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銀山
(大同煤礦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安全管理監察局,山西省大同市,037003)
大同煤礦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 “同煤集團”)是一個與共和國同齡的特大型煤炭企業,近10年來,同煤集團大力實施轉型、跨越發展戰略,現有68家子(分)公司、223家生產經營單位以及80萬職工家屬,煤炭產銷量連續8年突破1億t。同煤集團現已發展成為跨地區、跨行業、跨所有制、跨國經營的,以煤炭為主,電力、煤化工、冶金、機械制造、建筑建材、貿易物流、文化旅游等多業并舉的特大型綜合能源集團,躋身世界500強。
煤炭企業本身就是一個復雜的生產系統,安全管理涉及方方面面,面對同煤集團這樣一個行業眾多、人員密集的綜合型企業,安全管理跨度之大、難度之大可想而知。在同煤集團60多年的發展過程中,安全管理由初級向高級發展,經歷了單一粗放型、多業集約型、精細一體化3個階段。
(1)單一粗放型安全管理模式。從成立之初至2000年,同煤集團只進行單一的原煤生產活動,沒有煤炭深加工及其他產業鏈,生產工藝工序比較簡單。安全管理上,全力圍剿礦井 “水、火、瓦斯、粉塵、頂板”五大災害,與大自然作斗爭,形成了較為粗放的安全管理模式,僅僅符合了當時的生產形勢。
(2)多業集約型安全管理模式。2000-2010年,同煤集團深刻認識到市場化經濟中單一煤炭產業的巨大經濟風險,開始拓展經營范圍,進軍電力、煤化工、冶金等新興領域,多業并舉、多元發展。在安全管理上,層次增多、戰線拉長,簡單地采取了 “捆綁、疊加”這種機械、呆板的安全管理模式,出現了隨著產業增多、事故也增多的現象,管理效果不盡人意,越來越不適應集團公司日益發展的安全生產需要。
(3)精細一體化安全管理模式。面對集團公司安全管理嚴重滯后于各行業發展的突出矛盾,近3年來,同煤集團積極對安全管理體系進行了一系列的探索改革,現已形成各行業有機融合一體的大安全管理格局,有效解決了安全管理不通暢、有空隙、不銜接的弊端。
2011年12月,同煤集團出臺了醞釀已久的安全管理新方案和新辦法,建立了新形勢下的安全管理體系。
(1)構建了新的組織保障體系。設立了以董事長、總經理任主任的集團公司安全生產委員會(以下簡稱 “安委會”)的組織機構,橫向下設了分管領導任主任的20個專業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專委會”),對現有的行業領域進行全覆蓋安全管理,構建了煤炭、電力、化工、新興產業、后勤保障、民居生活(包括社區、治安、交通)等 “六大安全環”。同煤集團安全組織保障體系如圖1所示。

圖1 同煤集團安全組織保障體系示意圖
(2)構建了 “金字塔”安全責任體系。集團公司以董事長為塔尖,自上而下分解安全目標到普通員工,層層簽訂責任書,一級對一級負責,落實安全責任。形成了 “集團公司—子公司—生產經營單位—區隊、車間—班組—員工”和 “集團公司—生產經營單位—區隊、車間—班組—員工”兩種模式的安全責任體系。
(3)構建了層次化安全管理體系。安委會負責決策,指導協調20個專委會;20個專委會負責管理,指導管理20個專委會辦公室(由19個職能部門擔任)和36個行業領域;擔任專委會辦公室的19個職能部門負責監管,管理監督68家子(分)公司、223家生產經營單位;安監局負責監察,管理監察各業務部門和生產經營單位。各行業領域均界定出安全的責任、管理、監管 “三個主體”,形成了高層領導抓決策,分管領導抓系統,業務部門抓管理,生產經營單位抓落實,區隊、車間、班組抓執行的層次管理體系。
(4)構建了全員參與安全的工作體系。堅持安全工作黨政工團齊抓共管,發揮各類組織的特有優勢抓安全;推行全體員工 “一崗雙責”安全工作法,任何工種和崗位都負有安全職責,發揮員工群體參與安全工作最廣泛、最堅實的力量;創建新形勢下的安全文化氛圍,提升每個員工的安全價值觀和人生觀,促進集團安全健康發展。
(5)構建了安全隱患排查治理體系。首先,建立了安全隱患排查治理職責體系,安委會全面負責集團公司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工作,安委會辦公室(安監局)負責實施;各專委會負責本專業系統的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工作,專委會辦公室(19個職能部門)負責管理;子公司(生產經營單位)負責本單位的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工作,執行上級規定、落實主體責任。其次,建立了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工作體系,共運行了安全隱患排查、上報、認定、建檔、整改、公告、督辦、銷號、會議9個工作制度,實現了安全隱患從排查到治理的閉合管理。第三,建立了安全隱患排查治理考核體系,實施了5%工資基數的月度考核,一般隱患500元/條、重大隱患1萬元/條的定價考核,以及指標任務量化考核。
(6)構建了風險預控和應急救援體系。集團公司風險預控和應急救援工作由應急救援專委會綜合管理,其他19個專委會分系統負責,子公司、生產經營單位具體落實。應急救援方面:健全了組織制度,集團公司每年制定總預案,子公司、生產經營單位制定本單位預案,分級運行管理;完善了隊伍建設,在集團公司設立了國家級救護隊,在子公司、高危行業生產經營單位兩個層次建立了專業化應急救援隊伍;儲備了救援物資,集團公司、子公司、生產經營單位分三級儲備了應急救援物資。風險預控方面:在年初,聘請有資質的技術服務機構對高危行業生產經營單位進行一次全面的危險源辨識和風險評估,采取措施超前預控防范;在日常,各級、各類人員對作業場所進行安全檢查,發現問題由生產經營單位專職機構運行風險預控管理程序,進行生產過程預控防范。生產經營單位風險預控管理體系如圖2所示。

圖2 生產經營單位風險預控管理系統示意圖
新型組織保障體系,主要為解決集團公司眾多行業領域安全管理不專業和有遺漏的問題,而 “安委會、專委會”模式則實現了安全工作的專業管理和全面覆蓋;“金字塔”安全責任體系,明確了各級人員的安全責任,實現了安全責任不留空隙、有序銜接;層次化安全管理體系,從橫向設立了20個專委會分系統進行安全業務管理,從縱向由集團公司職能部門分專業向下直至區隊(車間)、班組進行安全監督管理,解決了主體不明、職責不清的管理弊端;全員參與安全的體系,主要是用同煤集團特有的安全文化,讓新興產業、外來企業盡快融入到集團公司安全管理中,像煤礦一樣繃緊安全的弦;安全隱患排查治理體系及風險預控和應急救援體系,是讓各行業領域、各部門、各單位能有效開展和做好做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
實踐證明,這些新型安全管理體系的應用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同煤集團2012年、2013年連續兩年煤炭百萬噸死亡率控制在0.053以下,地面單位實現了零死亡的目標。
同煤集團60多年的安全生產活動中,在安全管理上有過很多成功典范,也有走過許多彎路。新形勢下,通過一系列新制度、新機制的建設,探索出一套符合自身實際的安全管理體系,各行業領域在集團公司統一部署下形成了系統領導、專業管理、職責清晰、主體明確的安全格局。
[1]井健.現階段我國煤炭企業安全發展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J].中國煤炭,2011(6)
[2]李世波,李殿臣,郭祥智.煤礦安全預警預控管理研究與實踐 [J].中國煤炭,2013(2)
[3]王志宏,張典龍.新建煤礦安全生產管理體系建設[J].煤礦安全,2012(3)
[4]吳罡.狠抓本質安全管理 提升企業發展水平 [J].中國煤炭,2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