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日本媒體報道,在人們對食品安全問題越來越不信任的中國,73%的人認為農民在市場銷售的肉類、蔬菜等產品,與農民自己吃的食品是不同的,存在著“一家兩制”的問題。中國人民大學所作的調查得出了這一數據。這份調查暴露出生產農產品的貧困農民試圖將含有農藥的食品出售給富裕城市居民的城鄉之間的對立格局。
報道稱,調查人員在主要消費市場北京市以及批量生產農產品的河北省、甘肅省對農戶進行了實地調查。結果發現市場上銷售的很多蕃薯是使用大量農藥速成栽培出來的,農民食用的是不含農藥的蕃薯。有農民反映說:“地里種了很多蔬菜,賣的價錢也很高,但農民誰也不吃。”此外,養殖豬牛羊等家畜的農戶也將銷售和自家吃的家畜的飼料分開。
據調查,認為存在著“一家兩制”的城市居民占到了73%,而59%的農戶也坦率地承認存在著這一問題。
報道稱,中國衛生部2008年宣布從中國產奶粉中檢測出了三聚氰胺,引起國內恐慌,此后又從家畜飼料和蛋類等產品中測出了該物質。毒奶粉事件不僅導致了嬰兒的死亡,而且造成約5.4萬人患上了腎結石,加劇了人們對“食品安全”問題的不信任。不過,此后中國又相繼發現了受污染的農產品,2013年5月曾發現市面上大量流通含鎘的大米。盡管過去5年因食品安全問題而被查處的案件就超過47萬起,但消費者認為這只是冰山一角。(本報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