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研教結合提升農學學生應用能力的策略分析
程昕昕
(安徽科技學院,安徽鳳陽 233100)
摘要
針對面臨的突出問題,安徽科技學院農學院以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為出發點,以課程體系改革為核心,建設了研教結合型的教師隊伍,嘗試建立多元化的研教結合培養途徑,推動教學內容的研教結合,旨在為提高農學學生創新應用能力,推動農學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提供理論參考。
關鍵詞 研教結合;應用能力;農學學生
中圖分類號 S-0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0517-6611(2014)08-02522-02
Combination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Teaching to Enhance Agricultural Students Ability
CHENG Xinxin
(Anhu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y, Fengyang, Anhui 233100)
Abstract Facing the outstanding problems, starting from culture students practice ability, with curriculum reform as the core, teacher team of the type of combination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teaching was constructed, the diversified training way were established, so as to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for improving agricultural students innovation ability and promote talents training mode reform.
Key words Combination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teaching; Application ability; Agricultural students
在我國高等教育學校擴招的背景下,高校的發展定位已成為不可回避的重要問題。應用型本科高等教育的目的是培養面向生產、服務社會一線的實用型、技能型人才[1]。應用能力是學生“理實合一、學以致用”的體現,是學生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升華的過程。應用能力的培養作為大學應用型高校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旨在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進而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
1 農科學生應用能力存在明顯不足
應用能力培養問題一直是困擾高等院校的難題,雖然近年來實驗實踐教學改革已初見成效,但大部分實驗實踐課仍附屬在理論課教學之中,客觀上造成學生主觀上的不重視,直接影響了實踐教學和學生應用能力的增強[2]。基于應用能力的缺乏,農科學生普遍存在學習能力較弱、實踐能力不足、創新意識淡薄、創業精神缺乏、獨立能力較差的突出問題,表現為應聘中的“屢試不第”、上崗后“水土不服”、工作里“人際關系緊張”、發展中難以突破“瓶頸”的現象。
2 研教結合利于提升農科學生應用能力
科研促進教學,產學帶動教學,教學促動科研。研教結合雙向互動是培養和提升農科學生應用能力的重要途徑。研教結合有助于在教學內容中引入學科專業前沿最新知識,有助于在課堂中引進企業一線急需解決的生產問題,有助于在教學實施中引發任課教師對教學的深層次思考,進而啟發和導引應用型本科高校圍繞農科學生應用能力培養,推動人才培養方案、課程體系、教學內容、師資隊伍建設以及人才培養模式、實踐教學架構的改革和優化,整體實現以“應用能力”為重要觀測點的農科人才培養質量的全面提高。
3 農學學生研教結合型應用能力提升的實踐探索
3.1 以課程體系改革為核心
實踐教學是增強學生創新應用能力的一個重要環節。仔細研究發現,學生應用能力的培養強調的是理論知識的支持和滲透以及專業技能的提升,確保學生“理實合一、學以致用”。因此,高校應在注重研究的基礎上以研究促教學,教學反饋研究,最后達到教學相長的目的。
從2007年開始,為切實提升農學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安徽科技學院農學院優化課程結構,重組實驗課程體系,更新實驗教學內容,增加綜合性實驗項目,開放實驗教學,改變目前實驗實踐課程附屬于理論課,實驗教學零散、重復的現狀,建立系統優化的、與課程教學內容緊密聯系又相對獨立、由不同層次實驗課程組成的實驗課程體系。
3.1.1
修訂了人才培養方案。從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等方面優化實踐教學,獨立設置了課程實習周,其實踐教學環節累計學分(學時)占總學時的35%~40%;編寫了作物系統化工程生產實驗指導書,從作物栽培—育種—生產—經營管理等不同層面指導學生實踐。
3.1.2
完善課程考核體系。學生成績考核采用過程考核和結果考核相結合的方式。過程考核為學習過程中的實驗報告評價、學期末教師組織的口試(學生在企業實習中動手實踐、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考核),占總成績的40%;結果考核為課程完成后的綜合考核,占總成績的60%,突出理論考核,根據知識段的分量和重要程度,教師討論決定權重。
3.2 建設研教結合型的教師隊伍
研教結合是高等院校建設發展的重要方向。在教師隊伍建設上,安徽科技學院農學院致力于建設研究和教學雙優型的教師隊伍,高度重視學院教師的培養,努力打造內部相處融洽、學術氛圍濃厚、個人業務精良的教師隊伍。注重教學與科研的有機融合,對專業教師進行“雙能型”改造,實行科研與教學項目驅動,促使教師從單純教學或科研型向教學與科研雙肩挑的角色轉變。鼓勵高學歷、高職稱教師從事實驗實踐教學,定期組織教師對實驗實踐教學進行研究和探討,為培養學生應用能力注入新鮮血液,努力打造一支教學和科研雙優型教師隊伍。
3.3 推動教學內容的研教結合
為了提升課堂教學質量,使教學內容緊盯學科前沿,安徽科技學院鼓勵教師利用科研積累、科研成果豐富教學內容。在教學中,授課教師將理論知識與自身的科研背景相結合,突出重點,這樣就可以讓學生更好地掌握有關知識,并能靈活應用。在科研上,專業課教師必須通過科研活動提高自身的學術水平。因此,學院鼓勵教師積極申報不同層次的各項課題,要求盡可能吸收學生加入課題組,以便促使學生帶著問題進行學習和研究,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拓寬知識視野,以利于學生及時了解學科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最終培養學生嚴謹求實的學習風氣,提高其自主學習能力和科研創新能力。與此同時,教師要積極組織學生參與課題研究,努力將科研問題轉化為教學素材,為學生的進一步學習和研究開啟“窗口”,通過教師的科研活動促進學生科研論文和畢業論文質量的提高。通過這些措施,保證了教學內容的研教結合,有利于學生應用能力的培養。
3.4 嘗試建立多元化的研教結合培養途徑
在教學中,教師在教材教法等方面應注重學生專業知識應用能力的培養。為切實提高農學學生的創新應用能力,安徽科技學院農學院在設立綜合性實驗的基礎上,實施了“三步遞進法”的教學模式。為讓學生廣泛了解科研環節,
3.4.1
以教師為中心,“遍地撒網”式的引導。為學生開設了《創新試驗設計》等課程。《創新試驗設計》是安徽科技學院農學院開設的一門創業創新課程,學生可以根據個人對作物的了解,在專業課程教師的指導下,由教師帶領學生共同參與試驗或實驗設計、開展、數據搜集與總結等方面的工作,目的是讓學生了解科研,實現“遍地撒網”式的引導。
3.4.2
以學生為中心,“重點搜捕”式的培養。根據學生個人目標,配備科研業務較強的老師進行專業指導,鼓勵學生參與科研興趣小組、立項大學生創新課題等項目,從而培養學生對專業的熱愛,激發學生將專業知識進行科學合理的運用與轉化,進一步讓學生加深對科研的認識,從而加強學生的創新應用能力。
3.4.3
以校、企為保障,能力培養為主線,廣泛搭建培養平臺。學院與企業開展多渠道合作,如建立企業冠名班等,讓學生深入生產基層,利用專業知識發現問題,與企業共享知識,在實踐中應用知識,在工作中總結知識、傳播知識。真正實現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的教學運行方式,著力提升學生的應用能力。
參考文獻
[1]
邸煥雙,王玉英,姜英偉.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促進獨立學院可持續發展[J].中國高等教育,2011(5):26-28.
[2] 黃桂成,金桂蘭.加強實踐教學改革,提升中醫學生臨床能力[J].中國高等教育,2013(1):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