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腦在整個身體中扮演著最重要的角色,成年人的腦重量大約為2.7斤,由100多億個神經元構成,它指揮著人體生理和心理各種活動。腦支配著人體的各個功能,如語言、運動、思維、情緒等等,一旦腦受到損傷,就會引發多種疾病。大腦不健康包括兩個方面,一個是器官方面的,如腦卒中、腦炎等。一個是精神方面的,如頭昏目眩、發呆、反應能力降低、記憶力下降、不容易集中精神等癥狀。
你的大腦疲勞了嗎
腦疲勞主要是指思慮過度,使大腦長時間處于異常緊張狀態,導致大腦從興奮狀態變為抑制狀態。一般的大腦疲勞,經過一夜安睡,第二天疲勞就會消除。如果大腦疲勞長期反復出現,晚上又得不到足夠時間的睡眠,就會變成慢性疲勞,引起神經衰弱,成為病態。
大腦疲勞的13大征兆
頭昏眼花,聽力下降
出現此癥狀的人感受視線模糊,眼前似有一層霧,同時還可能會伴有耳鳴、聽力下降等癥狀。
四肢乏力或嗜睡
每日四肢疲勞無力,總有一種酸懶的感覺,晚上睡再多的時間,也感覺睡不夠。
注意力不集中
注意力渙散,無法集中精力完成一件事情。
記憶力下降
想不起朋友的叮囑或者忘掉幾小時前的事情。
反應遲鈍
聽別人討論事情時,總感覺跟不上節奏,大腦反應慢半拍。
出現惡心、嘔吐現象
沒有吃壞肚子,也沒有感冒等疾病發生,但卻出現莫名其妙的惡心。
出現性格改變
如煩躁易怒、憂郁等。
看書時看了一大段卻不明白其中的意思
看書時看了很多內容,但記不住里面講的是什么,或過一段時間,發現還停留在剛打開書的那一頁。
說話、寫文章時常出錯
在說話或寫文章的時候,口和手好像不聽大腦使喚,說出的話、寫的內容并不是自己所想的。
常要靠茶或咖啡提神
經常靠喝咖啡來提神的人,如果沒有喝咖啡,總感覺無精打采,一點精神也沒有。
眼睛疲勞,哈欠不斷
總感覺自己無精神,萎靡不振,眼睛動不動就疲勞、疼痛,看東西模糊,并且哈欠連天。
入睡困難,易醒多夢
睡眠質量越來越差,好不容易睡著,還接二連三地做奇怪的夢。據心理學家分析,做傷感的夢,可能是神經衰弱的征兆。
陽痿、早泄、性冷淡
因憂郁、不安、緊張等所致的疲勞,從而干擾性欲的換起。
壓力損害大腦
有調查顯示,目前我國主流城市的白領亞健康比例高達76%,處于過勞狀態的接近六成,真正意義上的“健康人”比例不到3%。這份調查以北京、上海、廣州等十余個直轄市及省會城市300萬健康體檢數據樣本為基礎,面向全國城市白領精英人群。
調查結果還顯示,35~50歲的高收入人群中,“生物年齡”超齡趨勢明顯加快,平均超過“日歷年齡”十年左右。
綜合數據顯示,白領女性更容易受到心腦血管疾病威脅,男性則要注意猝死、過勞和癌癥等問題。
慢性長期的應激狀態是壓力常見的形式,這種長期的壓力因引起激素增多而損害大腦。
壓力引發應激綜合征,這是人體對壓力做出的本能反應。無論是在今天還是過去,暫時的壓力對大腦運轉都是有利的。當我們的祖先還是類人猿時,面對叢林中兇猛吼叫的獅子,體內會釋放出應激激素(皮質類固醇激素和腎上腺素),以此來調動機體逃避危險。現代人在考試期間,適當的壓力可以刺激機體分泌促腎上腺素,有助于增強記憶。然而,如果因為日常小事,如工作不如意、堵車、經濟拮據等而長期持續地處于壓力之下就會使大腦不堪重負,神經細胞的突觸減少,一些重要的神經連接就會遭受破壞,最后神經細胞死亡,大腦記憶中心海馬區萎縮,最終損害記憶。
在動物身上可以看到類似結果。如果動物的糖皮質激素持續兩周保持在高水平就會出現神經元樹突皺縮,信號的傳遞將受影響。但去除壓力,糖皮質激素水平回落后樹突還能夠重新長出來。如果壓力持續時間很長,動物長期處于高糖皮質激素狀態中,神經細胞就會死亡,記憶力相應下降。
另外,壓力還會使大腦產生對神經細胞有害的自由基,和糖皮質激素一起加重腦細胞的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