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藥廢棄物的管理是一個系統工程,它涉及到政府部門、農藥生產、經營企業和專業處置公司,更涉及到千家萬戶。因此,必須動員各方力量積極參與。2013年初,國務院辦公廳下發了《近期土壤環境保護和綜合治理工作安排》,“建立農藥包裝容器等廢棄物回收制度,鼓勵廢棄農膜回收和綜合利用”赫然在目。關于具體落實農藥廢棄包裝物及廢棄農藥處理辦法,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農學院教授孔祥清建議:一是要加大宣傳力度,增強農民的安全意識、環境保護意識;二是在田間建立農藥廢棄物收集池或放置農藥瓶回收桶,可在村屯中放置簡便的垃圾箱,專門裝廢棄的農藥瓶(袋);三是要建立懲治制度,對隨意拋棄農藥包裝物或隨意傾倒廢棄農藥者,由環保部門予以處罰。
湖南省農藥工業協會秘書長汪建沃更是代表協會一口氣提出八條建議:第一,政府立法保障包裝物回收,對回收進行資金補貼,保障回收工作的有效運轉;第二,政府出資在農村設立廢棄農藥包裝物回收站,以便進行資源再利用或者集中處理;第三,政府在回收廢棄農藥包裝物時給予一定的政策扶持,通過補貼等措施,鼓勵農藥使用者將廢棄農藥包裝物上交農藥生產廠家或者各地農資經營公司;第四,農藥生產企業合理開發大包裝規格產品,從源頭減少農藥包裝容器使用量,盡量使用可降解的環保型包裝容器;第五,成立專業的回收與處理公司,統一對集中的包裝物進行無害化處理,政府按處置量和處置效果發放處置費用;第六,農業、環保等部門對回收處理各環節進行有效監管,多部門聯合,共同扶持和培育回收體系;第七,各種媒體要加大對農藥包裝容器回收和無害化處理的宣傳力度,讓全社會主動承擔起回收廢棄物的社會責任,同時要注重樹立典型,以點帶面;第八,各級政府要加大對農藥包裝容器亂丟亂棄、造成嚴重后果的處罰力度,殺一儆百。
可以看出,從生產企業家到農業種植者、從政府到百姓,對農藥廢棄包裝的監管與回收處理的認知幾乎是統一口徑的。而從技術到手段,政府管理者到農民的執行也都存在硬件上的可行性,其關鍵點就在涉及環境保護和農業生產的主管部門急需站在生態建設和食品安全的高度,啟動頂層設計,建立農藥廢棄包裝回收可操作的法規體系,切斷農藥廢棄包裝物對環境產生危害的源頭。盡管這項工作會涉及眾多環節和領域,需要很多人付出努力,其收益也會相當漫長,但這是一項長留天地的功德、蔭及子孫的功德。
為此,本報將繼續跟進農藥廢棄包裝監管的相關進展并及時報道,為我們看得見山水,記得住鄉愁出一份媒體人的綿薄之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