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道倫
進入農村春夏育雛的高峰季節,往往由于氣候和飼養管理等方面的原因,雛雞白痢病一直是影響養殖場戶雛雞成活率的一大頑疾。雛雞發生白痢病,一般3~4日齡的雛雞就開始發病,病初雛雞常表現口渴多飲,羽毛松亂,翅膀和尾羽下垂,縮脖呆立,閉眼嗜睡,食欲不振或食欲停止,隨后拉白色或灰白色的稀糞,且肛門周圍常被稀糞所污,有時病雛會出現排糞困難。發病后期病雛體質衰弱,往往蜷縮成一團,呼吸困難,如治療不及時,一般病雛大多在發病后的1~3 d內死亡。
養殖場戶要有效地防控雛雞白痢病,首先是入孵的種蛋必須來源于健康雞群所生產的,并在種蛋孵化前用1%的來蘇兒或0.1%高錳酸鉀溶液進行消毒,或對種蛋用高錳酸鉀、福爾馬林進行熏蒸消毒,其次應加強對雛雞的飼養管理,合理地搭配營養全面的飼料,滿足雛雞正常生長發育的需要,以增強雛雞的抗病能力;再次應定期選用不同的消毒劑對育雛用的器具、雞舍和環境進行消毒,保持好育雛舍內適宜的溫、濕度,并注意對育雛舍內的通風換氣,保證育雛舍內光照充足,且養殖密度應均勻;最后要注意的是陰雨連綿的季節是雛雞白痢病的高峰期,養殖場戶可提前采用中西藥結合的預防性用藥方法來防控雛雞白痢病。具體做法如下:①可用0.03%鏈霉素溶液加入到飲水器中給雞群自行飲用1~2 d,隨后再改用0.02%鏈霉素溶液的飲水給雞群自行飲用3~4 d;②在雛雞的飼料中拌入0.04%土霉素粉劑,連續飼喂3~5 d;③用0.03%氟苯尼考兌水給雞群飲用,連續飲用6 d;四是用金銀花250 g、白頭翁250 g、馬齒莧200 g、桑枝200 g,加水煎熬,稀釋至20 kg,分成5等份,分5次均勻地混拌于飼料中,給雛雞自由采食(1 000只雛雞的用量);⑤用大蒜頭8~12個、馬齒莧250 g,切碎并搗成泥狀,均勻地混拌于飼料中給雛雞自由采食(1 000只雛雞的用量,且應現配現用);⑥用苦參150 g,加水100 g,連續煎熬3次,將3次煎熬的藥液混合并稀釋至10 kg,供1 000只雞群自由飲用。(編輯:狄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