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沈昌
當老猴王被年輕的猴子擊敗后,失去權力的老猴王會終日郁悶直至死去。在人類社會也存在類似的情況,比如1964年赫魯曉夫下臺后不久,記者就描述他“一條領帶松松垮垮地套在他的脖子上”,不久后,他在抑郁中與世長辭。
我們往往看到一些失去權力的人,比如老年人離職、退休后情緒不穩、焦慮不安、不知所措、易發脾氣、失眠、食欲下降,覺得自己沒有價值、別人都不尊重自己、不關心自己、看輕自己等等。這些癥狀的產生,一方面與其本人對心理刺激的應對方式有關,即心態有關,另一方面也與他們所處的環境有關。有些人表現明顯而且持續時間比較久,有些人則表現較輕,持續時間也短。
這種現象可能與人有強烈的支配別人的心理需求有關。盡管馬斯洛在心理需求的幾個層次中未提到,但它實際上明顯存在著,并影響著人們的心理活動。
人都愿意支配別人,而不愿被別人所支配;另外,人都喜歡別人捧場,都喜歡比別人多得到一些利益,這些現象在干部或領導身上的表現比普通人多一些,而一旦停止工作,支配別人、受人追捧的情況以及曾經的某些利益就會失去,因此,有些人會產生焦慮、抑郁、躁悶,甚至不知所措,于是,根據曾經掌握權力的大小和其本人的應對方式的不同,會出現或多或少、這樣或那樣的癥狀。
那么,如何預防和減輕呢?
顯然,在位時不要過度使用自己的權力,在職或退休前做好思想準備,正確對待離職或退休。在退休后尋找自己的事業,比如,國外有些官員在不擔任政府職務后,便去大學做教授或去企業做工程師,有些人退休后到社區去工作。
還有,單位要關心那些離職或退休的人,尤其作為領導更應關心他們,肯定其在位時的業績,過年過節去慰問他們;而作為曾經的下屬,不要因為他們批評過自己,這下他們走了就幸災樂禍、說風涼話,更不要“人未走就茶涼”,因為每個人都會經歷事業的成長和退休,善待老年人就是善待明天的自己。
而對于老年人而言,一般經過一段適應期后,負性情緒就會逐漸減輕。但如果上述癥狀持續存在就應去做咨詢或做心理測驗檢查,對較重者可能還會適當用一些對癥的藥物,同時進行心理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