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光輝 王立躍 劉智勇
(1.合肥通用機械研究院;2.安徽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機械工程系;3.中石化洛陽工程有限公司)
14Cr1MoR鋼不僅具有很高的抗拉強度、屈服強度,較好的韌性和彎曲性能,還具有較高的抗氫性能,綜合性能優異,因而在石油化工、核電、汽輪機缸體及火電等高溫高壓、與氫或氫混合介質接觸的設備中廣泛使用。但這種材料對熱處理工藝的要求比較高,材料本身成型時或者由其焊制的設備往往都需要做熱處理,合適的熱處理工藝能顯著地增強其性能,反之則起不到什么作用,甚至會惡化其性能。因此根據實際生產情況,探索合適的熱處理工藝就顯得尤為重要。某廠生產的壓力容器14Cr1MoR封頭因采用的熱處理工藝不當,導致力學性能不合格,后經分析,對熱處理工藝進行了改進,獲得了性能合格的熱處理試板。筆者希望通過對上述問題的分析、研究解決工業生產中的類似問題。
封頭材料14Cr1MoR,厚20mm,執行標準GB/T 713-2008《鍋爐和壓力容器用鋼板》,其化學成分見表1,試板的抗拉強度Rm為520~680MPa,V型沖擊功Akv≥54J(-18℃,標準試樣:10mm×10mm×55mm)。

表1 試板化學成分 %
制造廠采用的首次熱處理為空冷正火,具體方案為正火溫度930℃×1.5h后出爐冷卻,該方法是14Cr1MoR鋼板制作、加工中常用的熱處理工藝,但令人意外的是采用上述工藝得到的封頭熱處理試板抗拉強度(480~500MPa)和沖擊功均不能達到設計要求,特別是沖擊功數值很低(10~25J),韌性較差。
分析認為,此時正值夏季,車間內溫度在30℃以上,加之板材的厚度達20mm,屬于中厚板,空冷的冷卻速度會比較慢,可能對組織的轉變和形成產生不良影響,從而影響了試板的力學性能。基于此,筆者對熱處理工藝進行了重新設計,制定了兩種熱處理工藝:
a. 正火溫度930℃,保溫1.5h后風冷;
b. 正火溫度930℃,保溫1.5h后噴淋冷卻(介質為水)。
2.1力學性能分析
首次熱處理、熱處理a和熱處理b這3種工藝下所得試板的抗拉強度Rm和沖擊功Akv(-18℃)數值見表2、3。

表2 不同熱處理工藝下試板Rm MPa

表3 不同熱處理工藝下試板Akv J
由表2可以看出,熱處理工藝a、b下的試板Rm均高于首次熱處理工藝下的,說明這兩種工藝均使試板抗拉強度得到了提高。工藝a、b下的Rm數值均在設計要求(520~680 MPa)范圍內。熱處理工藝b下的Rm值最高,無論單個數值還是均值都在工藝a之上。
由表3可以看出,熱處理工藝a、b下的Akv均高于首次熱處理工藝下的,說明該兩種工藝均使試板沖擊韌性得到了提高,但工藝a下的Akv值為24、27、31J,與設計要求的54J仍有較大差距,不合格。工藝b下的Akv值為137、146、163J,高于設計要求的54J,合格。
綜上所述,相對于首次熱處理,熱處理工藝a、b均使試板的抗拉強度和沖擊功得到了提高,這說明熱處理工藝得到了改進;工藝a下,試板Rm值已能達到設計要求,但其Akv數值仍較小,遠低于設計值,沖擊韌性仍不好;工藝b下,試板Rm、Akv數值較高,無論單個數值還是均值都是最高的,且能滿足設計要求,特別是沖擊功值已遠在設計之上,沖擊韌性得到了質的提升,工藝b最優,采用此工藝可以獲得力學性能合格的封頭熱處理試板。
2.2硬度分析
首次熱處理和熱處理工藝b下的布氏硬度如圖1所示。可以看出,首次熱處理下試板各檢測點的硬度值差別很大,且不連續,其范圍在110~200HB,硬度分布極其不均;工藝b下的試板硬度值在170~185HB之間,各檢測點硬度值相差不大,硬度分布比較均勻。分析認為,首次熱處理下試板各檢測點的硬度值之所以相差很大,應是其顯微組織各異,分布極為不均所致;熱處理工藝b下的試板硬度分布比較均勻、連續,說明其顯微組織分布較為均勻。

圖1 不同熱處理工藝下試板硬度
2.3顯微組織分析
首次熱處理和熱處理工藝b下的試板金相照片如圖2所示(腐蝕劑:4%硝酸酒精)。
從圖2的金相照片中可看出,首次熱處理和熱處理工藝b下,試板的組織均分為白色和灰黑色兩種,顯微硬度分析表明白色組織的硬度在85~114HV之間,應為鐵素體(F),灰黑色組織的硬度在185~205HV,應是珠光體(P),故首次熱處理和熱處理工藝b下試板的金相組織為F+P。
從圖2還可看出,在相同的放大倍數下,首次熱處理試板的組織相對粗大,且分布不均勻、不連續,鐵素體和珠光體各自成團析出,F與F之間相互隔離,其晶界上布滿P,這種組織特點導致硬度分布不均,抗拉強度和沖擊韌性較差。工藝b下,試板組織非常細密,F和P分布均勻、連續,故其硬度分布均勻,綜合力學性能更好,具有很高的抗拉強度和抗沖擊能力。

圖2 不同熱處理工藝下的試板金相照片
3.1在夏季高溫天氣下,采用通常的空冷正火工藝已不能保證14Cr1MoR中厚板封頭的力學性能,在這種工藝下,熱處理試板各處硬度值差別很大,組織分布不均且較粗大,鐵素體和珠光體各自成團析出,鐵素體組織被分割,其晶界上布滿P,這種組織結構造成試板力學性能特別是沖擊韌性較差。
3.2采用風冷和噴水的冷卻方式可以提高板材的冷卻速度,增強熱處理試板的抗拉強度和沖擊功,實現熱處理工藝的改進。風冷所獲得的試板抗拉強度合格,但沖擊韌性提高有限,沖擊韌性仍較差。
3.3采用噴水冷卻所得到的熱處理試板各處硬度均一,鐵素體、珠光體組織較細且分布均勻,其抗拉強度和沖擊功均能滿足設計要求,特別是沖擊功已遠高于設計值,試板綜合力學性能得到了質的提升。該工藝可以保證高溫天氣下中厚板封頭的制造質量,對于實際生產工作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