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宏
摘要:隨著礦井生產規模不斷擴大,若想提升煤礦生產的安全性與高效性,就需要對煤礦機電設備進行科學的管理和維護。煤礦機電設備作為煤礦開采與生產中重要的裝置,對提升生產質量、確保生產安全、實現煤礦企業最大化經濟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但是由于我國煤礦機電管理與維護工作起步較晚,目前仍然處于粗放式管理狀態,難以滿足當今新時期和該行業的發展需求。因此需要不斷創新和改進煤礦機電設備管理與維護的內容與模式,引入先進的技術和管理理念,以減少機電事故的發生,實現我國煤礦生產的現代化水平。
關鍵詞:煤礦 機電設備 管理與維護
0 引言
煤礦機電設備管理工作作為煤礦管理活動中關鍵的一部分,管理工作一旦出現問題有可能造成生產全過程癱瘓,甚至還會造成人員傷亡,給煤礦企業帶來不可估量的損失。做好煤礦機電設備管理與維護工作,不僅能確保機電設備安全、高效運轉,還能減少機電安全事故的發生,促進煤礦企業健康、可持續發展。本文就煤礦機電設備管理與維護工作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關的管理與維護措施,從而促進我國煤礦生產向標準化、機械化、智能化等方向發展。
1 煤礦機電設備對煤礦企業發展的意義
煤礦機電設備作為煤礦企業生產的主要設備,其生產現代化水平的高低直接與煤礦生產質量密切相關,由此可見煤礦機電設備對煤礦企業健康、可持續發展具有較為深遠的意義。當今科技日新月異,煤礦企業機械化水平不斷提高的同時,煤礦生產環境和生產條件越來越復雜,給煤礦安全有序生產帶來了一定難度,也給煤礦機電設備的使用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國大多數煤礦企業中,受到諸多因素的干擾,使得機電設備管理與維護方面存在許多問題,遏制著企業的正常發展。據不完全統計,近80%煤礦事故發生原因是由設備管理與維護不當造成的。煤礦機電設備安全可靠運行是煤礦企業生存與發展的根本,因此必須改善機電設備管理與維護的方式,制定出行之有效的策略,各部門相互配合,實現我國煤礦機電設備管理維護方面的創新與發展。
2 目前煤礦機電設備管理與維護方面存在的問題
2.1 管理觀念落后
在現代煤礦生產中,企業領導往往忽略了對煤礦機電設備的管理與維護,只重視煤礦的產量,認為機電設備只是生產的一種輔助工具而已,完全沒有認識到煤礦機電設備對煤礦安全生產的重要性。加上傳統落后的管理觀念根深蒂固,往往是設備什么時候壞,什么時候才修,使得現代化煤礦機電設備管理存在諸多問題,難以確保煤礦生產過程的安全。由于對煤礦機電設備管理和維護觀念落后,導致基本設備日常管理與維護工作難以真正落實,對煤礦正常生產工作帶來了不利影響。
2.2 機電設備存在的隱患較多
目前煤礦企業中,機電設備大多都已陳舊、落后、帶病運作,缺少一定的安全設施和保護裝置,根本無法滿足煤礦生產的相關規定。煤礦生產環境比較惡劣,濕度高、粉塵大,機電設備在礦井下生產、運輸以及存放過程中,如果不采取防塵、防銹等措施,就會造成設備的腐蝕與損壞。由于操作人員平時不注意維護保養,使得機電設備安全事故時常發生,可能對操作人員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脅。另外煤礦中的老絞車、落后的防爆高壓開關、陳舊的主扇等數量較多,其使用性能已經難以滿足煤礦生產相關要求,存在較多的安全隱患。近年來煤礦企業對這些設備技術測定不及時,測試手段落后,其隱性問題難以發現。
2.3 安全管理投入較少
煤礦企業發展至今,在生產設備安全管理上一直投入較少,導致大多煤礦機電設備超過了服役年限,工作性能日漸退化。但是煤礦企業為了減少成本投入,不能及時更換陳舊的設備,使得機電設備安全事故頻頻發生。隨著開采深度的增加,超過服役年限的設備危險性越大,一旦發生安全事故,其損失將不可估量。因此必須加大機電設備安全管理投入,引入先進設備拉動生產,確保生產過程安全、可靠。
2.4 機電隊伍綜合素質偏低
由于煤礦生產環境比較惡劣,存在較多的不安全因素,是人們公認的又臟又累又不安全的工作,這就使得技術水平較高的人員不愿意進入煤礦企業工作,目前煤礦生產人員大多數都是農民,其知識文化水平較低,專業技術和安全意識不高,不僅給管理和維護工作帶來一定的難度,生產人員自身也存在較多的安全隱患。他們對機電設備一些常見的簡單故障可以排除,但是完全不能滿足煤礦安全生產的要求,更無需談計算機技術的現代化設備管理了。在這樣的發展背景下,機電管理與維護隊伍綜合素質偏低,造成人員思想情緒波動大,對機電維護工作和人員的安全帶來了嚴重影響。
3 解決煤礦機電設備管理與維護問題的有效對策
3.1 管理制度化
強化現代化煤礦機電設備管理與維護工作,結合企業實際發展情況,制定完善的煤礦機電設備管理制度,及時高效地解決煤礦機電設備運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從而提升煤礦企業整體管理水平,提升煤礦生產質量與產量。因此必須結合生產實際情況,健全機電設備維護規范,全面落實設備檢修制度。對于各部門及其負責人而言,實行崗位制和責任制,使其認識到機電管理與維護對煤礦安全生產的重要性,抓好設備更新工作,提升其使用性能,確保機電設備安全運行,從而實現煤礦機電設備管理的制度化和程序化。
3.2 加大設備更新力度
根據我國煤礦安全相關條例,煤礦企業應該對陳舊、老化、病態的設備及時進行更換,并制定出詳細的設備管理、維護與更新計劃,以便機電設備更新工作的有序進行。針對防護措施不足的設備,應該按照相關規定,加強維護系統的完善,改進后仍沒有達到標準的必須更換,并采用節能型設備進行生產。企業可以組織相關技術人員對煤礦機電設備技術進行改進,提高設備的使用性能和運行效率,有效控制設備事故的發生,促進煤礦企業健康發展。
3.3 加快機電設備信息化建設
煤礦機電設備管理與維護水平的高低直接關系著煤礦企業的經濟效益。隨著計算機相關技術的發展與進步,為煤礦機電設備綜合信息化管理建設創造了有利條件。煤礦企業可以引入相關管理軟件,對設備選型、安裝調試、維護保養、更新換代等建立信息檔案,全程跟蹤設備使用情況,在給企業領導提供最準確、最及時的設備使用信息時,也減少了工程量,降低了機電設備開支。同時對設備進行信息化監測,為后期技術人員的檢修等提供了全面的參考資料,既規范了管理制度,也消除了管理不利的人為因素。
3.4 提高人員的綜合素質
企業的競爭實質就是人才的競爭,煤礦企業若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就必須擁有綜合型人才。企業應該組織人員定期進行專業技能學習,強化設備管理、檢修、維護等工作的培訓,并將培訓學習考試成績與工資獎金直接掛鉤。另外不定期邀請廠方人員對生產中的先進設備、技術和工藝進行講解,使工作人員學習操作、保養、維修和判斷處理,對設備性能、設備原理以及操作規范了解并掌握。同時還應該加強人員職業道德教育,提高其安全意識和質量意識,建立一支技術硬、水平高、修養好的綜合型人才隊伍,進而提升工作效率,確保煤礦生產過程的安全性和穩定性。
4 結束語
煤礦機電設備作為煤礦生產中重要的裝置,其管理和維護水平的高低與煤礦安全生產、煤礦企業的經濟效益密切相關,面對目前我國大多數煤礦機電設備管理與維護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企業必須制定出相關措施,完善設備管理制度,加大設備更新力度,強化機電設備信息化建設,提升工作人員綜合素質,從而實現機電設備現代化、程序化、信息化管理,促進煤礦企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惠亮.煤礦機電設備管理與維護的優化對策探討[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3,22:89-90.
[2]劉躍武.關于煤礦機電設備管理與維護的研究[J].神州,2013,
13:269.
[3]焦艷萍.關于煤礦機電設備的管理與維護措施的研究[J].決策與信息(中旬刊),2013,04:1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