立董事對管理層盈余管理的監督效果比較低。FAM*NODUAL的系數是負的(-0.0045),而且沒有通過t檢驗,假設4不成立。這一結果說明在家族企業中CEO與董事會主席兩職分離的情況下,能夠對盈余管理行為產生抑制作用,而且這種作用在家族企業和非家族企業中沒有顯著差異。

2.家族企業和非家族企業分樣本回歸。為了保證結果的穩健性和更好地解釋實證結果,將家族企業和非家族企業兩個樣本分別進行回歸。從分樣本的回歸結果中看出,INDIR在家族企業和非家族企業中的系數都顯著為負,但是非家族企業中INDIR的系數大于家族企業中INDIR的系數(-0.36 vs. -0.17)這一結果也證實了假設3。在家族企業中獨立董事的監督效果被弱化了。另外,董事會主席與企業CEO兩職獨立的變量(NODUAL)的檢驗結果來看,無論是在家族企業還是非家族企業,董事會主席與CEO兩職獨立都能對盈余管理形成抑制,而在家族與非家族企業中的這種作用仍然不存在顯著差異。

六、研究結論與啟示

本文在研究董事會獨立性與盈余管理基本關系的基礎上,將家族企業和非家族企業進行分樣本研究,是對董事會獨立性與盈余管理關系這一研究問題成果的豐富和補充。研究發現,董事會獨立性的提高能夠有效的監督企業管理者,董事會獨立性水平越高,管理層進行盈余操縱的可能性越小,反映在盈余管理指標上是公司較低的可操縱應計利潤,它表明在股東和公司管理者之間的代理成本較低。通過本文的研究有助于認識和理解當前中國上市公司董事會治理存在的問題,以及由于董事會治理結構的不完善而導致的盈余管理行為。上市公司有必要通過對公司治理結構特別是董事會組織結構的改善,增強董事會獨立性水平,使之充分有效地對管理者行為進行監督,減少公司盈余管理行為,提高盈余信息質量,對公司健康穩定發展和保護投資者來說都是具有積極意義的。

【參考文獻】

[1] Dechow P.M.,R.G Sloan,A.P.Sweeney. Causes and Consequences of Earnings Manipulation: An Analysis of Firms Subject to Enforcement Actions By the SEC[J]. Contemporary Accounting Research,1996(13):1-36.

[2] Klein A.Audit committee,board of director characteristics,and earnings management[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2002,33(3):375-400.

[3] 胡奕明,唐松蓮. 獨立董事與上市公司盈余信息質量[J].管理世界,2008(9):149-160.

[4] 王建新.公司治理結構、盈余管理動機與長期資產減值轉回——來自我國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J].會計研究,2007(5):60-96.

[5] 周英,王梓淇,王丹瑰.公司治理、審計任期與盈余管理研究[J].湖南財政經濟學院學報,2012(12): 102-108.

[6] 王俊秋,張奇峰.家族企業的“掏空”行為與會計盈余質量[J].上海立信會計學院學報,2008(1):58-64.

[7] 陳曉紅,尹哲,吳旭雷.“金字塔”結構、家族控制與企業價值——基于滬深股市的實證分析[J].南開管理評論,2007,10(5):47-54.

[8] 黃梅,夏新平.操縱性應計利潤模型檢測盈余管理能力的實證分析[J].南開管理評論,2009,12(5):136-143.

綜上所述,董事會與家族之間的聯系以及缺乏真正意義上的獨立董事可能會導致共謀行為的發生,董事會對于控股股東在盈余管理方面的決策缺乏必要的監管。同樣的道理,當CEO和董事會主席的任命大多數情況下受到家族的影響時,形式上的分離不能導致董事會和管理層實際上的獨立。在這種情況下,董事會無法對家族企業管理層的決策形成實質性的監督,導致盈余管理行為的發生。

四、研究設計

(一)樣本的選取

本文選取了2008—2012年在滬深兩市上市的公司作為基礎總樣本,之所以選取這個期間年度的數據,是由于作者試圖采取最新年度的數據進行驗證,而2007年是我國新會計準則實行的第一年,公允價值計量基礎的引入可能導致較為嚴重的盈余管理,2008年又發生了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機,對我國很多上市公司也有諸多影響,因此2008之后的年份可能存在一些極端值,基于這種分析,選取2007年后的數據更能代表較為正常的情況。選擇觀測樣本的時候,按照以下的方式進行處理:(1)金融保險行業;(2)剔除觀測期間內退市的公司;(3)剔除被施以ST、PT的公司;(4)剔除研究期間股權性質發生變化的公司,這里的“股權性質發生變化”是指在2008—2012年期間上市公司由家族控股轉變為非家族控股,或是從非家族控股轉變為家族控股;(5)剔除財務數據缺失的企業,所有數據均來源于國泰安數據庫和上市公司的財務報表數據;(6)考慮到在計算盈余管理水平時需要用到前一期的財務數據,因此,本文所收集的財務數據實際上涉及的會計期間為2007—2012年。

最終,篩選出符合要求的總樣本觀測值為2 346個,其中家族控股企業數量為830個,非家族企業數量為1 516個。研究所使用的家族企業樣本根據上市公司公布的年報以及萬德數據庫公布的相關最終控制人的信息,按照本文定義的家族企業判定標準手工篩選得到。

(二)模型設計

五、實證研究結果分析

(一)描述性統計

同時,表2還顯示總樣本平均的獨立董事比例為0.36,略高于證監會要求的董事會中至少包括1/3的獨立董事的規定。而且家族企業的平均獨立董事比例要高于非家族企業。88%的上市公司CEO與董事長是兩職分開的,在家族企業中CEO兩職獨立的比例要低于非家族企業(81.8%vs89.2%)。

表3是總體樣本各變量間的Spearman相關性矩陣,從表中的結果可以看出獨立董事的比例以及CEO沒有兼任董事會主席與盈余管理水平顯著負相關,說明獨立董事的比例越高越能對盈余管理形成抑制作用,CEO在沒有兼任董事會主席的情況下盈余管理水平也較低。同時,還可以發現,企業財務杠桿水平與盈余管理水平顯著正相關,說明企業在杠桿水平較高的情況下傾向于進行盈余管理,從而可能隱藏企業真實的經營和業績水平。公司規模與盈余管理水平顯著負相關,而營業收入增長率與盈余管理水平是顯著正相關的關系。

(二)多元回歸分析

分別對總樣本和家族、非家族分樣本進行回歸分析,具體的回歸結果在表4中。

1.全樣本回歸。從表4的多元回歸結果我們可以看到,FAM的系數為-0.029,表明在家族企業中盈余管理水平低于非家族企業。這一結果與美國上市公司的實證結果一致(例如,Wang,2006;Ali,Chen和Radhakrishnan,2007)。但是,盡管家族控股企業似乎比非家族控股的企業能夠減少盈余管理行為,但是這并不說明家族企業中不存在盈余管理行為。因此,我們關注的問題是在家族企業和非家族企業中,公司治理機制怎樣影響盈余管理水平。在模型1中INDIR和NODUAL的系數都是負的(-0.36和-0.025),而且在0.01的水平下顯著。這一結果與前人的研究結論保持一致,表明董事會中獨立董事的比例較高,以及在企業CEO與董事會主席是兩職分離的情況下,能夠抑制管理層的盈余管理行為。這一結果證實了假設1和假設2。模型1中的交互變量FAM*INDIR的系數是正的(0.20)在0.05的水平下顯著。而且兩個系數之和(β2+β4=-0.15)表示在家族企業中獨立董事比例對盈余管理總的影響。這一結果證實了假設3,表明在家族企業中,獨立董事對管理層盈余管理的監督效果比較低。FAM*NODUAL的系數是負的(-0.0045),而且沒有通過t檢驗,假設4不成立。這一結果說明在家族企業中CEO與董事會主席兩職分離的情況下,能夠對盈余管理行為產生抑制作用,而且這種作用在家族企業和非家族企業中沒有顯著差異。

2.家族企業和非家族企業分樣本回歸。為了保證結果的穩健性和更好地解釋實證結果,將家族企業和非家族企業兩個樣本分別進行回歸。從分樣本的回歸結果中看出,INDIR在家族企業和非家族企業中的系數都顯著為負,但是非家族企業中INDIR的系數大于家族企業中INDIR的系數(-0.36 vs. -0.17)這一結果也證實了假設3。在家族企業中獨立董事的監督效果被弱化了。另外,董事會主席與企業CEO兩職獨立的變量(NODUAL)的檢驗結果來看,無論是在家族企業還是非家族企業,董事會主席與CEO兩職獨立都能對盈余管理形成抑制,而在家族與非家族企業中的這種作用仍然不存在顯著差異。

六、研究結論與啟示

本文在研究董事會獨立性與盈余管理基本關系的基礎上,將家族企業和非家族企業進行分樣本研究,是對董事會獨立性與盈余管理關系這一研究問題成果的豐富和補充。研究發現,董事會獨立性的提高能夠有效的監督企業管理者,董事會獨立性水平越高,管理層進行盈余操縱的可能性越小,反映在盈余管理指標上是公司較低的可操縱應計利潤,它表明在股東和公司管理者之間的代理成本較低。通過本文的研究有助于認識和理解當前中國上市公司董事會治理存在的問題,以及由于董事會治理結構的不完善而導致的盈余管理行為。上市公司有必要通過對公司治理結構特別是董事會組織結構的改善,增強董事會獨立性水平,使之充分有效地對管理者行為進行監督,減少公司盈余管理行為,提高盈余信息質量,對公司健康穩定發展和保護投資者來說都是具有積極意義的。

【參考文獻】

[1] Dechow P.M.,R.G Sloan,A.P.Sweeney. Causes and Consequences of Earnings Manipulation: An Analysis of Firms Subject to Enforcement Actions By the SEC[J]. Contemporary Accounting Research,1996(13):1-36.

[2] Klein A.Audit committee,board of director characteristics,and earnings management[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2002,33(3):375-400.

[3] 胡奕明,唐松蓮. 獨立董事與上市公司盈余信息質量[J].管理世界,2008(9):149-160.

[4] 王建新.公司治理結構、盈余管理動機與長期資產減值轉回——來自我國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J].會計研究,2007(5):60-96.

[5] 周英,王梓淇,王丹瑰.公司治理、審計任期與盈余管理研究[J].湖南財政經濟學院學報,2012(12): 102-108.

[6] 王俊秋,張奇峰.家族企業的“掏空”行為與會計盈余質量[J].上海立信會計學院學報,2008(1):58-64.

[7] 陳曉紅,尹哲,吳旭雷.“金字塔”結構、家族控制與企業價值——基于滬深股市的實證分析[J].南開管理評論,2007,10(5):47-54.

[8] 黃梅,夏新平.操縱性應計利潤模型檢測盈余管理能力的實證分析[J].南開管理評論,2009,12(5):136-14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偷伦在线观看| 最新痴汉在线无码AV| 亚洲三级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狼网站狼狼鲁亚洲下载| 久久综合色播五月男人的天堂| 日韩无码真实干出血视频| 国产成人免费| 国产福利小视频在线播放观看| 996免费视频国产在线播放| 9啪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美女在线| 亚洲男人的天堂久久香蕉网| 欧美午夜久久| 久久综合干| 99国产精品免费观看视频| 久久99蜜桃精品久久久久小说| 国产毛片基地| 农村乱人伦一区二区| 看av免费毛片手机播放| 亚洲天堂777| 99999久久久久久亚洲| 国产99在线观看| 精品自窥自偷在线看| 九九九九热精品视频| 精品福利国产| 久久6免费视频| 69国产精品视频免费| 91视频国产高清| 亚洲天堂首页| 99久久精品无码专区免费| 91视频青青草| 亚洲国内精品自在自线官| 免费国产在线精品一区| 伊人天堂网| 精品久久久无码专区中文字幕| 巨熟乳波霸若妻中文观看免费| 亚洲综合极品香蕉久久网| 尤物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2| 久久国产精品嫖妓| 国产无人区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女人天堂aaa|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国产爽爽视频| 日韩国产另类| 亚洲国产日韩欧美在线| 园内精品自拍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老司机| 综合色在线| 污网站免费在线观看| v天堂中文在线| 久热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91国内在线视频| 国产va在线观看免费| 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久| 国产成人1024精品| 久久福利网| 国产乱人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人成在线播放| 亚洲国内精品自在自线官| 最新日本中文字幕| 成人在线综合| 亚洲午夜综合网| 国产一级毛片高清完整视频版| 五月天综合婷婷| 91精品国产情侣高潮露脸| 91免费国产高清观看| 亚洲精品午夜天堂网页| 久青草免费在线视频| 国产亚洲成AⅤ人片在线观看| 91国内视频在线观看| 色婷婷成人网| 蝴蝶伊人久久中文娱乐网| 无码人中文字幕| 中文字幕亚洲另类天堂| 亚洲午夜久久久精品电影院|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播放2019| 青青草原国产| 2021天堂在线亚洲精品专区| 性色在线视频精品| 亚洲第一页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高清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