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璐
炎炎夏日,北京泰山飯店的齊魯廳內為酷暑中的中國養殖業帶來了一縷清涼。這縷清涼來自由中國畜牧獸醫學會和國家飼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聯合主辦的 “2014生物獸藥產業發展與抗菌肽科研高峰論壇”上發布的可喜消息。
截止2014年5月,我國已有多位科研學者分別對不同的抗菌肽歷經數年的潛心鉆研后收獲得了可應用于臨床使用的高端菌株。這是自2012年肽類產品在國內畜牧行業曇花一現的熱潮之后的再一次突破。兩年前肽類產品在國內的高調登場,曾經帶給處于“禁抗”聲音下的中國養殖業無限的期待,但是由于科研結果的不盡完善,加之少了那么一點關鍵的運氣,抗菌肽最終只被極少數的從業人員熟知和應用。
本屆論壇吸引了全國獸藥生產企業、大型養殖場的400余位參會代表。為期兩天的論壇座無虛席,可見行業的發展對新產品的渴望是如何的強烈。
夏咸柱院士表做了國內外流行病的情況分析、生物技術與獸用生物制品的主題報告,認可抗菌肽生物獸藥對細菌性疾病的效果。
中國農業大學動物醫學院院長沈建忠做了“細菌耐藥性研究進展及食品安全”的報告,沈建忠在發言中指出,目前全球面臨最重要的問題是如何規范地使用抗菌藥,并強調食品安全要從源頭抓起,要求運輸、屠宰、加工、儲存和各環節都要共同保證。
中國農科院蘭州獸醫研究所的鄭海學副研究員在“天蠶素抗菌肽(cad)抗口蹄疫病毒監測報告”中認為抗菌肽對免疫應答具有非常好的調節作用。這一實證讓與會的獸藥企業看到了市場的希望。
不少參會代表表示,以往對抗菌肽替代抗生素僅是充滿希望,但始終缺乏實證。通過今天多位專家數據詳實的科研報告,增加了生產實踐的信心。山東天振藥業有限公司的參會代表說,他們公司就曾經有注射用的抗菌肽產品在養殖實踐中表現出很好的臨床效果,主要特點是吸收快,12 min見效,無依賴,無耐藥性,發病時注射9 h后即可控制死亡。此次論壇他們就是奔著選更好的抗菌肽類產品而來,并表示愿意將“天蠶素抗菌肽”引用到自己的產品創新中,爭取為養殖戶帶來更大的福音。
北京中農穎泰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向該項目投入了五個多億的科研基金,董事長郭文江在交流會上表示,他很幸運可以參與到"天蠶素抗菌泰"的科研進程中,為了這個可以造福人類的事業,他會繼續努力下去,把這份因努力和幸運交合的金色果實,快速地運用到生物獸藥領域中,為中國的畜牧養殖貢獻最大的力量。他們目前擁有的抗菌肽產品已經取得了河南省醫用臨床的認可,進入到臨床審核階段,并且已經在治療和預防人類乙肝病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他代表中農穎泰公司承諾,他將一如既往地為抗菌肽科研事業提供有力的資金后盾,并表示愿意繼續無償贊助每年兩次的抗菌肽科研高峰論壇,這是他做為一個中國企業家應該擔當的責任和義務。