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麗青
摘 要:材料作文在近幾年已經成為中考語文作文的關鍵題型。暑期培訓時教研員宗軍英老師也提出材料作文將是我市今后作文命題的趨勢。在平時的作文教學中,我發現學生最關心的問題是如何審題與立意。所以材料作文如何正確審題與立意就顯得非常重要。本文主要分析了把握材料審題,緊扣材料、注意關聯性,抓住主題、突出重點。
關鍵詞:材料論文 審題 立意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4)03(a)-0069-02
材料作文,是要結合所給材料和要求進行寫作的一種重要作文模式。跟命題作文,話題作文等作文題相比,材料作文在審題、構思和立意方面難度相對較大。因此,要想獲得高分作文,不把好審題這關,只能形成空中樓閣。
1 把握材料審題
1.1 綜合把握,反復閱讀
相對于命題作文來說材料作文的審題有所不同,考試不再是對一個詞語或者短語的關注,而是推敲幾十甚至幾百字材料或者是豐富內涵的圖畫材料;需要思考的不再是詞語的內涵和結構,而是故事或者畫面自身的思想內涵以及與實際生活之間的關系。所以材料作文的審題必須讀懂內容。
例1:(湖北宜昌2007年中考作文題)。
孔子在吃的問題上曾有這樣的議論:“食不厭精,膾不厭細(飯菜越細膩越精致越好)”,“色惡不食(不好看的東西不要吃),臭惡不食(變味變質的東西不要吃)”。歷經兩千多年的時間,我們再對這些話進行品味,深感它所談論的并不是一種飲食習慣,而是一種生活態度,一種品位閱讀……現
在,請你任選一個角度,結合材料,產生聯想,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不限文體,自擬文題。
雖然這個作文題目不長,卻凸顯出了深厚的文化底蘊,極大地拓寬了考生的寫作思路,為考生暗示了作文立意方向,括號中的解釋也大大降低了寫作難度,可以很好地激發考生的寫作情緒。首先,材料中涉及的名句強調不管是處世、讀書,還是交友等,人生全部追求都應當是高品質和高品位的。如果這一段材料不能讀懂,就極有可能在吃上定立意。這樣,不但立意很低,還有出現偏題的危險。其次,作文推敲構思時應當盡可能開展豐富的想象,例如要讀高品質的經典名作;要志向高遠,要追求健康向上的生活等。這樣選擇一個角度,著重寫怎樣講究生活品質,作文就不會發生跑題。
1.2 找準重點,認真思考
要善于找到不同類型材料的重點。例如對于片段型材料,重點是要準確選擇擴寫的角度,之后思考怎樣聯系自己的實際生活體驗,促使材料變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尋找作文的重點,應當在理解作文要求的基礎上實行。通常作文要求決定了材料中哪些重要哪些不重要。即便是同一則材料,假如作文具有不同的要求,關注重點也會發生改變。在任何時候這一點都不能疏忽。
例2:(甘肅蘭州2009年中考作文題)。
閱讀以下文字,按照要求作文。
一個青年在綠洲遇見一位老者,年輕人便問:“這里怎樣?”老者反問:“你的家鄉怎樣?”年輕人回答:“很糟糕,我很厭惡。”老者接著說:“那你趕快走,這里與你的家鄉一樣。”之后又來了一個青年問了相同的問題,老者也進行了相同的反問,年輕人回答道:“我的家鄉很美好,我非常思念家鄉的人、物……”老者便說:“這里也很好。”旁者頓覺詫異,詢問老者前后說法為何不相同。老者答道:“當你以欣賞的心態對對待一件事,你便會觀察到較多的優點;而以批評的心態觀察它,你便會觀察到很多缺點。”
這一材料的主題內容主要是對話,我們能夠從重要人物的對話中獲得相關啟示,之后圍繞這一啟示進行作文。這一材料最后是最關鍵的話,老者答道:“當你以欣賞的心態對對待一件事,你便會觀察到較多的優點;而以批評的心態觀察它,你便會觀察到很多缺點。”把握這句關鍵的話,仔細分析便知:這一材料重點告訴我們應當利用怎樣的視角去對待生活與世界。從這個角度進行立意,再結合作文要求,可以選擇的文體就有記敘文、議論文等。根據材料所體現出的含蓄性,具有明確觀點的散文性議論文,應當可以獲得高分。
1.3 客觀分析,避免認知上的偏差
分析文題所提供的材料時,需要在特定社會背景環境中分析人和事,不能隨便想象,也不能讓濃厚的感情色彩掩蓋事實,主觀評判,產生思想偏差。
例如,2011年江蘇一個考生根據命題提供的材料,自己擬了個題目“借口便是弱者的托辭”。認真思考材料與題目,這一“借口”便是一某事物作為理由,或者推脫的理由,從這個角度分析,“借口”是一貶義詞。可是考生卻寫了一位父親為兒子整天上網玩游戲的事尋找借口開脫,甚至表揚兒子的行為。很明顯這一考場作文感情色彩是錯誤的,這一作文也被劃分在四類文的行列,不會獲得高分。
2 緊扣材料,注意關聯性
作為給分的重要依據便是是否符合題意,寫作之前需要認真審題,審題的目的便是對行文方向正確進行把握。對于材料作文,我們仿佛站在了十字路口,重要問題就是何去何從,假如寫作方向不對,那么不管怎樣論述都無濟于事。因此,需要注意以下問題。
例3:(泰州市2013年中考一模)。
在黑暗中,石頭對旁邊的鉆石說:“我不知道人們平時為什么要那么抬高你,把你當作寶貝。你現在跟我又有什么不同呢,不是都黯淡無光嗎?”鉆石說“是的,我與你一樣,也不能發光,可是我知道怎樣對待他人的光芒。”此時,天邊出現一點星光。石頭看見,旁邊的鉆石瞬間赫赫生輝,發出了比星光更耀眼的光芒。要求:自選角度,明確立意,選定自己擅長的文體,自擬題目;不能偏離材料內容與含意,不得抄襲。
教師閱卷之后,發現根本無法想象學生的思維,產生了各種不同的立意,例如:抓住機會;光芒傳播;準備;金子早晚都會發光;謙虛等,這些立意嚴重跑題,完全與材料發生了偏離。
2.1 緊扣材料內容
材料作文強調的是需要在材料含意范圍之內進行寫作,并且學生可以自由選擇角度進行寫作,也就是說應當從材料中尋找文章主旨。可是有些學生的作文不是這樣。個別學生以“月亮原來是個賊”為題進行寫作,作文這樣描述:鉆石不會發光,需要借助別人發光,因此想到了月亮,認為月亮是個賊。試問,材料中有提到月亮嗎?很顯然,審題并不準確,與材料完全偏離。因此,材料作文寫作時,必須與材料緊扣,全面具體的分析材料,不能與內容材料相脫節,盲目想象。全部立意都要來自于材料,這也是確保寫作獲得成功的關鍵。
2.2 認真解讀材料彼此的關聯性
對材料作文進行審題立意時,應該對提供的材料認真閱讀,仔細分析,明確材料的實質中心,不能只分析材料中的片言只語,把局部代替整體,一定要注意整體性。
整體框架就是石頭與鉆石之間的對話,石頭對鉆石進行評價,認為兩種事物都是相同的黯淡無光,鉆石對自己進行了客觀評價,不會發光,可是卻知道怎樣對待他人的光芒。接下來寫出鉆石變得赫赫生輝就是正確對待了他人的光芒,這樣便很好的分析出了各個內部事務之間的關聯性。總體來說,材料的宗旨就是正確認識和對待自己和他人,鉆石能做到這一點,但是石頭卻不能做到這些,這才是本則材料的主旨。
3 抓住主題,突出重點
3.1 突出文章的主題
假如寫一篇記敘文,重點便是最能集中表現文章主題的內容,描寫這方面內容應當盡可能生動和形象,進一步確定其在文章中的位置,進而凸顯文章的主題。
例4:(吉林2007年中考作文題)。
作文題提供了一段200字左右的介紹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事跡的材料,要求考生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其中一考生將袁隆平所說的“我畢生的追求就是讓所有人遠離饑餓”作為切入點,先聯系材料討論袁隆平為了達到自己的目標而不懈的努力,之后利用中國女排不斷追求的例子進行科學論證,很好凸顯了追求的意義,極大突出了作文的主題。
3.2 增加文章的亮點
最吸人眼球的地方就是文章的亮點,它可以是一個新穎的題目,獨具匠心的構思,也可以是利用修辭或引用古詩詞等。不管是哪種方法,都需要在突出主題的同時明確文章的亮點,這樣文章的色彩就大大增加了。
例如,一位山東膠州2009年中考學生在做作文題時,通過迅速審題、立意和構思之后,最終完成了一篇佳作。這篇作文的亮點:其一是擬定了一道非常有創新的標題,創造了懸念。其二是以發問作為整片文章的線索,從各種社會現象問起,不管是人們在忙碌生活中發生的摩擦,還是品味名畫,這些現象都值得人們思考,時刻都在告訴人們,人生活在社會中,重點是如何處理與看待現實生活中產生的問題。作者在結尾處使用了強烈的反問,這樣的材料作文怎能不會獲得高分呢?
4 結語
材料作文作為命題形式之一在歷年中考都有各種各樣體現。因此,同學們在備戰中考時一定要重視它。寫材料作文關鍵是審題,必須對材料的整體思路準確把握,抓住重點,理清思路,還需要對內在關系深入進行把握,確定材料的感情傾向,也就是材料所包含的的人、事和物,以及所體現出的態度,只有這樣,才可以寫出滿意的高分文章。
參考文獻
[1] 程鳴.考場材料作文審題立意方法例說讀寫[J].中學語文,2010(17):43-46.
[2] 彭晶.材料作文審題立意的方法寫作[J].教學與研究,2008(3).
[3] 黃書滿.中考材料作文審題與立意[J].初中生優秀作文,2013(12):1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