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華 胡君澤 吳立福
摘要:本文以2013年青島市水功能區實測資料為基礎,系統分析了區域水功能區達標狀況。結果表明全市的水功能區達標率僅為62.2%。針對水功能區保護的嚴峻形勢,針對性地提出加快污染防治和隔離設施建設、提高再生水綜合利用、完善相關規劃和法律法規等保護對策。
關鍵詞:水環境 水功能區 狀況分析 保護對策 青島市
青島市地處山東半島南部,是我國華東地區重要的沿海開放城市之一,地理位置和經濟位置十分重要。青島市屬華北暖溫帶季風大陸性氣候,四季分明,雨熱同季,全年降水量的65%以上集中在汛期。由于地處膠東半島低山丘陵區,河流為季風區雨源型,徑流明顯受降水和地形地貌的控制。特殊的自然條件,加之快速發展的社會經濟,使得區域的水資源供需矛盾相當突出。同時,由于工業生產、居民生活的迅速發展,工業和生活污廢水的大量產生,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區域的水環境狀況。本文基于青島市2013年的水功能區的監測資料,采用統計分析法對水功能區進行達標分析,并有針對性地提出相應的保護對策,以期對青島市的水環境保護工作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
1 青島市水功能區劃與監測概況
根據《山東省水功能區劃》的要求,青島市轄區共劃分為水功能區單元48個。其中,水功能一級區30個,包括保護區3個、保留區10個、開發利用區17個。在17個開發利用區中又劃分水功能區二級區35個,包括飲用水源區19個、農業用水區5個、排污控制區6個、漁業用水區1個、景觀娛樂用水區3個、過渡區1個。總區劃河長1065.9km,水面面積27.4km2。青島市48個水功能區共設置監測斷面54處,涵蓋了全部的水功能區,部分水功能區還設置了兩個監測斷面。斷面的監測頻率為每月1次,全年監測12次。水功能區的監測項目包括pH值、溶解氧、高錳酸鹽指數等20個基本項目,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區增加硫酸鹽、氯化物、硝酸鹽氮、鐵、錳5個補充項目。
2 青島市水功能狀況分析
根據2013年青島市水功能區監測資料,對各水功能區的達標狀況進行分析。從總體來看,2013年青島市評價的45個水功能區中,達標的功能區有28個,不達標的功能區有17個,年度達標率62.2%。各功能區年度達標與不達標情況如下。
①保護區。青島市有3個保護區,均為水源地保護區。全年水質均達標,保護區達標率100%。②保留區。青島市共有保留區10處,全年6個保留區達標,達標率60%不達標的保留區分別為龍王河平度保留區、澤河平度保留區、小沽河山東保留區和五沽河青島保留區。③飲用水源區。青島市共有飲用水源區19處,全年有15個達標,達標率78.9%。不達標的飲用水源區包括桃源河即墨飲用水源區、五沽河青島飲用水源區、白馬河膠南飲用水源區。④農業用水區。青島市共有農業用水區5處,全年有3個農業用水區水質達標,達標率60%。不達標的農業用水區分別為北膠萊河平度農業用水區、桃源河青島農業用水區。⑤漁業用水區。青島市有漁業用水區1處——北膠萊河濰坊漁業用水區,全年達標率為0%。⑥排污控制區。青島市共有排污控制區6處,對3個有水質目標的排污控制區進行分析,只有風河膠南排污控制區水質達標,達標率33.3%。⑦景觀娛樂用水區。青島市共有景觀娛樂用水區3處,豬河萊西景觀娛樂用水區、桃源河青島景觀娛樂用水區、云溪河膠州景觀娛樂用水區,全年水質均不達標,達標率0%。
3 青島市水環境保護對策
3.1 加快城鎮污染防治
加快區域內污水處理廠擴容改造和深度處理工程,嚴禁將城鎮集中產生的工業生產和居民生活污水排入水功能區。注重水功能區周邊重點鄉鎮的建設規模,控制人口,嚴禁引入“高耗水、高污染、水資源消耗性”行業落戶,做好城鎮污水處理廠的配套建設。
加強城鎮污水處理廠及其配套管網建設。提高城市污水處理廠處理能力與水平,要求出水水質至少達到《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的I級A或者I級B標準。逐步完善城鎮范圍內排水管網建設,實行雨污分流,降低污水處理廠的處理壓力。
3.2 加快工業污染防治
緊密結合青島市的城市發展規劃,加快工業布局的調整。對于工業企業應以園區為單位進行集中布置,使生產排水與城市污水收集管網對接,減少污水直接外排。對于重要的水功能區的上游區域要嚴禁建設污染型工業企業,提高項目審批的要求。
同時,加快產業結構調整的步伐,一方面要逐步淘汰和禁止引進資源消耗量大、產排污量大的落后生產工藝和產品,另一方面鼓勵并逐步引進資源消耗量小、產排污量小的生產工藝和產品,逐步解決結構性工業污染問題。
3.3 加快非點源污染防治
青島市的非點源污染主要包括農田污染、畜禽養殖污染、農村生活及城市徑流等污染。
①農田污染控制。農田污染主要來自于農業生產過程中的化肥、農藥的使用。對于農田污染的控制,要求從源頭采取措施,采用最經濟、最有效的方法來減少污染物的產生,并盡量減少化肥、農藥等污染物進入水體。對于水功能區上游區域要積極發展生態農業,減少化學肥料、農藥的使用,多使用生物有機肥;加強科學施肥指導,實施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合理確定肥料的施肥量,減少無效施肥;嚴格控制高濃度、高毒性、高殘留農藥使用,推廣使用低毒低殘留農藥和生物農藥,引進和選育抗蟲、抗病新品種。②禽畜養殖污染控制。一方面要積極發展集約化、規模化的飼養模式,減少分散養殖局面,降低排放量,提高規模化的養殖效益。二是要積極探索畜禽養殖場糞尿處理的新技術,提高禽畜糞便利用效率,真正做到廢物無害化、資源化和生態化處理,有效削減排污總量。③農村生活污染控制。加快鄉鎮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步伐,一方面將有條件的村鎮生活污水納入到城市污水收集系統,另一方面發展分散式生活污水處理系統,減少農村生活污水的無處理排放。同時,做好農村垃圾收集工作,完善農村基層環衛設施建設,通過設立垃圾集中收集、轉運工作點,逐步實現生活固體垃圾的集袋裝化、無害化處理。④城市徑流污染控制。一是加強污染源頭控制,保持馬路清潔,及時清理雨水通道內垃圾;二是做好垃圾收集與妥善處理工作;三是增加滲透地面,通過地表凹地攔蓄水量,減少地表徑流;四是加強對海鮮市場、屠宰場等場所的管理,減少污廢水的排放。
3.4 加快再生水綜合利用
①完善再生水使用的基礎設計。本質“優水優用、分質供水”的原則,逐步完善再生水使用的相關基礎設施,包括再生水深度處理廠、再生水輸水管網、加壓泵站、再生水器具等。將再生水用于對水質要求不高的電廠等企業的冷卻水,城鎮環衛用水等用途,這樣可以節約用水,并降低廢水的外排量。②綜合制定各種利用措施。一要加強再生水利用規劃管理,將再生水的資源化利用納入到經濟社會發展規劃中去,做好統籌安排;二要制定再生水的相關利用政策,通過水價優惠、用水補貼等經濟手段,提高再生水利用的積極性;三要通過電視媒體、新聞報紙、學生課堂等手段,加大再生水使用宣傳力度,普及再生水利用的相關知識,提高用戶對再生水利用的認知度。
3.5 加快重要功能水體物理隔離設施建設
對于重要水功能區(如大沽河、桃源河、五沽河、白馬河等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區內分散的禽畜養殖、農業種植、生活垃圾堆放等問題,需要根據劃定的保護區范圍,有步驟地建設保護區物理隔離設施,對重要水功能區進行隔離,設置界碑界牌等警告設施。同時,加快河道兩側的防護林建設進度,加快綠化改造,減少水環境污染。
3.6 完善水功能區保護規劃和法律法規
一方面要落實生態環境與經濟社會綜合協調發展機制,在編制城市發展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等相關規劃時,要切實考慮發展對生態環境的影響,深入考慮消除影響生態環境的各項措施。另一方面,強化執行有關生態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提高其執行力;同時不斷健全和完善區域性的水環境保護規章制度,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4 小結
本文以2013年青島市水功能區實測資料為基礎,系統分析了區域水功能區達標狀況。結果表明全市的水功能區達標率為62.2%,其中保留區達標率最高,為100%,而漁業用水區和景觀娛樂用水區達標率最低,僅為0%。針對水功能區保護形勢嚴峻的現狀,有針對性地提出了相關的保護對策,主要包括加快城鎮、工業生產、非典源等污染的防治,加快再生水的綜合利用,加快重要水功能區水體物理隔離設施建設,完善相關的水功能區保護規劃和法律法規。
參考文獻:
[1]宋祥海,李希華.綜述水資源保護及可持續利用[J].價值工程, 2010(18).
[2]李春華,朱麗向.對水功能區管理工作的幾點認識[J].治淮,2006(08).
[3]蔡臨明.浙江省重點水功能區入河排污口研究[J].中國水利, 20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